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1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7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36篇
内科学   97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68篇
特种医学   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1688篇
预防医学   30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51篇
  21篇
中国医学   375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344篇
  2013年   296篇
  2012年   310篇
  2011年   327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293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84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 毫秒
151.
目的 探讨术前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酶同工酶(CK-MB)对非体外循环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术后新发房颤 (POAF)的评估价值。方 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06月至2019年2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脏外科首次择期行单纯OPCAB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收集320例术前为窦性心律的患者,术后根据是否发生房颤(AF)将患者分为房颤组(AF组,n=85)与非房颤组(NAF组,n=235),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心脏超声指标(LAD、EDD、ESD、LVEF)、患者实验室检验结果(NT-pro BNP、hs-CRP、CK-MB)以及相关围术期临床资料,分析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结 果 AF组与NAF组患者相比,AF组患者年龄较大、左房内径(LAD)较大、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低、术前血氧饱和度(SpO2)较低、术前cTNT 、NT-pro BNP、hs-CRP及CK-MB水平较高、机械辅助通气时间较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他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OPCAB术后POAF的独立预测因素分别是年龄、LAD、SpO2、LVEF、cTNT、NT-proBNP、hs-CRP。结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LAD、NT-proBNP、LVEF、hs-cTNT、hs-CRP、SpO2等是OPCAB术后POAF的独立预测因素,且术前NT-proBNP、hs-CRP等指标对OPCAB术后POAF具有较高的临床评估作用。  相似文献   
152.
目的 对比左心耳封堵术、华法林、利伐沙班在非瓣膜性房颤(NVAF)病人卒中预防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2016年9月-2018年8月于辽宁省人民医院治疗的156例NVAF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左心耳封堵术)、B组(利伐沙班)、C组(华法林)3组,观察各组病人卒中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治疗后3个月凝血功能指标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肝肾功能指标。结果 A组病人均成功实施左心耳封堵术,有4例病人出现残余分流,分别为2mm、3mm、1mm、2mm,3个月后残余分流均消失,各组治疗期间未有严重药品反应及死亡病例;三组病人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血事件发生率较C组低(P<0.05),而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人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FIB较C组高,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较B组、C组低,B组APTT也较C组低(P<0.05);三组病人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预防NVAF病人卒中中,左心耳封堵术、华法林、利伐沙班均具有积极预防作用,而左心耳封堵术相对于华法林与利伐沙班更具有安全性,凝血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3.
目的 分析近20年房颤心房纤维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 方法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近20年房颤心房纤维化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相关研究的作者、国家/机构分布、期刊分布状况以及对关键词进行分析。 结果 纳入1 468篇SCI文章,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是Nattel S,引文量最高的是Burstein B。美国和中国为该领域研究的主要国家,美国犹他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房颤心房纤维化研究的重要机构,载文量最多的期刊是《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electrophysiology》,被引频次最高的期刊是《Circulation》,主要的研究热点是①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与心房纤维化研究;②心房纤维化评估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基质消融中的应用③炎症及氧化应激在房颤心房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研究的前沿方向主要有①关于房颤患者的患病率、复发率和死亡率的研究;②房颤患者中风的预防;③基于心肌成纤维细胞探讨房颤相关机制的研究;④房颤患者的管理;⑤通过延迟增强MRI评估心房组织纤维化程度。 结论 本研究为了解房颤心房纤维化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视角,为研究者识别潜在的合作者和合作机构、热点话题和研究前沿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4.
<正>近日,美国心脏学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心律学会(HRS)和胸外科学会联合发布了新版心房纤颤(房颤)患者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新版指南),代替了2006年版房颤指南和2项于2011年更新的指南,涵盖了部分2012年版欧洲房颤指南。指南全文3月28日同时在线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杂志》(简称JACC)、《循环》(Circulation)和《心律学》(Heart Rhythm)杂志。新版指南编写委员会主席Craig T January博士指出,在减少卒中风险方面,房颤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未获益或获益较少,且有出血风险,因此新版指南中阿司匹林地位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55.
目的探讨P波持续时间(P wave duration,PWD)及E/e'对导管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术后心房纤颤(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入组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行首次环肺静脉隔离(Pulmonary vein isolation,PVI)的房颤患者61例,所有患者均在CARTO 3系统引导下完成环肺静脉隔离(PVI)并成功恢复窦性心律,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者是否有房颤复发。根据术后随访的结果,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成功组,探讨PWD及E/e'与房颤RFCA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本研究RFCA术后平均随访6月,导管射频消融术后6月房颤复发14例,成功组47例。①复发组和成功组平均P波持续时间(mPWD)分别为:(141.93±16.75)ms和(118.55±13.75)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和成功组E/e'分别为(15.61±4.11)和(10.53±3.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mPWD和E/e'可作为RFCA术后房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OR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1.078,1.021~1.138,P=0.006和1.420,1.094~1.843,P=0.008。③分别绘制ROC曲线显示,mPWD和E/e'预测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最佳截止值分别为127.5 ms和12,ROC曲线下面积(AUC)及95%可信区间(CI)分别是:0.870,0.773~0.951和0.846,0.738~0.958,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85.7%,78.7%,54.5%,94.9%,80.3%和85.7%,72.3%,48.0%,94.4%,75.4%。结论PWD和E/e'可作为RFCA术后AF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PWD>127.5 ms、E/e'>12的患者RFCA术后AF复发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156.
目的分析房颤伴缺血性肠病患者血清α-GST、CRP、D-二聚体相关性,并探讨其在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0例正常对照来自本院健康体检者,年龄50岁以上。入选者排除各类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肝肾疾病。30例单纯房颤患者,30例房颤伴缺血性肠病患者,均抽取静脉血,测定3组血清α-GST、CRP、D-二聚体,并分析其与缺血性肠病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房颤患者组静脉血清CRP升高(P0.05),房颤伴缺血性肠病患者静脉血清CRP、α-GST、D-二聚体均升高(P0.05)。结论房颤是缺血性肠病危险因素,CRP、α-GST、D-二聚体可作为房颤伴缺血性肠病患者早期诊断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57.
血栓栓塞是心房颤动(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长期以来,口服抗凝药物一直是房颤患者预防血栓栓塞的主要方法。然而,口服抗凝药物的诸多弊端导致真实世界中房颤患者规范化抗凝治疗严重不足。左心耳是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重要起源部位,近年来左心耳封堵术已成为房颤患者预防血栓栓塞的新方法,本文就相关内容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8.
159.
160.
目的 探讨慢性心衰患者QRS时程(QRSd)增宽对新发房颤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患有心衰但无房颤病史的患者1098例,将其分为三组:QRSd≤120 ms、120 ms〈QRSd〈150 ms及QRSd≥150 ms组,随访跟踪各组新发房颤的概率.通过二元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QRS时程和房颤新发概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对患者群体的统计表明,房颤的新发概率为35.7%.通过二元分析发现,房颤的新发概率存在组间差别(21.7%、35.9%、42.5%,P〈0.01);进一步通过多元回归发现,QRS时程是独立的影响因素.结论 QRS是慢性心衰患者新发房颤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