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1篇 |
免费 | 28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7篇 |
内科学 | 6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5篇 |
综合类 | 71篇 |
预防医学 | 15篇 |
药学 | 21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348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30篇 |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44篇 |
2020年 | 29篇 |
2019年 | 25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1 医案 患者,男,56岁,患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硬化已10余年,血压持续在170/110mmHg上下,经常头晕,性情急躁,易怒语謇,肢体麻木,舌淡苔白,脉弦滑.曾在省、地、县医院服用多种中西药物,效果欠佳.闻民间医生有高见,于是求之治疗.笔者以祛风活血之法,拟:麻黄30g,马钱子60g,没药10g,乳香10g.上药共研细末,装胶囊,每次5粒,3次/d,温开水送服.患者有宿疾数年,欲愈之情迫切,望重剂而取效,将上药总量的1/2于2003年11月16日上午9:00冲服,9:50患者先出现周身颤栗,双下肢尤甚,胸部气憋,继则面部潮红而抽搐,说话困难,下肢屈曲痉挛不能活动. 相似文献
52.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临证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为《伤寒论》中较有争议的一条方证。通过研究历代医家相关论述,参考临床典型治疗医案,探讨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的病机及功效。认为本方证的病机为:少阳病,阳气郁滞,枢机不利;太阴病,阳气内虚,运化失司;兼痰饮内停。功效为:和解少阳,行气生津;温阳化饮,温脾散寒;祛邪扶正,斡旋阴阳。进一步指出此方对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黏液性水肿值得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53.
目的:评价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糖尿病自主神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自主神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依帕司他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依帕司他胶囊联合柴胡桂枝干姜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0%,23/25)高于对照组(7... 相似文献
54.
杨杰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6):99-102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出自《伤寒论》",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汤主之";方证定位于少阳病兼证,属经腑同病兼津伤阳损证,原文对太阴虚寒症状未作明示,但结合后世医家补充及临床验案,太阴虚寒为必有兼证。刘渡舟定位于胆火内郁兼太阴脾寒更贴近临床实际。方证应无表证,邪已传入少阳,水饮内停并非其兼证。因柴胡黄芩用量与小柴胡汤相同,故归于柴胡剂已达成共识,争论焦点在栝楼根、牡蛎及桂枝干姜的作用,详辨结构,乃小柴胡汤理中汤、栝楼牡蛎散合方之意。多数医者认同该方证病机为少阳枢机不利、胆火内郁,兼津伤阳损,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刘渡舟主张使用本方,论病机为胆热脾寒,抓主证须重视口苦便溏;断病在少阳,以口苦为准,便溏之证是判断太阴病主要依据,对临床使用影响很大,多按此原则使用,疗效确切,极大地扩大了此方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55.
正失眠属于中医学"不寐""目不瞑""不得眠"等情志病范畴,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临床以难以入睡、易醒为主要症状,并伴有头晕、头痛、多梦、健忘、心悸等,中医治疗失眠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柴胡桂枝干姜汤由柴胡、黄芩、干姜、桂枝、栝楼根、牡蛎、炙甘草组成,具有疏肝利胆、温中健脾、生津敛 相似文献
56.
57.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散剂临床运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源于《伤寒论》 ,具有温经散寒 ,养血通脉作用 ,用于血虚寒凝 ,手足冷痛 ,脉细欲绝证。现代研究证明该方具有降低血粘度 ,扩张小血管 ,改善末梢微循环和抗炎止痛作用。笔者从1995年以来将其制成散剂(当归、芍药、桂枝、细辛、吴茱萸各 3份 ,木通、甘草、大枣肉、生姜汁各 2份。将前7味共为粗末 ,伴入生姜汁、大枣肉共焙干 ,为细末 ,过 12 0目筛备用 ) ,用于治疗颈椎病、老年骨关节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等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神经根型颈椎病张某 ,男 ,6 6岁 ,退休干部。 1995年 5月 2 3日初诊。颈、肩、右… 相似文献
58.
《中国农村医学杂志》2008,6(2):11-11
用生姜煮水治疗感冒是民间流传已久的方法。生姜是辛温食物,能发汗解表、理肺降气,对于治疗感冒效果颇佳。但需注意的是,它只适用于风寒感冒。若用来治疗风热感冒或暑湿性感冒,则会助长热势,使病情向坏的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59.
1 病机浅析 1.1 水饮内结是否存在坚持水饮内结为兼证的注家认为,汗下之后,邪陷少阳,枢机不利,三焦壅滞,水结胸胁,则胸胁满而微结; 相似文献
60.
自 1999- 0 5~ 2 0 0 2 - 0 7用高良姜汤加味治疗寒凝气滞型胃绞痛 72例 ,疗效较好 ,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均为门诊患者 ,表现为中上腹阵发性绞痛 ,伴呕吐清涎、纳差、乏力 ,体征中上腹压痛 12 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72例 ,男 2 8例 ,女 44例 ,平均年龄 38岁 ,7~ 35岁居多 ,病程 1~ 3d。对照组 48例 ,男 17例 ,女 31例 ,平均年龄 36岁 ,7~ 38岁居多 ,病程 1~ 3d。治疗前 2组患者症状、体征、年龄等指标均具有可比性。 72例均根据《实用中医内科学》[1 ] 诊断标准进行诊断。1.2 方法 治疗组用高良姜汤加味。高良姜 12 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