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909篇 |
免费 | 1803篇 |
国内免费 | 66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6篇 |
儿科学 | 569篇 |
妇产科学 | 98篇 |
基础医学 | 810篇 |
口腔科学 | 52篇 |
临床医学 | 4404篇 |
内科学 | 1738篇 |
皮肤病学 | 72篇 |
神经病学 | 96篇 |
特种医学 | 152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4篇 |
外科学 | 4048篇 |
综合类 | 10646篇 |
预防医学 | 1412篇 |
眼科学 | 19篇 |
药学 | 3274篇 |
46篇 | |
中国医学 | 10777篇 |
肿瘤学 | 73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447篇 |
2023年 | 902篇 |
2022年 | 997篇 |
2021年 | 1362篇 |
2020年 | 1043篇 |
2019年 | 859篇 |
2018年 | 393篇 |
2017年 | 652篇 |
2016年 | 748篇 |
2015年 | 931篇 |
2014年 | 1552篇 |
2013年 | 1508篇 |
2012年 | 1844篇 |
2011年 | 2107篇 |
2010年 | 1964篇 |
2009年 | 1954篇 |
2008年 | 2177篇 |
2007年 | 1944篇 |
2006年 | 1794篇 |
2005年 | 1924篇 |
2004年 | 1628篇 |
2003年 | 1687篇 |
2002年 | 1422篇 |
2001年 | 1364篇 |
2000年 | 947篇 |
1999年 | 936篇 |
1998年 | 820篇 |
1997年 | 700篇 |
1996年 | 741篇 |
1995年 | 623篇 |
1994年 | 514篇 |
1993年 | 366篇 |
1992年 | 331篇 |
1991年 | 324篇 |
1990年 | 256篇 |
1989年 | 265篇 |
1988年 | 83篇 |
1987年 | 68篇 |
1986年 | 71篇 |
1985年 | 51篇 |
1984年 | 27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83.
84.
对54例骨巨细胞瘤(GCT)及24例骨肉瘤(OS)进行了临床,病理及流式细胞DNA定量分析的对比研究。17例复发GCT中,8例为超二倍体,平均DI值为1.07±0.13平均S,G2/M期细胞占20.78±7.64(%)。37例原发GCT中,仅5例为超二倍体,平均DI值为0.97±0.12,平均S,G2/M期细胞占17.14±6.62(%)。原发与复发GCT的DNA含量,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 相似文献
85.
本文报导181例外伤性脾破裂,其中包括21例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术中脾损伤的临床分度有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时.有效的止血和治疗以及重视对合并伤的防治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6.
新生儿巨结肠是最常见的先天性肠道发育畸形,为功能性肠梗阻,它是由于结肠远端及直肠缺乏神经节细胞而造成的。易并发肠穿孔及小肠结肠炎等,严重影响着患儿生命质量。我院近年来,采取新生儿巨结肠经肛根治术,创伤小,效果好,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术后1周开始扩肛护理可明显恢复 相似文献
87.
慢性肾炎辨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炎属中医“水肿”、“虚劳”、“腰痛”、“淋证”等范畴 ,治疗多采用清热利湿 ,健脾温肾 ,利水消肿等法。1 湿热蕴结 全身浮肿 ,肌肤胀急 ,小便短赤 ,腹部胀满 ,口渴不欲饮水或饮水不多 ,胸中烦闷 ,大便秘结 ,舌苔黄腻 ,脉沉数。治以清热利湿 ,健脾除湿消肿。方用加味金凤汤 :金钱草、茨萝卜、苡仁根、五香藤各 30 g,糯米根、满天星、白茅根、茜草根、茯苓皮各 15 g,牛膝、一支箭、猪毛草、石韦各 10 g,凤尾草、木贼各 12 g。兼外感风热 ,发热咽痛 ,扁桃红肿 ,脉浮数者 ,可加桑叶、连翘各 10 g,薄荷、牛蒡子、射干各 6 g,夏枯草 12… 相似文献
88.
外伤性脾破裂临床上较多见,其诊断较为容易,及时手术,预后大多良好,延迟性脾破裂系指腹部外伤48h以后才表现脾破裂症状,临床报告它约占损伤性脾破裂15%,临床上由于其症状复杂,往往在诊断及治疗上不够及时。据文献记载其病死率是一般脾破裂的10倍。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方法及疗效的临床应用。方法 依据病史年龄、症状、眼底表现、检查确诊为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采用中医辩证与辩病相结合及西药常规用药,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进行疗效判定。结论 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该病临床效果确定,中药能促进眼底出血、水肿,渗出的消退和吸收。 相似文献
90.
利用血液回收机贮血滤血器进行脾血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良性病变脾脏切除术中常需对脾血进行回收.传统的方法是将脾血抗凝后经8层纱布过滤入贮血瓶再回输,但血液暴露于空气中易引起污染;且纱布滤孔大,仅能过滤血液中的大颗粒,对小颗粒无法去除,回输后易引起局部微循环栓塞.我院自2005年采用血液回收机贮血滤血器(FCR-2000F型,宁波菲拉尔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进行脾血回收,既解决了血液污染与微循环栓塞的问题,成本也较低廉,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