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90篇
  免费   1403篇
  国内免费   522篇
耳鼻咽喉   110篇
儿科学   56篇
妇产科学   102篇
基础医学   1378篇
口腔科学   1258篇
临床医学   3337篇
内科学   771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307篇
特种医学   10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1642篇
综合类   4467篇
预防医学   1169篇
眼科学   91篇
药学   1372篇
  124篇
中国医学   580篇
肿瘤学   1289篇
  2025年   5篇
  2024年   376篇
  2023年   742篇
  2022年   904篇
  2021年   1159篇
  2020年   999篇
  2019年   698篇
  2018年   408篇
  2017年   552篇
  2016年   625篇
  2015年   599篇
  2014年   944篇
  2013年   950篇
  2012年   1099篇
  2011年   1258篇
  2010年   1177篇
  2009年   1018篇
  2008年   926篇
  2007年   795篇
  2006年   796篇
  2005年   693篇
  2004年   567篇
  2003年   395篇
  2002年   306篇
  2001年   251篇
  2000年   196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应用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重建面部软组织形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评价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对面部软组织形态三维重建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基于格雷码和相位移动技术原理的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对1名志愿者面部及其面部石膏模型进行扫描,通过Imageware和Geomagic软件对获取的三维点云信息进行去噪、精简、平滑、三角化等数字化处理,重建面部和石膏模型的三维图像。比较三维重建图像测量项目结果和面部实际测量结果的差异。结果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可完整重建志愿者面部的软组织形态,能较好地还原面部实际情况。结论基于格雷码和相位移动技术原理的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能准确地重建面部软组织形态,可为面部缺损的三维重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索建立能将三维模拟全口义齿在架上进行前伸运动的算法模块。方法:应用激光三维扫描和重建技术,建立全口义齿人工牙列模型,采用Matlab6.5数学计算分析软件,并结合空间解析几何原理,对全口义齿在牙合架上的前伸运动进行数学建模和运动模拟。结果:建立了用于模拟全口义齿在牙合架上三维前伸运动的算法模块,并在实际病例进行验证。结论:该方法的设计思想可行,为定量研究义齿动态咬合情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
螺旋CT测量颅面三维结构矫治变化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设计应用螺旋CT的三维重建技术测量颅面牙齿的三维结构变化的方法。方法 以鼻额缝的前上部中点(N点),蝶鞍前壁上后缘中点(S’点),和枕骨大孔前缘下后中点(B点)为基准点建立以S’点为原点的测量三维坐标系。用Unisight软件在MPR相下获得各点原始三维坐标值,通过数学计算得到各测量点在测量三维坐标系下的坐标值。结果经统计学检验,此方法的测量结果重复性好,精确度符合要求。结论此种方法可以用于螺旋CT对于颅面牙齿三维变化的测量研究。  相似文献   
24.
为了探讨人工种植牙的数目、上部结构对种植牙周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本实验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二单位和四单位式杆式覆盖种植义齿种植牙周骨界面的应力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最大压应力、最大拉应力二单位式与四单位式均位于颈周密质骨,二单位式大于四单位式,两者有显著差异性,(P<0.001)。四单位式最大拉、压应力,远中种植牙要大于近中种植牙。最大位移运动二单位式小于四单位式,四单位式近中种植牙大于远中种植牙。二单位式与四单位式位、压应力主要集中于颈部,其它部位与颈部相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性,(P<0.0001)。结论:种植牙数目的增加,可以减小种植牙周颈部密质骨内的最大应力值。四单位式种植义齿颈周骨内应力要小于二单位式种植牙,从这点上看,四单位式种植义齿要优于二单位式种植义齿。多个种植牙种植时,杆的连接,改变了种植牙周骨内的应力分布规律,其应力主要由种植牙颈周密质骨来承担  相似文献   
25.
套筒冠义齿用于牙周病修复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项基础与临床研究均认为套筒冠义齿对牙周病伴牙列抉损,特别是对重度牙周病具有良好的修复治疗效果除修复缺失牙、恢复其咀嚼功能外,还有利于余留牙牙周组织的恢复与重建,对松动牙产生良好的夹板固定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分析种植体弹性模量与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关系。方法: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对不同弹性模量种植体在各种载荷下骨界面的应力大小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种植体周围界面骨组织应力强度随着材料弹性模量的增大而增大。结论:低弹性模量的钛合金材料作为种植材料时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相容性。初始应力在分析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时必须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27.
目的 使用新研制的非接触式三维图像检测系统对健康人牙齿咬合面的磨损情况进行定量测定。方法 选择 32名牙列完整的健康中老年人 5年前后的牙颌模型 ,用统一方法确定个体参照平面和上颌第一恒磨牙测量范围 ,用非接触式三维图像检测系统测量研究对象 5年内上颌第一恒磨牙咬合面的磨损量和平均磨损速度。结果  5年内上颌第一恒磨牙咬合面的磨损情况 :以高度平均值变化为指标 ,平均磨损量为 0 2 93mm ,平均每年磨损速度为 0 0 5 9mm ;以体积变化为指标 ,平均磨损量为 97 881mm3 ,平均磨损速度为 19 5 76mm3 /年。结论 非接触式三维图像检测系统及相关的必要设置 ,可作为测量健康人牙齿磨损情况的有效工具。其个别设置条件尚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28.
单侧加载对髁突表面应力影响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三维有限元法探讨下颌单侧加载时对髁突表面应力分布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利用所建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约束模型颞骨区上表面全部节点的自由度,限制下颌运动;约束后牙咬合面节点和垂直方向的自由度。分别观察单侧(右)第二磨牙区和双侧第二磨牙区加载时,两侧髁状突表面22个区域应力分布变化情况。结果:双侧加载时在髁突表面产生的负荷,左右侧分布对称;单侧加载时,两侧髁状突表面应力分布不对称:工作侧髁突承受的最大拉应力大于非工作侧,而非工作侧髁突表面的最大压应力大于工作侧,非工作侧所有区域的Von Mises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均大于工作侧。结论:单侧加载可造成双侧髁突表面应力不对称改变,非工作侧髁突表面产生的负荷大于工作侧,提示临床下颌单侧受力可能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病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29.
目的建立下颌第二恒磨牙及其牙周膜、牙槽骨的分析用模型。方法应用CAE软件3D MAX6.0及CATIA4.0生成磨牙及其牙周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HYPERMESH划分网格,生成可分析的三维有限元实体模型。结果建立了下颌第二恒磨牙及其牙周膜、牙槽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可以分别进行受力状态下应力、应变的分析。结论该模型可供口腔正畸矫治中磨牙的受力分析应用。  相似文献   
30.
口腔矫治器长期治疗OSA患者的牙列三维变化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长期戴用口腔矫治器治疗OSA 后患者的牙列咬合变化.方法 以70例平均戴用下颌前伸型矫治器7 年4 个月的OSA 患者为研究对象.由5 位专业正畸医师对比评价每位病人的初始、阶段记存模型,将总样本分为三个疗效评估组良好变化组(16 例)、无/微小变化组(31 例)和不良变化组(23 例),利用MicroScribe-3DX 三维牙颌模型分析系统进行模型测量,分析不同疗效组间咬合变化的差异.结果 不良咬合变化组通常与良好变化组或无/微小变化组之间存在着很多显著性差异,良好变化组和无/微小变化组之间的差异较少.不良变化组的平均变化量通常是三组中最大的.结论 长期使用下颌前伸型矫治器治疗OSA 的过程中,牙列咬合状态会在三维方向上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依初始咬合状态的不同而被视为良性作用或不良副作用.治疗前有较深覆(牙合)或/和较深覆盖及安氏II 类倾向的病例能够在长期戴用中获得较满意的牙列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