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85篇
  免费   334篇
  国内免费   15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88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1061篇
内科学   142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55篇
特种医学   4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716篇
综合类   2807篇
预防医学   392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032篇
  19篇
中国医学   1831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241篇
  2020年   278篇
  2019年   299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288篇
  2015年   356篇
  2014年   705篇
  2013年   684篇
  2012年   822篇
  2011年   855篇
  2010年   711篇
  2009年   626篇
  2008年   577篇
  2007年   524篇
  2006年   483篇
  2005年   386篇
  2004年   357篇
  2003年   308篇
  2002年   265篇
  2001年   243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中神经-尺神经交通支解剖、电生理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尺神经损伤是成人周围神经损伤中最常见者,损伤后的功能恢复不佳.正中神经-尺神经交通支是正中神经、尺神经之间的连接神经.解剖、电生理研究表明神经纤维可在正中神经和尺神经之间交叉支配.大部分研究证实正中神经-尺神经交通支的存在使临床正中神经、尺神经损伤症状不典型,尤其是在与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相关时.正中神经-尺神经交通支的发生有遗传性和种系相关性.电生理与解剖研究结果尚未完全一致,但从理论上都认为,明确该交通支在人群中的分布,对减少误诊,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及其并发症,作出正确的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闭合手法复位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桡骨远端粉碎性关节内骨折,通过外固定架的牵伸辅助复位,矫正桡骨的短缩、成角移位,恢复关节面的解剖关系,利用外固定架维持复位后的位置并进行功能练习。术后定期进行X线和腕关节功能的评价。结果:2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5个月。根据Aro功能评价:优9例,良1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9.66%。结论:外固定架能很好维持复位后的位置,恢复桡尺骨的相对长度和关节面的平整,使腕关节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因此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治疗桡骨近端1/3骨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治疗桡骨近端1/3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方法.方法 2001年8月~2004年4月,采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治疗24例桡骨近端1/3骨折.其中男19例,女5例.年龄16~48岁.摔伤9例,压砸伤5例,交通事故伤4例,直接暴力撞击伤3例,高处坠落伤3例.按照形状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的安装方法进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4~21个月,平均10个月.均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切口Ⅰ期愈合;X 线片示骨折均于术后8~12周临床愈合,根据Anderson疗效标准,功能恢复优18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5.83%.结论应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治疗桡骨近端1/3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固定可靠、组织相容性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肘、腕关节功能康复,是一种治疗桡骨近端1/3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双极桡骨头假体置换术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7例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采用Tornier骨水泥柄、双极桡骨头假体进行置换,其中新鲜Ma- sonⅢ型骨折15例,陈旧性MasonⅢ型骨折2例。手术均采用肘关节后外侧入路,17例均行环状韧带修复。术后48 h开始关节逐步被动功能操练。另外8例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采用肘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空心钉与多枚克氏针内固定作为对照。结果假体置换组14例患者得到6~27个月(平均12.5个月)随访,按照Broberg和Morrey的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优9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2.8%;3例出现异位骨化,下尺桡关节未见异常改变。8例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内固定患者均得到10~21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肘关节功能评分:良1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为12.5%。两组间优良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O<0.01)。结论采用双极桡骨头假体置换的方法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比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更有利于恢复肘关节的稳定、伸屈活动及前臂的旋转活动。  相似文献   
15.
桡骨下端骨折一般多见于成年及老年伤员,青少年少见,如遭受同样暴力,可发生桡骨下端骨骺分离,一般为跌伤所致,其他原因引起的骨折并不多见。我院于2001年、2005年分别门诊收治2例桡骨下端骨骺分离(伸直型)患者,均为足球外力所致,致伤暴力少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桡骨远端骨折约占四肢骨折的15%,其中高能量损伤造成的骨折多呈粉碎性、不稳定性,并累及关节面,对这类患者如治疗不当,会造成腕关节无力、畸形、疼痛,影响日常生活。因此手术恢复关节面的平整、桡骨长度、掌倾角及尺偏角极为重要。我院1999年1月至2004年6月采用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32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18~60岁,平均41.2岁;其中高处摔下、车祸等高能量损伤22例,跌倒等低能量损伤10例;按AO分类[1]:B1型2例,B2型2例,B3型3例,C1型10例,C2型7例,C3型8例。均为闭和性。2.手术方法:患肢均…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35岁,汽车修理工。因左腕金属异物疼痛12d入院。患者12 d前工作时用铁锤敲击一废铁管时,一小铁块飞溅入患者左腕背侧,当时即感到疼痛,流血,只予简单包扎。近日感伤口部疼痛,腕关节活动时疼痛加剧,来我院摄片示:左桡骨远端金属异物2 mm×3 mm。查体:左腕背侧桡腕关节间隙近侧约2.0 cm,距桡侧缘约1.0 cm处有一约2 mm×3 mm伤痕,愈合好局部压痛明显,腕关节活动正常,末梢血运感觉好。X线片:正侧位片均示桡骨远端部位有一金属异物,拟诊为左桡骨远端金属异物,为手术治疗收入院。经完善术前准备,在臂丛麻醉下行左桡骨远端金属异物取出术…  相似文献   
18.
胡安静 《解剖与临床》2006,11(3):215-215
Colles骨折是指桡骨下端2~3cm以内、骨折远端向背及桡侧移位的骨折.本院门诊于1994年1月至2005年4月共诊治Colles骨折240例,其中40例关节内骨折,经闭合复位后,关节面的移位仍大于2mm者,收住院手术治疗;门诊复位满意的200例患者中186例获得随访,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上肢     
12例开放性腋动脉损伤的诊治;肩胛骨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探讨;锁骨钩状钢板在锁骨远端骨折和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中的临床应用;钛弹力钉治疗儿童尺桡骨下1/3双骨折;经后方劈肱三头肌入路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Herbert螺钉治疗桡骨头骨折及文献复习;尺桡骨中段旋转截骨术治疗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及并发症探讨;自增强可吸收内固定治疗儿童肘部骨折;Colles骨折合并尺骨向背侧脱位下尺桡关节损伤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20.
改良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复杂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后改良三根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复杂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1998年2月~2004年9月收治的36例复杂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行闭合手法复位后,采用改良克氏针交叉固定。C型臂监视下在肱骨髁外侧用两根平行的克氏针固定,然后在内侧交叉固定一根克氏针。固定内侧克氏针时,须在保护骨折不移位的情况下小心地伸直肘关节保护好尺神经。术后长臂石膏维持肘关节制动3~4周。结果所有患儿在术后均未出现医源性尺神经损伤。术后随访12~21个月(平均15.8个月),根据Flynn等的功能和美观的标准进行评价,根据美观标准:36例患儿中35例均为优良,满意率为97.2%;根据功能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满意标准。结论儿童复杂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用改良的三根克氏针交叉固定疗效良好,而且可以避免尺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