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29篇
  免费   1048篇
  国内免费   444篇
耳鼻咽喉   85篇
儿科学   87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604篇
口腔科学   107篇
临床医学   3769篇
内科学   880篇
皮肤病学   169篇
神经病学   219篇
特种医学   12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4525篇
综合类   8660篇
预防医学   1807篇
眼科学   70篇
药学   3495篇
  102篇
中国医学   2491篇
肿瘤学   223篇
  2024年   163篇
  2023年   601篇
  2022年   792篇
  2021年   1017篇
  2020年   919篇
  2019年   788篇
  2018年   272篇
  2017年   678篇
  2016年   698篇
  2015年   930篇
  2014年   1573篇
  2013年   1439篇
  2012年   1687篇
  2011年   1736篇
  2010年   1546篇
  2009年   1424篇
  2008年   1696篇
  2007年   1555篇
  2006年   1389篇
  2005年   1482篇
  2004年   1085篇
  2003年   948篇
  2002年   820篇
  2001年   729篇
  2000年   568篇
  1999年   456篇
  1998年   370篇
  1997年   284篇
  1996年   260篇
  1995年   207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目的探讨附带负压吸引材料的外固定钢板在四肢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2013年12月—2016年12月铜川市人民医院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100例,男性69例,女性31例;年龄21~61岁,平均38. 8岁;道路交通伤53例,碾压伤37例,高处坠落伤1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给予常规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B组给予附带负压吸引材料的外固定钢板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换药次数、创面感染发生率、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愈合优良率以及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B组换药次数[(2. 05±0. 61)次vs.(6. 46±1. 68)次]、创面感染发生率(6. 00%vs. 24. 00%)和创面愈合时间[(17. 42±2. 48) d vs.(26. 15±3. 05) d]、住院时间[(21. 75±2. 79) d vs.(28. 45±3. 48) d]、骨折愈合时间[(5. 98±0. 63)个月vs.(6. 74±0. 75)个月]明显低于A组,B组愈合优良率(96. 00%vs. 80. 00%)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和B组治疗后VAS评分[(1. 85±0. 35)分、(1. 02±0. 24)分]明显低于治疗前[(4. 62±0. 51)分、(4. 65±0. 53)分],但B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附带负压吸引材料的外固定钢板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可有效减少创面感染的发生,有利于缓解疼痛症状及提高创面、骨折愈合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62.
目的 探讨2013—2016年海口市第一八七医院四肢创伤性骨折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海口市第一八七医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四肢创伤性骨折住院患者384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病原菌感染的83例患者的资料,对其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8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8株,构成比为31.46%,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产气肠杆菌;革兰阳性菌61株,构成比为68.54%,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鸟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舒巴坦、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头孢曲松、头孢唑啉的耐药率为70.00%~100.00%;而对厄他培南、哌拉西林、丁胺卡那霉素、红霉素、亚胺硫霉素敏感.阴沟肠杆菌对亚胺硫霉素的耐药率为0.00%,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25.00%~100.00%.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均对氨苄西林、达福普丁、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呋喃妥因敏感,表皮葡萄球菌还对环丙沙星敏感,耐药率为0.00%;两者对青霉素均不具有耐药性,耐药率为100.00%.此外,两者对其他的抗菌药物耐性率均不达50.00%.结论 海口市第一八七医院四肢创伤性骨折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临床应结合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同时要重视加强细菌耐药性的检测.  相似文献   
963.
目的探究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11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6例。两组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对照组术后第3天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次,1次/年。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口服仙灵骨葆胶囊,3粒/次,2次/d,3个月为一个疗程,共服用2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治疗3、6个月时腰椎、股骨前端的骨密度、VAS评分和PINP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椎体后凸Cobb角及其恢复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14%、96.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腰椎、股骨前端骨密度均明显提高,VAS评分和PINP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腰椎、股骨前端骨密度高于对照组,治疗组VAS评分和PINP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椎体后凸Cobb角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椎体后凸Cobb角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椎体后凸Cobb角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增加患者骨密度,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促进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愈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4.
目的:体外实验评估不同次氯酸冲洗用于预防骨折感染的安全性及抗菌效果性方法:体外不同浓度次氯酸刺激小鼠L929和MC3T3细胞,检测细胞克隆形成、增殖及调亡情况评估次氯酸安全性。小鼠红细胞溶血实验评估次氯酸溶血风险。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增殖和抑菌圈实验评估次氯酸有效性及敏感细菌。结果:体外实验表明低浓度次氯酸对小鼠L929和MC3T3细胞的增殖无影响,小鼠红细胞溶血实验阴性。抗菌实验表明低浓度次氯酸具有与碘伏及双氧水类似的抑菌效果,但与其他消毒剂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本实验结果为低浓度次氯酸应用于临床治疗骨科感染提供体外研究数据。发现低浓度次氯酸安全性高,对革兰阳性菌引起的骨感染治疗效果好,是潜在的临床治疗感染性骨髓缺损、骨髓炎及开放性骨折的清创冲洗剂。  相似文献   
965.
腹腔开放能够减轻腹腔内压力,便于清除感染坏死组织,及时止血,及时发现肠外瘘等并发症,目前腹腔开放疗法已成为应用损害控制理念救治严重创伤、重度腹腔感染、腹腔间隙综合征的重要治疗手段。但腹腔开放仍有一些并发症,尤其是继发肠空气瘘,一旦发生肠空气瘘,则需要调整治疗思路,建议采用阶段性治疗策略,同时重视此过程中肠内营养的应用。  相似文献   
966.
目的本研究通过文献检索分析,评估维生素C在预防四肢创伤或围手术期发生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RPS)的有效性。方法用于文献检索的数据库有:Ovid EMBASE,Ovid MEDLINE,CINAHL,the Cochrane Databas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从中检索关于围手术期患者每日服用不少于500mg维生素CRPS发病率的文献。结果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所检索的文献进行筛选,选中5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其中1篇是关于足踝创伤或手术患者,另4篇是关于上肢创伤患者。所有5篇文献的研究均满足了除干预措施外的最小异质性(Tau~2=0.00)。最终Meta分析显示,在患肢受伤或手术后口服维生素C至少500mg,疗程50d,比值比(OR)为0.20[95%CI=(0.12,0.34)]。结论创伤或术后当天开始服用维生素C可以有效预防CRPS的发生。  相似文献   
967.
目的:分析对比DR与X线片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于收治的隐匿性骨折患者98例(112处),患者均采用相同体位进行X线片与DR摄影。观察对比DR与X线片对本组隐匿性骨折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 DR对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为82.14%,X线片为64.29%,DR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DR能量减影对于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高于传统X线片,其高品质的数字化影像与图像特点有效保证了骨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68.
目的探讨外侧锁定结合内侧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陈旧性AO-C2、3型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2-06—2014-12采用外侧锁定钢板结合内侧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14例股骨远端陈旧性C2、3型骨折。术后采用Merchan评定标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本组获随访平均17.5(12~24)个月,无骨不愈、钢板断裂及膝关节畸形发生。末次随访疗效按膝关节功能Merchan评分评定:优3例,良9例,可2例。结论外侧锁定解剖钢板结合内侧重建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陈旧性C2、3型骨折,固定可靠,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的短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69.
[目的]分析过伸体位复位联合Confidence高黏度椎体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5年2月来本院骨科就诊的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50例,共74个椎体,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观察组患者行过伸体位复位联合Confidence高黏度椎体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Cobb角和Oswesty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Cobb角改善幅度更大;观察组患者术后伤椎前缘和中线高度压缩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过伸体位复位联合Confidence高黏度椎体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骨水泥渗漏风险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7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6):1445-1448
[目的]探讨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发生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4年6月在本院行PKP术治疗的248例压缩性骨折患者病历资料。根据再骨折情况,分为再骨折组(29例)、未骨折组(217例)。对两组临床资料、手术情况、影像学资料等进行统计,对患者术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9例(11.7%)患者PKP术后发生了再骨折。单因素和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伤椎数、手术椎体数、骨密度、后凸角变化、前高变化、骨水泥渗漏是PKP术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易发生再骨折,年龄、伤椎数、手术椎体数、骨密度、后凸角变化、前高变化、骨水泥渗漏是PKP术后发生再骨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