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3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300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356篇
口腔科学   164篇
临床医学   501篇
内科学   133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68篇
特种医学   125篇
外科学   784篇
综合类   1609篇
预防医学   225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982篇
  8篇
中国医学   312篇
肿瘤学   22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258篇
  2013年   303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401篇
  2010年   335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335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271篇
  2005年   308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聚左旋乳酸可吸收肋骨钉治疗重症肋骨骨折患者的适应证,总结其应用经验。方法 2005年6月至2008年8月,我科对46例(男31例,女15例;年龄15~61岁,平均年龄38岁)合并多根多段肋骨骨折、连枷胸、大出血和胸内外复合伤患者行开胸手术治疗,根据骨折特点分类,用聚左旋乳酸可吸收肋骨钉固定骨折肋骨,同时处理相应的胸内外复合伤。结果围术期死亡1例,术后第3 d死于突发腹腔大出血。44例患者术后胸壁稳定,自主呼吸,排痰良好。随访45例,随访时间6个月~3年,随访期间有39例胸壁稳定,胸部X线片示:固定处无透明带,对位愈合良好;有4例患者出现可耐受的胸痛;7例患者有13处固定后肋骨移位,分别出现在3 cm劈裂或斜形骨折、老年皮质较薄、多发性肋软骨骨折和双侧肋骨骨折患者中。结论断面相对较整齐有移位的横形骨折、3 cm以内较短的劈裂或斜形骨折、合并线性胸骨骨折是采用可吸收肋骨钉固定骨折肋骨首选的适应证;对粉碎性骨折和3 cm较长的劈裂斜形骨折,不宜采用;软骨部、老年骨皮质较薄骨折应慎重选用。  相似文献   
62.
我院从2005年7月采用国产超高分子聚-DL-乳酸(PDLLA)可吸收螺钉治疗松质骨骨折及关节部位骨折2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63.
掌指骨粉碎性骨折在手外伤中十分常见,复位不佳的治疗往往容易导致手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工作。掌指骨粉碎性骨折治疗上,以往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遗留  相似文献   
64.
关节镜下可吸收交叉钉固定腘绳肌腱重建前十字韧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在关节镜下腘绳肌腱移植重建前十字韧带并利用可吸收交叉钉固定的方法,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共治疗31例前十字韧带断裂患者。男18例,女13例;年龄19-51岁,平均34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5例,日常生活及运动损伤16例。病程为5d~36个月。合并半月板损伤12例,合并内侧副韧带Ⅰ、Ⅱ度损伤6例,Ⅲ度损伤3例,均为新鲜损伤。合并后十字韧带断裂6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8个月,观察此固定方法的可靠性和疗效。以Lyscholm评分和KT-2000评价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结果26例患者获得随访,所有患者均无伸膝受限,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均〉120°。屈膝90°时前抽屉试验均阴性;Lachman试验强阳性1例,阳性4例,阴性21例;膝关节功能Lyscholm评分为(94.6±4.2)分。KT-2000检查结果:25例双膝差距为0-4.0mm,平均2.4mm,1例患者关节不稳定,双膝差距5.5mm。结论可吸收交叉钉固定可为关节镜下腘绳肌腱移植重建前十字韧带提供早期的初始稳定性和后期的生物稳定性,是一种可靠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65.
可吸收螺钉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应用选择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比较可吸收螺钉与传统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的有关问题,探讨可吸收螺钉在髌骨骨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聚-DL-乳酸(poly-DL-lacticacid,PDLLA)自膨胀可吸收螺钉治疗髌骨骨折组94例,男53例,女41例;平均40.5岁,平均随访时间32周。传统克氏针张力带钢丝组90例,男47例,女43例;平均38.5岁,平均随访时间30周。2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比较术后2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8周时膝关节屈曲角度、与健侧相比关节活动丧失角度,2组手术时间,一次性住院费用和并发症等问题。[结果]通过随访,可吸收螺钉组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0±2.0)周,术后8周膝关节屈曲角度平均为115°±10°、与健侧相比关节活动丧失10°±6.8°,手术时间平均60 min,无1例并发症;传统克氏针张力带钢丝组临床愈合时间(12±2.0)周,术后8周膝关节屈曲角度平均105°±8°、与健侧相比关节活动丧失15°±6°,手术时间平均55 min、一次住院费用平均9 430±1 000元,其中6例克氏针滑出并针眼感染、2例克氏针钢丝断裂、3例再次手术见张力带钢丝松动骨折移位愈合、1例髌骨骨质受损行石膏托固定。[结论]PDLLA自膨胀可吸收螺钉治疗髌骨骨折相比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法,具有髌骨周围软组织刺激症状少、内固定更稳定的优点。临床愈合时间相对较短,关节功能恢复更理想,病程中住院费用低,无并发症,且无需2次取出内固定,是一种值得推广和进一步探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可吸收内固定材料治疗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可吸收内固定螺钉或棒结合可吸收缝线治疗开放性骨折25例。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68个月,平均35个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2周。术后根据X线片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定疗效,优18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为96%。结论可吸收材料用于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或作为辅助内固定方法,并无增加感染机会,可取得较理想的疗效,具有无需二期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的优点。  相似文献   
67.
后内侧入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膝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入路和固定方法。方法自2002年10月至2006年9月应用膝后内侧入路对16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行复位,14例用可吸收螺钉固定。2例用钢丝固定。结果手术时间30-50in,几乎无出血。所有病例随访4~36个月,平均18个月,优10例。良3例,可1例。差2例。结论后内侧入路用可吸收螺钉固定是治疗单纯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儿童颅骨缺损的临床治疗方法 及修补材料. 方法 对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外科自2002年至2006年收治的4例颅骨缺损患儿以人工可吸收材料(乳酸聚合物)及羟基磷灰石联合应用于颅骨修补. 结果经3年随访,4例病例中3例成功,1例失败. 结论 以可吸收材料及羟基磷灰石骨联合修补儿童颅骨缺损,可较好的解决修补材料影响儿童颅骨发育的问题,可成为治疗儿童颅骨缺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9.
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多由高处坠落伤等高能量损伤引起,对关节内移位的跟骨骨折多需要采取手术治疗,由于局部软组织覆盖薄、血运较差,常常引起皮肤坏死、感染等严重的软组织并发症,为骨科治疗的难点.本科自2007年3月~2010年9月,采用经跟腱旁入路,可吸收钉、硫酸钙骨水泥等可吸收材料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39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不同的灭菌方法对聚羟基丁酸酯(PHB)可吸收缝线的降解性和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聚羟基丁酸酯(PHB)可吸收缝线进行酒精浸泡、环氧乙烷、紫外线照射三种方法进行灭菌处理后,用细菌培养检测灭菌效果,用粘度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从而观察缝线的降解性,用拉伸试验测定缝线的力学特性。结果:①酒精浸泡灭菌组有10%检出细菌,环氧乙烷及紫外线灭菌组未检出细菌;②紫外线照射灭菌和酒精浸泡灭菌组可使缝线黏度下降并具有显著性差异,环氧乙烷对缝线黏度下降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③经酒精和紫外线灭菌后缝线的断裂强度降低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经环氧乙烷灭菌后缝线的断裂强度降低无显著性差异。经紫外线灭菌后缝线的断裂伸长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经酒精和环氧乙烷灭菌后缝线的断裂伸长率无明显降低。结论:环氧乙烷灭菌对PHB可吸收缝线的降解性和力学特性影响较小,是PHB可吸收缝线较理想的灭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