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807篇 |
免费 | 1312篇 |
国内免费 | 24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9篇 |
儿科学 | 38篇 |
妇产科学 | 30篇 |
基础医学 | 225篇 |
口腔科学 | 195篇 |
临床医学 | 1900篇 |
内科学 | 484篇 |
皮肤病学 | 1532篇 |
神经病学 | 139篇 |
特种医学 | 147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6篇 |
外科学 | 527篇 |
综合类 | 3699篇 |
预防医学 | 1973篇 |
眼科学 | 124篇 |
药学 | 1792篇 |
26篇 | |
中国医学 | 1973篇 |
肿瘤学 | 116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00篇 |
2023年 | 347篇 |
2022年 | 408篇 |
2021年 | 633篇 |
2020年 | 326篇 |
2019年 | 398篇 |
2018年 | 188篇 |
2017年 | 328篇 |
2016年 | 425篇 |
2015年 | 417篇 |
2014年 | 804篇 |
2013年 | 749篇 |
2012年 | 916篇 |
2011年 | 1053篇 |
2010年 | 946篇 |
2009年 | 918篇 |
2008年 | 1028篇 |
2007年 | 911篇 |
2006年 | 958篇 |
2005年 | 896篇 |
2004年 | 749篇 |
2003年 | 581篇 |
2002年 | 526篇 |
2001年 | 426篇 |
2000年 | 362篇 |
1999年 | 274篇 |
1998年 | 260篇 |
1997年 | 254篇 |
1996年 | 245篇 |
1995年 | 183篇 |
1994年 | 148篇 |
1993年 | 128篇 |
1992年 | 92篇 |
1991年 | 94篇 |
1990年 | 79篇 |
1989年 | 102篇 |
1988年 | 51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18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头皮糠疹是常见病是多发病,临床表现为头皮红斑和脱屑,提示皮损部位表皮结构和功能异常,头皮角质层代谢紊乱,最近对头皮糠疹病因和病理的研究证实马拉色菌,皮脂分泌和个体敏感性是形成上述皮损的3个关键因素,硫氧吡啶锌(PTZ或ZPT)可以有效地杀灭马拉色菌,PTZ的颗粒大小和形状对其在头皮的生物利用度有明显的影响。此外,PTZ的抗菌效果有赖于其分子结构的完整性,在外用制剂中加入附加的游离锌,可以有效防止PTZ解离,从而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102.
特应性皮炎发病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的发生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与机体免疫异常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异性体质在其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认为,AD患者存在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elpercell1/Thelpercell2,Th1/Th2)细胞功能失衡[1],即Th1功能下降和Th2功能亢进。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特异性过敏原皮肤试验以及检测外周血中Th1/Th2相应细胞因子:白介素(IL)-2和IL-4的表达,研究遗传和环境因素对AD发病的作用及价值,探讨引发AD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免疫治疗AD提供依据。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问卷调查皮肤科和变态反应科门诊AD患者1… 相似文献
103.
咪唑斯汀联合1%硝酸益康唑与0.1%曲安奈德霜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笔者于2004年10月—2005年4月采用咪唑斯汀联合l%硝酸益康唑和0.1%曲安奈德霜(商品名:派瑞松,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治疗34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同时与单用咪唑斯汀患者进行对照,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资料1.1.1入选标准68例患者均为我科门诊就诊者,均符合皮炎湿疹类皮肤病(除外大量渗出和大面积糜烂的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脂溢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的诊断标准[1]。68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4例,男16例,女18例,平均年龄(34.7±15.2)岁(16~69岁),平均病程(2.3±40.2)个月(3周~17年),其中湿疹1…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总结赝复体联合组织间^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腭部腺源性恶性肿瘤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10例行赝复体联合组织间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腭部腺源性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10例患者均顺利接受治疗,成功率100%;术后随访2~15个月,均未发现靶区覆盖范围肿瘤复发或转移;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腭部腺源性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切除后采用赝复体联合组织间放射性粒子植入进行放射治疗,近期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小.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及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均有效地保证了此项技术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5.
徐全刚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22,(1):3-6
与肿瘤相关的视神经病变是一组少见的神经眼科疾病谱,国内外仅有少量个案或小样本的文献报道,目前尚未见关于该疾病谱的综合报道。该组疾病因病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早期诊断并且选择恰当的个体化精准治疗往往可以挽救患者的视力甚至生命。然而,由于眼科医师对该组疾病的认识不足,临床上经常出现误诊或漏诊。本文结合文献及笔者所在的解放军总医院神经眼科团队的经验,首次对该疾病谱的病因、临床特征、诊断及鉴别、治疗及预后加以梳理归纳。 相似文献
106.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所致的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瘙痒剧烈,本病病因不清,病程长,易复发,常规抗组胺等治疗效果不理想。2006年1月~8月我科采用院内自拟中药方剂,借助中药汽疗仪(江苏无锡华享实业公司生产,型号HH-QL型)治疗皮炎湿疹,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6例湿疹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和住院病人。其中男76例,女50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82岁。病程最短6m,最长20yr。126例患者中急性湿疹20例,亚急性湿疹38例,慢性湿疹68例。诊断标准参照张学军《皮肤性病学》皮炎和湿疹标准进行[1]。1.2操作方法126例… 相似文献
107.
108.
目的 探讨大麻二酚(CBD)对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放射组、CBD低剂量组(15 mg/kg)和CBD高剂量组(30 mg/kg),每组各10只。采用直线加速器单次照射20 Gy构建放射性肺损伤动物模型。CBD低剂量组和CBD高剂量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15 mg/kg和30 mg/kg的CBD,连续注射6 d。病理学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炎症因子、氧化应激蛋白、炎症浸润调控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大鼠肺组织未见明显改变,放射组大鼠肺组织明显水肿、变性/坏死、炎症细胞浸润,而CBD低剂量组和CBD高剂量组放射导致的急性肺损伤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放射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放射组比较,CBD低剂量组和CBD高剂量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放射组肺组织IL-1β、IL-4、IL-6、... 相似文献
109.
110.
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发生发展过程中VEGF的表达水平与单纯伤口愈合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对溃疡形成、发展、愈合的影响。方法 采用雌性Wistar大鼠,以60Co γ射线局部照射法建立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动物模型,并以手术法建立单纯皮肤伤口动物模型,观察病变55 d,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图像分析等方法检测单纯伤口及皮肤溃疡组织中VEGF的转录和表达水平。结果 照后14 d照射野内开始出现皮肤溃疡,之后逐渐扩大、融合、加深。皮肤受照射区多种细胞,特别是溃疡床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中VEGF的转录及表达水平均较正常皮肤组织有所增强,但与单纯伤口组比较,溃疡组织中VEGF的转录及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辐射诱导的皮肤溃疡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较单纯伤口组降低可能与溃疡发生、发展及难愈合的分子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