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786篇
  免费   6323篇
  国内免费   3430篇
耳鼻咽喉   600篇
儿科学   722篇
妇产科学   833篇
基础医学   3960篇
口腔科学   3296篇
临床医学   17622篇
内科学   6452篇
皮肤病学   697篇
神经病学   1362篇
特种医学   63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62篇
外科学   10439篇
综合类   39138篇
预防医学   9816篇
眼科学   1414篇
药学   25779篇
  283篇
中国医学   16423篇
肿瘤学   2297篇
  2024年   1026篇
  2023年   3592篇
  2022年   3131篇
  2021年   3916篇
  2020年   3831篇
  2019年   3736篇
  2018年   1926篇
  2017年   3230篇
  2016年   3706篇
  2015年   4300篇
  2014年   7490篇
  2013年   7010篇
  2012年   8825篇
  2011年   9335篇
  2010年   8196篇
  2009年   7826篇
  2008年   8565篇
  2007年   7742篇
  2006年   7175篇
  2005年   7465篇
  2004年   5646篇
  2003年   5918篇
  2002年   4428篇
  2001年   3735篇
  2000年   2770篇
  1999年   2257篇
  1998年   1869篇
  1997年   1673篇
  1996年   1591篇
  1995年   1426篇
  1994年   1048篇
  1993年   669篇
  1992年   590篇
  1991年   540篇
  1990年   459篇
  1989年   463篇
  1988年   138篇
  1987年   102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分析经口腔前庭入路在甲状腺全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7月山西省肿瘤医院头颈二病区行甲状腺全切术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手术组(前庭组)和行常规开放手术组(常规组),每组各58例;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和术后甲状旁腺功能指标、术后(24 h、1个月、3个月)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低钙血症发生情况、美容效果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前庭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常规组,手术时间长于常规组(均P<0.05);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甲状旁腺激素、血钙均降低,血磷均升高(均P<0.05);2组术后1个月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低钙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同组术后24 h(均P<0.05),但2组术后3个月与术后1个月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低钙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后同期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低钙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前庭组美容效果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而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全切术经口腔前庭入路在保护甲状旁腺和术后并发症发生上与常规开放手术相当,但经口腔前庭入路手术更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提高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22.
严志 《中外医疗》2016,(14):29-31
目的:探究眼睑分裂痣的不同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需要进行眼睑分裂痣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A组(n=20)、B组(n=20)和C组(n=20),A组患者采用全厚皮片移植术;B组患者采用转移或推进皮瓣术;C组患者采用皮片移植+皮瓣转移术。首先对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然后比较3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较好,所有患者的上伤口在1期即全部愈合,未出现明显的睑缘切痕;A组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1例,占5.0%。B组中,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C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1例,占5.0%。3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眼睑分裂痣的方法较多,全厚皮片移植术、转移或推进皮瓣术以及皮片移植+皮瓣转移术均有较好的效果,患者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并且痊愈的效果较好,手术的操作也较为简便易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麻醉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认知功能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7月在辽宁省鞍山市双山医院接受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45例。低剂量组给予低剂量右美托咪定(0.3μg/kg)麻醉维持,高剂量组给予高剂量右美托咪定(0.9μg/kg)麻醉维持,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的简明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hs-CRP水平。结果术后3 d,低剂量组的MMSE评分(21.62±2.64)分高于高剂量组(18.37±2.52)分,hs-CRP水平(11.68±2.28)mg/L低于高剂量组(15.87±2.36)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麻醉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均可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但予以低剂量右美托咪定(0.3μg/kg)麻醉可更好地改善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预防认知功能障碍,并降低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24.
文题释义:股骨头坏死中日友好医院分型的有限元分析:根据李子荣等提出的中日友好医院分型,建立股骨头坏死三维模型,分为 M型(内侧型)、C型(中央型)和 L型(外侧型),其中 L型包括L1型(次外侧型)、L2型(极外侧型)和 L3型(全头型)。通过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为该分型的保髋治疗提供了一定力学依据,显示外侧柱的存留是精准预防塌陷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实现个体化治疗提供力学基础。 腓骨支撑坏死股骨头保髋手术:是对于早中期股骨头坏死需要保留股骨头患者进行的一种手术方式。首先需对股骨头进行髓芯减压,清除一定坏死骨,空腔填塞松质骨(髂骨为主),打压结实后植入腓骨(异体或自体)支撑,给坏死区的提供力学支撑及生物学修复,预防股骨头进一步坏死及塌陷。 背景:研究报道股骨头坏死的保髋疗效与外侧柱存留密切相关,中日友好医院分型是根据三柱结构确立的,对股骨头塌陷的预测准确性高。 目的:建立股骨头坏死中日友好医院分型各分型仿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各分型腓骨植入的力学变化,探讨外侧柱存留对保髋疗效的意义,为该分型的塌陷精准预测提供基础。 方法:建立正常股骨头、中日友好医院分型(M型、C型、L1型、L2型、L3型)股骨头坏死及其腓骨植入3组11种三维有限元模型,运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观察各组模型的最大应力值、最大位移值及股骨头内部载荷传递模式。 结果与结论:①坏死组位移最大,应变最大,且因坏死分型不同而位移不同,位移变化如下:M型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氨溴特罗片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探讨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西北大学附属神木医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9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氨溴特罗片治疗.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CD3+、CD4+、CD8+水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巨噬细胞衍生趋化因子(MDC)]水平,以及核因子-κB(NF-κB)、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变化情况,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7%(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NF-κB、sTREM-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NF-κB、sTREM-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17、MCP-4、MD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IL-17、MCP-4、MD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D3+、CD4+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氨溴特罗片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可降低患儿NF-κB、sTREM-1水平,能通过减轻炎性反应、提高免疫功能而发挥作用,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在全子宫切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某院妇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90例全子宫切除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后HAMD评分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子宫切除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有助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巩固,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十全大补汤联合肠内营养乳剂(TP)治疗胃癌术后(气血两虚证)发生喂养不耐受(FI)的影响因素及对营养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早期行十全大补汤联合TP治疗的80例胃癌术后(气血两虚)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出现FI分为耐受组(34例)和不耐受组(46例)。FI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观察FI对患者营养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时间、开始肠内营养(EN)的时间、使用营养泵、早期灌肠与FI的发生密切相关(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第1天下床活动时间≥2 h[OR=0. 022,P=0. 001,95%CI(0. 002,0. 223)]、使用营养泵[OR=0. 021,P=0. 000,95%CI(0. 003,0. 162)]是F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10 d,耐受组患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升高水平优于不耐受组(P <0. 05),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不耐受组(P <0. 05)。结论胃癌术后(气血两虚证)患者早期给予十全大补汤联合TP治疗开始后,患者第1天下床活动时间不短于2 h、使用营养泵能有效减少FI的发生,并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态,减轻了中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心达康滴丸联合盐酸地尔硫卓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4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成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地尔硫卓片,30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心达康滴丸,18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经4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临床症状积分、SAQ和GQOLI-74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S100钙结合蛋白A12(S100A12)、白细胞介素-18(IL-18)、妊娠相关血清蛋白A(PAPP-A)、内皮素-1(ET-1)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心功能。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0.85%和97.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都显著改善降低(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AQ积分和GQOLI-74评分均明显升高,而临床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这些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S100A12、IL-18、PAPP-A、ET-1、CTnI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排血量(CO)均升高,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LVEF、CO和LVESD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心达康滴丸联合盐酸地尔硫卓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TomoTherapy QualityAssurance(TQA)数据趋势与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系统输出的 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院HT系统近3年内TQA各个模块的参数和数据趋势,探讨其与HT系统的静态输出剂量和 输出能量(D20/D10)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楔形阶梯静态模块的z轴偏移参数与HT的静态输出剂量的相关性最强(r=0.883, P<0.01)。基本剂量测定模块的出口检测器平整度值对能量变化最敏感(r=0.902),其次是楔形阶梯静态模块的能量差异 (r=0.897)和楔形阶梯螺旋模块的能量差异(r=0.852),灵敏度分别为2.3×10-4、3.1×10-4和5.7×10-4。结论:TQA有助于用户 追踪HT输出剂量和能量变化,及早进行必要的机器维护或剂量校准。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1月治疗的86例不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与艾司唑仑片治疗,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睡眠质量、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寐患者采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艾司唑仑片治疗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症状及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