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74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261篇
预防医学   81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01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探讨肾外伤的急诊处理措施及其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3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7例肾外伤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临床特点、急诊处理及治疗方法、转归。结果 57例肾外伤患者39例,女18例,年龄4~74岁,中位年龄43.1岁。根据美国创伤外科协会(AAST)制定的肾外伤分级标准:Ⅰ级28例,Ⅱ级12例,Ⅲ级10例,Ⅳ级5例,Ⅴ级2例。57例肾外伤患者中,均无死亡病例。保守治疗成功41例(71.9%),介入栓塞肾动脉治疗7例(12.3%),行肾修补术4例(7.0%),保肾失败而行肾切除手术3例(5.3%),另2例(3.5%)轻度肾损伤的患者因脾破裂行剖腹脾切除,肾损伤保守治疗成功。结论 (1)肾外伤急诊救治的首要任务是尽快明确损伤类型和分级,再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2)绝大部分肾外伤患者均可通过严密监测保守治疗或介入治疗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只有少数患者需要手术探查修补或肾切除。  相似文献   
142.
任明明 《中国校医》2017,(5):382-383
目的探讨急诊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急诊交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5%,对照组77.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都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胫骨骨折患者实施急诊交锁髓内钉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手术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而且骨折愈合时间也相对较短,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3.
目的 综合分析急诊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重 构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检索CNKI、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 及Pubmed 等数据 库,查找公开发表的关于急诊与择期PCI 对AMI 患者左室重构及左心功能影响的相关文献;提取急诊组与择期 组研究例数,以及与研究指标相关的均数及标准差等基本信息,运用Stata 12.0 软件合并分析急诊与择期PCI 对AMI 患者左室重构及左心功能的影响。结果 急诊与择期PCI 对AMI 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合并标准化均数差(SMD)为-0.627(95%CI:-0.767,-0.487)(P <0.05)。不同处置方式对左室射血分数(LVEF) 的合并SMD 为0.570(95%CI :0.414,0.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急诊较择期PCI 对AMI 患 者LVEDD、LVEF 有改善,可抑制左心室进一步扩大,有效改善左心功能及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44.
目的探究开放性喉外伤的准确诊断与急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禹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5例开放性喉外伤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患者中22例呼吸恢复正常,1例患者因颈动脉破裂而死亡,1例患者喉狭窄戴管出院,1例患者喉返神经损伤出现声嘶。结论开放性喉外伤急诊中应及时对患者进行确诊,尽快抢救,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帮助患者恢复喉功能。  相似文献   
145.
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是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40年前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出现挽救了无数AMI患者的生命。该文全面回顾了急诊PCI的发展历程, 以及我国急诊PCI策略的创新与应用, 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以期更大程度地改善AMI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6.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急诊最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美国每年CAP病例达5,000,000,因CAP急诊的人次达1,300,000,其中一半病例需要住院治疗。在门诊治疗的CAP患者病死率<1%,住院患者为14%,而需要接受加强医疗单位治疗者则高达35%。根据流行病学,临床和一般检查所掌握的资料对急诊CAP患者进行分类,对于选择适当药物进行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有效处理病情不同的病例,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现就一些有关CAP诊断和治疗中易被忽视的问题作一阐述,以其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7.
目的 对1 764例急诊内科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探讨24 h内死亡与病因的关系。方法 以疼痛为最主要痛苦,疼痛部位主要包括头痛、胸背痛、腹痛,共收集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急救中心收治的1 7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原发疾病分组,计算不同病因组镇痛剂使用率、3 h疼痛不缓解或复用镇痛剂率及24 h病死率。结果 急诊内科疼痛患者占急诊总量的10.61%(1 764/16 627),占急诊内科患者的20.71%(1 764/8 519)。1 764例患者镇痛剂使用率为27.10%(478/1 764),3 h疼痛不缓解或复用镇痛剂率为14.97% (264/1 764),24 h病死率为2.38%(42/1 764)。常见病因组与非常见病因组镇痛剂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9,P=0.18);两组3 h疼痛不缓解或复用镇痛剂率、24 h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7、15.0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高血压急症、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心包炎、肺栓塞、自发性气胸、主动脉夹层、其他病因是影响急诊内科疼痛患者24 h死亡的因素(P<0.05)。结论 影响急诊内科疼痛患者24 h死亡的病因包括主动脉夹层、心包炎、肺栓塞、自发性气胸、出血性脑血管疾病、ACS、高血压急症、其他病因。急诊医生在镇痛剂应用中更偏向保守,有必要制定急诊镇痛的指南指导急诊医生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48.
目的 探讨半夏与附子中药急性中毒的救治体会.方法 对27例急性半夏与附子中毒患者,彻底清除毒物、解毒及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经综合治疗后,25例痊愈,2例合并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2.59%.结论 病史调查是抢救的关键措施,彻底洗胃是抢救的重要步骤,合理使用解毒药物,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9.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流程是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应对急诊成批伤,减轻危害程度,提高救治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应急预案的指导下,通过院前预警、准备救治工作,SOS小组的启动;来院后的伤情判断、专业化的分诊、预检登记,适当的有序分流,有效的抢救治疗到最后的转归。抢救工作的提前介入、应急预案的及时启动与正确实施,减少了差错率,增加了抢救成功率。成熟的应急预案,完善的流程使医疗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分配,在保证了这批患者有效救治的同时,也确保了其他急诊患者有序的就诊。急诊分诊是患者与医疗机构接触的第一个窗口,急诊护士必须经过良好专业培训并具有一定经验,熟悉应急预案、规范操作流程将直接影响到急诊医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整个急诊科的运作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医院有一套完整的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机制,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分析,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以完善应急流程。  相似文献   
150.
目的 评价Altemeier手术在嵌顿性直肠脱垂急诊处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Altemeier手术急诊治疗的9例嵌顿性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9例患者均行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手术时间1.0~1.5(平均1.7)h,术中失血50~200(平均109)ml,术后首次排便时间1~6(平均2.8)d,总住院时间3~10(平均5.3)d.术后无吻合口瘘、腹腔感染、泌尿生殖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术后直肠系膜血栓形成,1例患者出现肛门不适症状.术后经5个月至6.5年(平均3.5年)的随访,所有患者未出现再次脱垂.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Kirwan Ⅰ级8例,Ⅱ级1例;所有患者均感到满意.结论 Altemeier手术治疗嵌顿性直肠脱垂术后肛门功能良好,可作为嵌顿性直肠脱垂急诊处理的首选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