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0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88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03篇
综合类   467篇
预防医学   6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94篇
  5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目前,显微外科领域日渐完善,已经开始追求完美。对于创面的修复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创面覆盖与皮瓣的存活,而在于尽量用较少的创伤,达到供受区两者皆满意的功能和外形[1,2]。指根部岛状皮瓣血运可靠,带入指背神经,是修复指端缺损较经典的手术方法,以往对于供区采用植皮修复,术后植皮区外形凹陷[3,4]。2009年6月~2013年7月,我院对8例指端缺损患者,采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时采  相似文献   
52.
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的主要死因是感染,而创面坏死组织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一。因此,尽早去除坏死组织,封闭创面是消灭创面危害的最佳选择。传统的切痂时机一般是度过休克期后。1999年12月至2003年11月,我们对15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在休克期(伤后2天内)施行了切痂植皮,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持续床旁血液净化联合早期削痂植皮对重度烧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治疗疗效。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3例重度烧伤并发ARF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给予积极补液抗休克、纠正电解质紊乱、抗感染、早期削痂植皮及持续床旁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等综合治疗。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3、7、14、21 d血生化指标、炎症因子的变化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3 d开始,患者Hb、WBC、Scr、ALT、AST、血钾、TNF-α及IL-6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尿量明显增多(P<0.05);治疗后7 d开始,BUN及m ALB与治疗前相比也明显降低(P<0.05),IL-10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增高(P<0.05)。所有患者经过积极综合治疗无死亡病例,早期削痂植皮存活率为(96.1±3.8)%,患者住院时间(31.5±8.2)d。治疗后5~20 d进入多尿期,平均(10.2±5.0)d,肾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持续床旁血液净化联合早期削痂植皮等综合治疗,可有效纠正重度烧伤并发ARF患者的内环境紊乱,恢复肾功能,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4.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伤口负压敷料在四肢植皮术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对2011年1月~2014年2月四肢创面行植皮治疗的70例患者,32例应用外置吸盘封闭式负压敷料固定皮片( A组),38例应用内置吸管封闭式负压引流敷料(B组)。两组患者均于术后7d摘除敷料,对两组病人首次植皮成活率情况、平均手术时间、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对此两种方法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均有效达到创面植皮覆盖效果,无感染及不愈合情况出现。 A组与B组在首次植皮成活率、手术时间上对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在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方面两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外置吸盘封闭式负压敷料与内置吸管封闭式负压引流敷料均可用于植皮,外置吸盘封闭式负压敷料在首次植皮成活率及手术时间上优于内置吸管封闭式负压引流敷料,我们可以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选择这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55.
会阴部严重撕脱伤是一种严重多发创伤,早期失血性休克和晚期继发感染常导致较高的病死率与致残率[1]。笔者自2005年4月-2014年4月共收治12例会阴部严重撕脱伤,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56.
目的:鼓式取皮机的应用技巧在临床应用。方法:40例患者存在颌颈或腘窝瘢痕增生挛缩畸形并切除松解,鼓式取皮机切取的中厚皮片移植矫正。结果:鼓式取皮机的应用技巧能够获取精确中厚皮片且移植成活良好。结论:鼓式取皮机的应用技巧实施,能够提供精确的中厚皮片;皮片移植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报道当前臂及手腕部脱套伤时,应用反取皮植皮联合带蒂胸脐皮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9月-2011年11月,对12例前臂及手腕部脱套伤,利用反取皮植皮联合带蒂胸脐皮瓣修复,以达到保全肢体外形及功能,覆盖创面的目的.结果 12例植皮及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0例,随访时间5个月~2年,外形及功能满意,质地良好,无色素沉着,其中3例皮瓣明显臃肿,需二次皮瓣修薄整形.供区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前臂及手腕部脱套伤,利用反取皮植皮联合带蒂胸脐皮瓣修复,手术方法简单,安全可靠,不需吻合血管,能达到精细修复的目的,明显提高功能.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深度烧伤创面(DBW)及对血清炎性因子、致痛因子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2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DBW患者106例,其中男性69例,女性37例;年龄25~59岁,平均44. 5岁;受伤至入院时间0. 5~13d,平均5. 65d。致伤原因:火烧伤75例,热液烧伤31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VSD组(n=53)和对照组(n=53),VSD组行VSD+游离植皮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清创换药+游离植皮治疗。治疗7d后观察两组创面愈合率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疗前及治疗后7d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补体C3a等炎性因子及血清5-羟色胺(5-HT)、脑内神经肽(NPY)、前列腺素E2(PGE2)等致痛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7d VSD组创面愈合率大于对照组[(80. 86±9. 12)%vs.(69. 58±7. 30)%],疼痛评分、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2. 78±0. 29)分vs.(5. 79±0. 62)分,(19. 26±2. 04) d vs.(25. 74±2. 65) d,(23. 63±2. 44) d vs.(30. 51±3. 19) d,(3. 29±0. 35)万元vs.(3. 92±0. 41)万元](P <0. 05)]。治疗后7d,VSD组血清CRP、TNF-α、IL-8、补体C3a及5-HT、NPY、PG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8. 92±9. 93) mg/L vs.(18. 87±1. 96) mg/L,(35. 74±3. 61)μg/L vs.(67. 94±6. 88)μg/L,(32. 92±4. 37)μg/L vs.(60. 76±6. 19)μg/L,(13. 52±1. 50)μg/L vs.(16. 77±1. 72)μg/L,(109. 92±10. 16) ng/L vs.(143. 97±15. 22) ng/L,(112. 86±11. 41)μg/L vs.(154. 37±16. 03)μg/L,(121. 33±12. 42) pg/m L vs.(186. 93±18. 72) pg/m L,P <0. 05)]。结论 VSD可促进DBW愈合,降低炎性因子及致痛因子水平,患者康复快。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烫伤大鼠血清内脂多糖( LPS)、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 IL)-1、IL-6水平变化,判定切痂植皮对创面脓毒症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以30%总体表面积烧伤大鼠创面涂铜绿假单胞菌制作创面脓毒症模型,于感染后3d切除感染焦痂,对比未处理、抗生素治疗及切痂+抗生素治疗的3组大鼠血清内LPS、TNF-α、IL-1和IL-6水平的变化。结果切痂植皮治疗可缓解脓毒症大鼠血清内LPS、TNF-α、IL-1和IL-6指标的变化。结论针对创面脓毒症病因大鼠行切痂植皮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0.
软组织缺损患者行人工皮肤封闭负压引流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行人工皮肤负压引流的临床疗效。方法: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88例,行清创术后再根据创面大小填塞多孔医用泡沫型合成敷料并引入引流管缝合并持续负压吸引,同时配合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等。结果:术后5~18 d,88例患者创面与术前比较平均缩小10.2%,细菌培养阴性,无死腔残留或水肿,肉芽组织生长新鲜;行Ⅱ期植皮后,85例(95.6%)疗效达优。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可加速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