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896篇 |
免费 | 1819篇 |
国内免费 | 65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6篇 |
儿科学 | 569篇 |
妇产科学 | 98篇 |
基础医学 | 810篇 |
口腔科学 | 52篇 |
临床医学 | 4404篇 |
内科学 | 1738篇 |
皮肤病学 | 72篇 |
神经病学 | 96篇 |
特种医学 | 152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4篇 |
外科学 | 4048篇 |
综合类 | 10646篇 |
预防医学 | 1412篇 |
眼科学 | 19篇 |
药学 | 3274篇 |
46篇 | |
中国医学 | 10777篇 |
肿瘤学 | 73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447篇 |
2023年 | 902篇 |
2022年 | 997篇 |
2021年 | 1362篇 |
2020年 | 1043篇 |
2019年 | 859篇 |
2018年 | 393篇 |
2017年 | 652篇 |
2016年 | 748篇 |
2015年 | 931篇 |
2014年 | 1552篇 |
2013年 | 1508篇 |
2012年 | 1844篇 |
2011年 | 2107篇 |
2010年 | 1964篇 |
2009年 | 1954篇 |
2008年 | 2177篇 |
2007年 | 1944篇 |
2006年 | 1794篇 |
2005年 | 1924篇 |
2004年 | 1628篇 |
2003年 | 1687篇 |
2002年 | 1422篇 |
2001年 | 1364篇 |
2000年 | 947篇 |
1999年 | 936篇 |
1998年 | 820篇 |
1997年 | 700篇 |
1996年 | 741篇 |
1995年 | 623篇 |
1994年 | 514篇 |
1993年 | 366篇 |
1992年 | 331篇 |
1991年 | 324篇 |
1990年 | 256篇 |
1989年 | 265篇 |
1988年 | 83篇 |
1987年 | 68篇 |
1986年 | 71篇 |
1985年 | 51篇 |
1984年 | 27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研究L1型神经细胞黏附分子(LICAM)基因在先天性巨结肠不同肠段的表达。方法:分别取16例先天性巨结肠惠儿狭窄段和正常段平滑肌组织,经处理后提取总RNA,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扩增目的基因和看家基因片段,观察狭窄段和正常段的LICAM基因的表达,并与看家基因(β-aetin)在狭窄段和正常段的表迭作对比。结果:16例患者正常段LICAM和β-actin均有明显的表达,狭窄段β-actin亦有明显的表达,但LICAM均无表迭或弱表达。结论:先天性巨结肠患者狭窄段LICAM减少的原因可能是LICAM的mRNA的减少或缺如,并进一步引起病变段运动障碍和巨结肠发生。 相似文献
22.
腱鞘巨细胞瘤(GCTS)是一种超源于腱鞘和关节滑膜细胞的良性肿瘤,病因不明,好恨于指趾关节附近,也可发生于膝、髋等大关节。现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例腱鞘巨细胞瘤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3.
探讨脾外伤行睥部分切除术的适应证和技术要点。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12年12月行脾部分切除术的16例Ⅱ~Ⅲ级脾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16例均获治愈,术后免疫功能检查指标正常,残脾血运良好。治疗脾外伤患者,在“先保命后保脾”的总原则下,对有适应证的患者行脾部分切除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4.
25.
张若琛 《中华临床医学实践杂志》2004,3(5):436-436
动脉化疗栓塞术在治疗肝癌特别是中晚期患者,已经成为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法,但也存在着一定适应症范围。为进一步拓宽其适应症范围和改善预后效果,我们尝试对因脾功能亢进白细胞偏低的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减量化疗栓塞和部分性脾栓塞并用的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6.
1990—01~2005—12我院采用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98例,疗效较好,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68例,女30例,年龄19~67(平均42)岁。术前血常规提示脾功能亢进,血细胞减少,其中白细胞和血小板明显减少。肝功能Child分级:A级49例,B级39例,C级10例。腹部超声显示脾大、肝硬化,可见肝密度及质地异常,门静脉扩张,主干内径9.6~25mm,平均14.6mm。钡餐造影和胃镜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食管胃底静脉扩张,其中重度54例, 相似文献
27.
28.
腹腔镜脾脏切除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燕鸣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21):1930-193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脾脏切除术(LS)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总结2001年以来6例LS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及病例资料。结果 6例患者都取得满意的手术治疗效果,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均痊愈出院,平均术后住院6.5天。结论 LS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期短等优点。患者的合理选择,术前的充分准备、心理护理,术中的护理与配合,术后饮食、体位、引流管等的护理,以及对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皮下气肿、气胸、恶心呕吐等进行预防性处理和监护是手术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29.
30.
患者女,35岁,农民,G2P1,因妊娠40 1周,阵发性下腹疼痛2h于2006年12月1日入院。孕妇自诉孕期易感冒、纳差、易疲乏,未正规产检。1992年1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