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32篇
  免费   1048篇
  国内免费   442篇
耳鼻咽喉   85篇
儿科学   87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598篇
口腔科学   107篇
临床医学   3738篇
内科学   872篇
皮肤病学   168篇
神经病学   219篇
特种医学   12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4501篇
综合类   8513篇
预防医学   1795篇
眼科学   69篇
药学   3470篇
  84篇
中国医学   2474篇
肿瘤学   219篇
  2024年   163篇
  2023年   601篇
  2022年   669篇
  2021年   849篇
  2020年   909篇
  2019年   788篇
  2018年   272篇
  2017年   678篇
  2016年   698篇
  2015年   930篇
  2014年   1573篇
  2013年   1439篇
  2012年   1687篇
  2011年   1736篇
  2010年   1546篇
  2009年   1424篇
  2008年   1698篇
  2007年   1555篇
  2006年   1389篇
  2005年   1482篇
  2004年   1085篇
  2003年   948篇
  2002年   820篇
  2001年   729篇
  2000年   568篇
  1999年   456篇
  1998年   370篇
  1997年   284篇
  1996年   260篇
  1995年   207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外侧锁定结合内侧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陈旧性AO-C2、3型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2-06—2014-12采用外侧锁定钢板结合内侧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14例股骨远端陈旧性C2、3型骨折。术后采用Merchan评定标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本组获随访平均17.5(12~24)个月,无骨不愈、钢板断裂及膝关节畸形发生。末次随访疗效按膝关节功能Merchan评分评定:优3例,良9例,可2例。结论外侧锁定解剖钢板结合内侧重建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陈旧性C2、3型骨折,固定可靠,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的短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分析过伸体位复位联合Confidence高黏度椎体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5年2月来本院骨科就诊的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50例,共74个椎体,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观察组患者行过伸体位复位联合Confidence高黏度椎体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Cobb角和Oswesty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Cobb角改善幅度更大;观察组患者术后伤椎前缘和中线高度压缩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过伸体位复位联合Confidence高黏度椎体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骨水泥渗漏风险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6):1445-1448
[目的]探讨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发生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4年6月在本院行PKP术治疗的248例压缩性骨折患者病历资料。根据再骨折情况,分为再骨折组(29例)、未骨折组(217例)。对两组临床资料、手术情况、影像学资料等进行统计,对患者术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9例(11.7%)患者PKP术后发生了再骨折。单因素和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伤椎数、手术椎体数、骨密度、后凸角变化、前高变化、骨水泥渗漏是PKP术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易发生再骨折,年龄、伤椎数、手术椎体数、骨密度、后凸角变化、前高变化、骨水泥渗漏是PKP术后发生再骨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经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接受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178例肾癌分为2组,各89例。观察组给予行后腹腔镜手术,对照组实施开放手术。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手术比较,经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效果更加优越。  相似文献   
995.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闽南地区到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脆性髋部骨折患者的发病特点以及治疗的现状,为本地区老年人脆性髋部骨折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10~2012年骨科收治的年龄大于50岁的脆性髋部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及部分获得随访的患者的随访资料,采集患者个人特征(性别与年龄)、受伤的年份与季节、骨折类型、治疗方式、抗骨质疏松方案、随访1年的死亡率,并进行统计分析整理。结果 3年间我院收治年龄大于50岁的脆性髋部骨折患者560例,发病有地区性特点,各年份病例数基本持平(2010年190例,2011年184例,2012年186例),各年份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373例)明显多于男性(187例),男女比例为1∶2,男女构成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骨折(316例)多于股骨转子间骨折(244例);平均年龄高达77.19±10.38岁,各年龄段构成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例数以春季(149例)、冬季(145例)为多,冬春季与夏秋季间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手术治疗比例89.11%(499/560);住院期间有进行骨密度检查的患者80例,住院期间有抗骨质疏松治疗的患者比例63.93%(358/560),获得随访的患者出院后继续抗骨质疏松治疗的比例仅20.63%(59/286);随访超过1年的231例患者中,手术组1年死亡率(6.57%)明显低于非手术组(72.73%),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闽南地区脆性髋部骨折发病有其地区特点,尤其在年龄、性别、发病部位、发病季节、治疗方法有一定分布规律,目前抗骨质疏松治疗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应加强宣传,深入开展防治策略研究来预防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异体皮质骨板股骨内侧辅助固定结合外侧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03—2013-06采用异体皮质骨板股骨内侧辅助固定结合外侧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及该部位术后骨不连、钢板断裂及感染病灶清除术后骨缺损33例。结果本组33例均获平均32(12~69)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7.6(3~18)个月。无感染、内固定物松动、再骨折、免疫排斥反应等并发症发生。影像学资料示术后6个月异体骨板边缘变圆钝,异体骨板与宿主骨之间存在部分间隙,术后12个月异体骨板边缘进一步变薄、变圆,异体骨板两端与股骨之间间隙消失,可见边缘与宿主骨愈合征象。按Merchan等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定:优16例,良12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4.8%。结论应用异体皮质骨板股骨内侧辅助固定结合外侧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增加了股骨内侧的支撑力度,提高了固定的稳定性,术后可以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减少钢板的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病灶刮除植骨结合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儿童长骨部分瘤样病变合并病理性骨折的疗效及特点。 方法 2010年 1 月至2013年 12月我院共收治儿童长骨部分瘤样病变并病理性骨折 16 例,均实施病灶刮除植骨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通过术后影像学X线片结果和临床随访两方面评价治疗效果。影像学X线结果评估包括病变骨骨折复位有无丢失及病灶愈合情况。临床评估采用肩、肘、髋、膝、踝等关节功能综合评价标准及随访术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16 例患儿平均随访25.6个月。影像学X线片显示病理性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6个月,平均 5 个月。在随访过程中,病灶未出现复发或者再次骨折。术后平均 12.5 个月取钉。至末次随访时病灶完全消失(14 例)或部分消失(2例);患肢无疼痛,关节活动均不受限。结论 病灶刮除植骨结合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可作为治疗儿童长骨部分瘤样病变并病理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对单侧与双侧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共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单侧组和双侧组各自30例患者,其中单侧组实施PKP治疗;双侧组实施双侧PKP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法后,与术前VAS评分、椎体前、后缘压缩率、椎体中间高度压缩率对比,均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治疗时,采用单侧PKP治疗和双侧PKP治疗,均获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促使患者椎体高度的恢复,且对缓解疼痛有促进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分析四肢骨折患者治疗前后骨代谢与局部微循环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于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的60名同龄健康者为对照组,然后将观察组治疗前后1周、2周、4周、8周、12周及对照组的血清骨代谢指标、骨愈合影响指标、局部微循环指标进行分别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4周、8周的骨代谢指标及骨愈合影响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2周、4周、8周、12周的局部微循环指标则均差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肢骨折患者治疗前后骨代谢与局部微循环指标的变化较大,应注意根据其变化进行针对性的干预。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对双钢板加植骨手术在胫骨上端严重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43例胫骨上端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所有入选患者均给予双钢板加植骨手术,经随访复查评价患者手术效果。结果根据Merchant等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17例(39.53%),良21例(48.84%),尚可4例(9.30%),差1例(2.33%),优良率为88.37%。结论胫骨上端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给予双钢板加植骨手术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