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13篇
  免费   274篇
  国内免费   124篇
耳鼻咽喉   105篇
儿科学   208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19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020篇
内科学   1415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46篇
特种医学   2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55篇
综合类   3381篇
预防医学   721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536篇
  50篇
中国医学   298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282篇
  2021年   373篇
  2020年   293篇
  2019年   294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283篇
  2016年   317篇
  2015年   382篇
  2014年   710篇
  2013年   642篇
  2012年   775篇
  2011年   758篇
  2010年   730篇
  2009年   704篇
  2008年   630篇
  2007年   621篇
  2006年   504篇
  2005年   496篇
  2004年   351篇
  2003年   287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 毫秒
991.
减少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并发症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总结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和教训,分析手术后气管切开病例原因,提出避免行气管切开术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5年258例行改良UPPP手术的OSAHS患者围手术期处理、麻醉药物选择、术中及术后呼吸道管理。根据是否进行系统的围手术期处理分为A组(32例无系统处理)及B组(226例接受系统处理)。术前均给予2~3d常规抗生素治疗,手术在全麻下进行,术前均未行气管切开术。B组中对多道睡眠呼吸监测(polysomnography,PSG)为“双50”(即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50次/h且最低血氧饱和度〈0.50)的68例患者术前行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呼吸机治疗1~3周,麻醉中选用分解代谢快的麻醉药,手术应用改良的压舌板。结果A组术后3例(9.4%)行气管切开,其中2例由于术后出血,1例因术后喉水肿;B组术后无气管切开病例;两组比较,X^2=21.3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术后原发性出血3例(9.4%),B组患者无术后原发性出血。两组比较,X^2=21.3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术后继发性出血5例(15.6%),B组患者术后继发性出血26例(11.5%),两组比较,X^2=0.1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伤口裂开及反流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及合适的麻醉药物使用、彻底的术中止血,可有效降低UPPP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COPD急发加重期并呼衰早期应用Bipap通气的治疗护理效果.方法Bipap通气组首先对患者进行解释,消除恐惧心理,讲述使用方法,取得患者配合,提高依从性,通气各项参数从低水平开始,适应后逐渐增加到合适的治疗水平.结果上机组平均上机时间32.5 h,呼衰缓解75例(成功率96.2%),死亡1例(病死率1.3%),平均住院天数20.5天;未上机组呼衰缓解50例(成功率65%),死亡7例(病死率9.1%),平均住院天数26.2天.结论早期应用Bipap通气,疗效好,病死率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993.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56例疗效。方法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对56例急性呼吸衰竭新生儿采用CPAP辅助治疗,根据临床表现及血气变化,调节CPAP的压力、流量及氧浓度。结果所有患儿上机6 h后临床症状缓解,pa(O2)上升,平均使用时间28 h,与上机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CPAP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讨论持续经鼻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严重低氧血症的疗效。方法:51例严重低氧血症新生儿予NCPAP治疗,观察患儿在NCPAP前、NC—PAP后的临床及血气变化。结果:51例患儿用NCPAP后,44例患儿的呼吸困难及缺氧征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气PaO2明显提高(P〈0.01),PaO2有改善(P〈0.05),pH值明显改善(P〈0.01)。结论:NCPAP可以改善氧合,对新生儿严重低氧血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95.
PEEP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不同压力水平的PEEP对全身氧动力学的影响,探讨改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缺氧状况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 20例患者均经右侧颈内静脉放置Swan-Ganz导管和961型床边监护仪监测血流动力学,患者依次按PEEP为0,3.68,7.35,11.03mmHg 4种水平进行调节,用热稀释法测定4次平均后得心脏指数。同时进行血气分析研究,以观察不同压力水平的PEEP对气体交换功能和氧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当PEEP为3.68mmHg时,PaO2开始显著增加(P<0.05),随着 PEEP增加,PaO2逐渐升高。PaCO2在PEEP增加过程中无明显变化、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变化:心脏指数在PEEP为3.68 mmHg时开始下降(P<0.05).且PEEP压力水平越高,CI下降越明显,DO2在PEEP为7.35mmHg以下变化不明显,在11.03mmHg时出现显著降低(P <0.05)。结论 PEEP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时,虽然有一定程度改善肺部氧气交换功能,但高压力水平的PEEP使用反而会使DO2下降,所以临床上在使用PEEP治疗时,应适当补充血容量,应用正性心肌药物,使心脏指数增加。以改善患者缺氧情况,同时应根据患者生命体征、中心静脉压、末梢血氧饱和度的变化选择最佳PEEP。  相似文献   
996.
近年来,无创正压通气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其疗效得到肯定。现将其在我院2004—09-2005—05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呼吸衰竭40例中的应用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方法:106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抗生素、解痉、止咳、祛痰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并观察两组的心率、呼吸频率及动脉血气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pH、PaCO2、PaO2、SaO2、心率、呼吸频率及辅助呼吸肌动作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NIPPV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具有无创、简便、快捷、患者痛苦少、不影响进食和咳嗽、并发症少及疗效确切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98.
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CPAP)是临床利用持续气流经鼻进行给氧的一种无创呼吸急救设备,也可用于各种不同方式的普通给氧,又可在氧疗的同时辅以加温湿化和雾化给药等功能,适用于呼吸功能不全引起血氧下降的各年龄患者,是近年来备受重视的治疗呼吸衰竭患儿的重要措施之一.2000年10月~2003年6月我院儿科采用北京吉纳高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CPAP-Ⅰ型氧疗器对经普通给氧血气仍得不到改善的60例呼吸衰竭患儿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9.
机械通气抢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行保护性肺通气的临床经验 ,以提高ARDS治疗效果。方法 对 32例ARDS患者采用同步间隙指令通气加压力支持 (SIMV +PSV)或间隙正压通气 (IPPV) +呼吸末气道正压 (PEEP) ,应用较低潮气量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吸入氧浓度 (FiO2 ) 4 0 %~ 6 0 %、PEEP≤ 15cmH2 O。进行机械通气前、后 30分钟呼吸监测指标以及预后的对比分析。结果 使用机械通气前、后各呼吸监测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2 4例存活 (75 % ) ,8例死亡 (2 5 % )。结论 造成ARD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并发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机械通气是治疗ARDS的重要手段 ,早期控制原发病是治疗ARDS关键。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病理生理过程中的意义。方法①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0例OSAHS患者(OSAHS合并心脑血管病26例,未合并心脑血管病的单纯OSAHS14例)和30例正常人的血浆VEGF浓度。②将26例OSAHS合并心脑血管病患者分为2组:15例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nCPAP治疗组);11例OSAHS合并心脑血管病患者不予任何针对OSAHS的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浆VEGF浓度。结果①OSAHS组血浆VEGF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182.5±41.6)ng/L与(117.0±56.2)ng/L,P<0.01],并且与呼吸紊乱指数(r=0.919,P<0.01)、夜间缺氧时间(r=0.945、P<0.01)呈正相关。且OSAHS合并心脑血管病患者VEGF均高于单纯OSAHS患者[(248.4±105.9)ng/L与(161.7±43.2)ng/L,P<0.01]。②经nCPAP治疗半年后,OSAHS合并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浆VEGF浓度下降[(252.3±124.9)ng/L与(154.3±50.1)ng/L,P<0.01];对照组观察终点的血浆VEGF浓度较观察起点略有增加[(239.6±101.2)ng/L与(270.0±88.3)ng/L],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VEGF可能参与了OSAHS相关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