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64篇
  免费   3329篇
  国内免费   2777篇
耳鼻咽喉   589篇
儿科学   677篇
妇产科学   429篇
基础医学   1688篇
口腔科学   423篇
临床医学   12651篇
内科学   7238篇
皮肤病学   1193篇
神经病学   685篇
特种医学   17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57篇
外科学   2139篇
综合类   20550篇
预防医学   7958篇
眼科学   415篇
药学   13987篇
  55篇
中国医学   7849篇
肿瘤学   1274篇
  2024年   288篇
  2023年   1205篇
  2022年   1194篇
  2021年   1564篇
  2020年   1432篇
  2019年   1397篇
  2018年   767篇
  2017年   1211篇
  2016年   1554篇
  2015年   1964篇
  2014年   3208篇
  2013年   3397篇
  2012年   4413篇
  2011年   4893篇
  2010年   4653篇
  2009年   4416篇
  2008年   4989篇
  2007年   4564篇
  2006年   4516篇
  2005年   4480篇
  2004年   3428篇
  2003年   3516篇
  2002年   2871篇
  2001年   2499篇
  2000年   1997篇
  1999年   1596篇
  1998年   1363篇
  1997年   1260篇
  1996年   1194篇
  1995年   1130篇
  1994年   962篇
  1993年   763篇
  1992年   594篇
  1991年   594篇
  1990年   486篇
  1989年   523篇
  1988年   239篇
  1987年   164篇
  1986年   144篇
  1985年   78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高校是典型的群居环境,如果存在传染源,极易引起校内传染病的流行甚至暴发.大学生学习生活接触密切,加之学业压力大等原因,高校学生已成为肺结核发病的高危人群,有报道显示,高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1-3].目前高校肺结核防控的重要手段就是尽早发现、隔离并治疗肺结核病人.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进一步研究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优势,为未来进一步提高结核病检出率奠定基础。方法 138例患者,分别接受结核菌素皮肤过敏试验与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核病的灵敏度、特异度;不同结核病患者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诊断准确率。结果 138例患者,病理确诊结核病42例,非结核病96例。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诊断结核病的灵敏度为85.71%(36/42)、特异度为90.63%(87/96),均高于结核菌素皮肤过敏试验的66.67%(28/42)、80.21%(77/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患者27例,肺外结核患者15例。肺外结核患者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诊断准确率为100.00%,高于肺结核患者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方法满足结核病临床诊断的需求,该诊断方法具有更高的阳性检出率,并且还具有操作步骤简单、结果精准等优点,能够减少误诊、漏诊等情况发生,为结核病的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奠定基础,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4.
在临床试验研究中涉及人体数据的研究时,应该在文中说明所采用的试验程序是否已经通过伦理审查委员会(单位或国家)的评估,并著录其审批文号;如果没有正式的伦理委员会,则应在文中描述该研究是否符合2013年修订的《赫尔辛基宣言》(www.wma.net/en/30publications/10policies/b3/index.html)的要求。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儿童直立倾斜试验(HUTT)阳性率,并且通过HUTT拟诊为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的晕厥患儿及拟诊为慢性直立不耐受的非晕厥患儿的疾病构成及疾病比例。方法将2007年8月至2015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心血管专业拟诊为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的患儿分为晕厥组,将拟诊为慢性直立不耐受的患儿列入非晕厥组,对患儿行HUTT。结果晕厥组HUTT阳性率为60.6%,非晕厥组HUTT阳性率为57.6%。晕厥组112例患儿,其中血管迷走性晕厥39例(39/112),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35例(35/112),直立性高血压13例(13/112),直立性低血压1例(1/112),直立不耐受8例(8/112),不明原因晕厥26例(26/112);非晕厥组109例患儿,其中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43例(43/109),血管迷走性晕厥22例(22/109),直立性高血压8例(8/109),直立性低血压4例(4/109),直立不耐受9例(9/109),诊断不明确30例(30/109)。结论 HUTT是诊断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及慢性直立不耐受的必要及有效方法。血管迷走性晕厥是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最常见疾病,慢性直立不耐受中最常见疾病为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辣木叶降脂保健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和总多糖含量为测评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选提取工艺;以成型率、吸湿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筛选颗粒辅料及配比。结果:最优提取工艺为15倍量45%乙醇,90℃水浴回流提取1次,每次2.5 h;成型辅料为可溶性淀粉(药料比1:0.5)和1%甜菊糖。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所制颗粒成型性和抗湿性良好。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肝脏恶性肿瘤介入前后肝储备功能评价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0 月确诊并治疗的 198 例恶性肝脏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 在所有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前,进行吲哚菁绿(ICG)清除率测试,获取所有患者的 ICG-R15 值水平。依据所有患者的 ICG-R15 值水平不同来进行分组:ICG-R15 值水平>30%,ICG-R15 值水平:10%~30%,ICG-R15 值水平<10%。并且在所有患者接受介入治疗之后进行肝脏功能损伤评估。结果 结论 ICG-R15 值水平能对恶性肝脏肿瘤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进行有效准确的评估,并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恶性肝脏肿瘤患者术后发生肝功能障碍及不全的风险。  相似文献   
28.
29.
<正>法洛四联症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严重类型,随着手术患者逐渐低龄化、复杂化,除了更多地关注手术的方法和技巧、术后监护技术等方面,术后患儿的全面康复和远期评估也逐渐得到重视。近日,由华西医院小儿先心学组主办,心脏大血管外科、心内科、小儿ICU、康复医学中心、麻醉科联合参与的"法洛四联症患儿心肺运动试验"专题讲座圆满结束。此次专题讲座分两期进行,分别于2月9日与2月16日晨7:30在心脏大血管外科示教室进行。来自康复医学中心心  相似文献   
30.
目的:系统评价沙利度胺(thalidomide,TLD)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s,PH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3期)、Web of Science(1986/2014-03)、Pub Med(1966/2014-03)、CNKI(1917/2014-03)、维普(1989/2014-03)、万方数据库(1998/2014-03),收集所有TLD联合TACE治疗PHC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员严格按照纳入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并参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要求,对选择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后,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 5.2软件对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生活质量KPS评分、不同年限生存率、甲胎蛋白的变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2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590例PHC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TLD联合TA C E组治疗P H C的总有效率(R R合并=1.29,95%C I:1.15-1.44)、疾病控制率(R R合并=1.27,95%CI:1.16-1.39)、生活质量KPS评分(MD合并=9.23,95%CI:6.90-11.55)、半年生存率(RR合并=1.10,95%C I:1.01-1.20)、1年生存率(RR合并=1.25,95%C I:1.13-1.39)、2年生存率(RR合并=1.45,95%CI:1.18-1.78)、3年生存率(R R合并=1.7 0,9 5%C I:1.1 6-2.5 0)、V E G F水平的变化(M D合并=-123.64,95%C I:-143.72--103.55)优于单纯T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在药物性皮疹发生率方面,TLD联合TACE组明显高于单纯T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4.50,95%CI:2.34-8.64,P0.00001);在减少消化系应发生率(RR=1.08,95%CI:0.93-1.25)、降低骨髓抑制发生率(RR=1.12,95%CI:0.82-1.52)、降低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方面(R R=1.00,95%C I:0.72-1.39),T L D联合TA C E组与单纯TA C E组相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目前研究显示,与单纯TACE疗法相比,TLD联合TACE治疗PHC在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生活质量KPS评分、半年生存率、1、2、3年生存率、降低V E G F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安全性方面,TLD联合TACE组在药物性皮疹发生率方面明显高于单纯TACE组,而在消化系反应、骨髓抑制率、肝功能异常方面与单纯TACE组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