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27篇
  免费   1292篇
  国内免费   728篇
耳鼻咽喉   365篇
儿科学   102篇
妇产科学   218篇
基础医学   1102篇
口腔科学   969篇
临床医学   4934篇
内科学   1289篇
皮肤病学   449篇
神经病学   448篇
特种医学   12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3799篇
综合类   9074篇
预防医学   1947篇
眼科学   346篇
药学   4402篇
  59篇
中国医学   3773篇
肿瘤学   1543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470篇
  2022年   421篇
  2021年   598篇
  2020年   533篇
  2019年   546篇
  2018年   326篇
  2017年   468篇
  2016年   547篇
  2015年   704篇
  2014年   1387篇
  2013年   1396篇
  2012年   1890篇
  2011年   2054篇
  2010年   2016篇
  2009年   2003篇
  2008年   2969篇
  2007年   2412篇
  2006年   2422篇
  2005年   2698篇
  2004年   1923篇
  2003年   1597篇
  2002年   1339篇
  2001年   1155篇
  2000年   747篇
  1999年   602篇
  1998年   554篇
  1997年   464篇
  1996年   365篇
  1995年   308篇
  1994年   293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112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目的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而腹股沟疝气的手术治疗是以对腹股沟区的解剖逐步认识而发展的,外科医生对腹股沟的解剖贡献巨大,我们通过临床手术实践发现腹股沟的另一种能很好、安全的运用于IPOM手术的解剖。  相似文献   
942.
目的观察低频超声电导经皮局部透药和镇痛泵经静脉给药治疗伤口疼痛的疗效。方法 272例胸外科手术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6例。治疗组采用低频超声电导经皮局部透入含止痛药的凝胶贴片作为耦合剂治疗,每次30分钟,每天2次,3天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镇痛泵泵入3天为1个疗程。治疗3天后对两组疼痛症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t=2.895,P<0.05),显效率优于对照组(χ2=11.6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频超声电导经皮局部透药是治疗伤口疼痛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43.
目的探讨泽兰甲醇提取物对慢性软组织损伤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机械冲击挫伤造模,正常喂养2周复制慢性软组织损伤大鼠模型,然后连续每天1次灌胃泽兰甲醇提取物高、中、低剂量14 d,在给药的第1、2、3周末,通过测定受损肌肉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血清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组胺水平、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Ⅰ/Ⅲ胶原蛋白(Collagen-I/Ⅲ)表达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活性、内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活性,探讨泽兰甲醇提取物对慢性软组织损伤大鼠模型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泽兰甲醇提取物可明显降低肌肉组织中MDA、PGE2及NO含有量和TNF-α、IL-6和组胺水平(P0.05),显著升高肌肉组织中SOD(P0.01),可显著抑制组织中Collagen-I/Ⅲ蛋白的表达(P0.01),早期显著提高组织中VEGF和bFGF活性(P0.01)。结论泽兰甲醇提取物对慢性软组织损伤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与抑制损伤部位的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其氧化应激,并与抑制Ⅰ/Ⅲ胶原蛋白过度表达,增强VEGF和bFGF活性加快修复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944.
目的探讨根治性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预后因素。方法对120例直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分期及病理类型的直肠癌患者的术后局部复发率。结果 120例患者中,DukesA期的复发率为2.94%(1/34),B期为17.07%(7/41),C期为62.22%(28/45)。3期患者的复发率两两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浸润腺癌复发率为36.84%(7/19),中分化浸润腺癌为19.64%(11/56),低分化浸润腺癌为32.00%(8/25),黏液腺癌为44.44%(8/18),各类型间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是否侵犯肠壁肌层直接影响根治性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对B、C期患者应尽可能的术中进行大范围的淋巴清扫。  相似文献   
945.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临床学科和其他医学学科的基础课程,是医学生认识人体的开始.传统的人体解剖学教学分为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两个部分.国内外医学院校均十分注重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工作,不断探索适应新形势下培养人才要求的解剖学教学模式.近年来,由于医学院校逐步扩大招生规模,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从而引起实验室资源相对匮乏,如局部解剖实习尸源紧张、系统解剖学实验标本损耗较大,难以及时补充等,加上实践教学时间减少,内容简化,使得解剖学实践教学进一步被削弱,其应有的作用和功能难以充分发挥,影响了学生对人体结构的理解和认识[1].如何坚持“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树立“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行“实践教学功能、模式及体系”的综合研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时间,将系统解剖学与局部解剖学有机结合,使学生从整体上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人体解剖学知识,以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946.
创伤外科是一门跨学科的新型外科专业,其手术操作是创伤医师必备的基本技能。由于创伤外科涉及多门学科,在人才培养特别是手术操作的培训中常感无头绪,难度大。局部解剖学作为医学的基础学科,在创伤外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结合实际病例,加强局部解剖学的学习,在培训创伤医师的手术操作技能方面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47.
目的探讨利用整形外科技术对小儿体表软组织创伤进行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7月至2011年10月作者共对1080例6岁以下全身软组织创伤患儿采用整形外科技术进行清创及I期缝合,并随访效果。结果应用整形外科基本原则和技术处理小儿体表急性软组织创伤,可获得满意的美容效果,表面平整,无明显的瘢痕增生,无需Ⅱ期修复。结论遵循整形外科原则,应用整形外科技术修复小儿体表软组织创伤,可获得较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948.
高颖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1):2735-2736
我院于2007-10-2009-09对16例腺性膀胱炎经尿道等离子汽化电切术后患者行羟喜树碱定期灌注膀胱治疗。灌注全过程加强护理,取得较好效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49.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良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方式及术后早期营养管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5例十二指肠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的生长部位及肿瘤大小实施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及消化液回输,观察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2个月内的返院情况。结果 15例患者中2例患者肿瘤位于十二指肠乳头下、直径2.5 cm和2.0 cm,2例位于降部与水平部交界处、直径2.3 cm和2.5 cm,1例位于十二指肠升部、直径3.5 cm,该5例患者行十二指肠节段切除并空肠吻合术。4例患者肿瘤位于十二指肠乳头、直径1.0~2.0 cm,3例位于乳头上缘、直径1.5~1.8 cm,2例位于球部与降部交界处、直径2.0 cm和1.8 cm,1例位于十二指肠乳头下、直径1.2 cm,该10例患者均行肿瘤局部切除术(位于乳头部的肿瘤同时行乳头成形术)。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1例(1/15)发生胃排空障碍,经禁食、减压及营养支持治愈出院。术后住院时间为7~10 d,平均8 d。术后2个月患者均接受随访,恢复良好,无返院患者。结论手术切除是十二指肠良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手段,手术方式取决于肿瘤的生长部位和大小,术后早期营养管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50.
<正>近年来,因面部小缺陷求美者逐渐增多,门诊局部麻醉下整形手术成为该类型患者的首选。文献报道大部分患者术前会出现焦虑或抑郁心理[1],有的患者对术后效果要求不切实际,少数甚至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2],易导致纠纷发生[3]。我科针对局麻面部整形病例特点,对其采取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效果较好,有效降低了纠纷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