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87篇
  免费   232篇
  国内免费   126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475篇
基础医学   303篇
口腔科学   180篇
临床医学   2184篇
内科学   391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2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44篇
综合类   5595篇
预防医学   1790篇
眼科学   92篇
药学   2536篇
  20篇
中国医学   738篇
肿瘤学   105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11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213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243篇
  2014年   564篇
  2013年   653篇
  2012年   907篇
  2011年   980篇
  2010年   976篇
  2009年   979篇
  2008年   1205篇
  2007年   934篇
  2006年   829篇
  2005年   953篇
  2004年   736篇
  2003年   618篇
  2002年   663篇
  2001年   539篇
  2000年   495篇
  1999年   368篇
  1998年   312篇
  1997年   259篇
  1996年   222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息隐配伍米索对胎死宫内引产效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死宫内原因很多,使其尽早娩出是孕妇的迫切愿望.对死胎合并羊水少、宫颈坚硬的病例,用利凡诺引产效果差,甚至无效。用花粉素引产其副反应重且引产时间长[1],孕妇难以接受。为使引产成功并减少并发症及痛苦,我院在1994年12月~1996年3月对胎死宫内20例应用急隐配伍术素引产,效果良好,药物副反应轻,方法简便,且无较重并发症,现报道如下。研究对象和方法一、研究对象胎死宫内不超过三周,愿意服息隐配伍米索,引产后能按时复查者20例,年龄18~35周岁,无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利、天阴道畸形而无法阴道分娩、无股息隐及术素禁忌症者。…  相似文献   
63.
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患者年龄 18~ 36岁 ,均为自愿放弃妊娠 ,查一般情况好 ,血尿常规、白带、胸透、心电图、肝功能正常 ,无使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片的禁忌。1.2 用药方法 :空腹服米非司酮 5 0mg ,每日 2次 ,连用 2d ,d3晨空腹开始口服米索前列醇片 ,每次 6 0 0ug ,如果无胚胎组织排出 ,3h追加一次 ,最多 3次 ,每次服药后 1h可进食。1.3 疗效判定1.3.1 完全流产 :用药 2 4h内排出完整绒毛胎芽 ,共14 6例 ,其中 1例孕 12周 ,服米非司酮 10 0mg后d2日晨出现阵发性腹痛伴阴道出血而排出完整绒毛组织。1.3.2 有效 ,…  相似文献   
64.
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在妇产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U486米非司酮是法国Rossel-uclaF公司研制的一种抗孕激素(P)药,具有抑制排卵,影响子宫内膜发育,容解黄体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抗早孕效率在95%以上。米索前列醇对宫颈的软化、扩张有特效,二药合用效果更佳。实验与临床均证明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在妇产科领域中用于紧急避孕、催经止孕、中晚孕引产。  相似文献   
65.
66.
67.
68.
温红 《华西医学》2007,22(3):618-61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妊娠14~21周需要终止妊娠,符合医学引产的100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50例,米索前列醇100μg阴道上药,视宫缩情况决定是否追加米索前列醇.  相似文献   
69.
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失败的可能原因进行归纳分析,拟为DHS的临床应用提出进一步建议。方法对2000年1月~2006年1月用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发生骨折不愈合、骨折再移位、内固定移位或断裂,考虑与手术有关的27例病例进行回顾分析,从骨折类型、髋螺钉在股骨头内的位置、术中骨折复位情况以及骨骼质量等方面分析造成手术失败的可能原因。结果在发生骨折不愈合、内固定移位断裂、骨折再移位的27例病例中,Ⅰ型(顺转子间骨折)20例,其中Ⅱ度骨折占7.4%(2/27),Ⅲ度骨折占29.6%(8/27),Ⅳ度骨折占37.0%(10/27);Ⅱ型(反转子间骨折)7例,占25.9%(7/27);髋螺钉位置不良(尖顶距>25mm)占59.3%(16/27);复位不满意占59.3%(16/27);骨骼质量差(Singh指数<4)占44.4%(12/27)。结论病例选择不当、骨折复位不良、髋螺钉的位置不佳、骨骼质量不好等因素均可导致DHS的临床应用失败,术前全面地分析、术中精确地操作是保证DHS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0.
妊娠晚期由于母体或胎儿的原因,如过期妊娠或胎儿过大等,常须采用催、引产方法,尽早结束妊娠。对足月分娩之产妇利用各种医疗措施,选择最佳时机及最佳方法协助催产、引产,可降低母婴病死率。1现代医学常用的催产、引产方法刘红菊整理现代医学常用催产、引产的相关文献后发现,目前现代医学常用方法为放置水囊、气囊,或在产妇腹部剑突至脐之间放置水囊腹压袋以增加腹压,有助于缩短第二产程,但偶有发生先露移位及脐带脱垂等并发症。人工破膜的使用也相当多,但可能造成宫颈黏膜血管的损伤,如胎膜早破、羊水栓塞等。对宫缩乏力者,则可使用催产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