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128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52篇
  1篇
中国医学   6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弹簧器悬吊法治疗老年压缩性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汉华 《中医正骨》1999,11(3):22-22
对于老年胸腰椎屈曲型骨折目前主要应用骨折处垫高的方法治疗。自1985~1995年我院采用弹簧拉力器悬吊法治疗该损伤56例,临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6例中,男26例,女30例;年龄最小49岁,最大76岁,其中55岁以下9例,56岁以上4...  相似文献   
112.
在脊柱骨折中 ,胸腰段是好发部位 ,临床发生率较高 ,对日常生活和工作影响较大。如何提高治愈率 ,减少腰背痛等后遗症的发生 ,成为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关键问题[1]。自1997年以来 ,我们对56例单纯性稳定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早期垫枕静卧 ,适时功能锻炼以及痛点分理揉按和药物外敷等综合治疗 ,效果满意 ,现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56例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男性30例 ,女性26例 ;年龄最小20岁 ,最大74岁 ,平均46 5岁 ;病程最短20min ,最长3天 ,平均1 6天 ;平地滑倒致伤14例 ,车祸撞击致伤…  相似文献   
113.
114.
《陕西中医》2015,(11):1483-1485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腰痛症状改善不明显患者采用中药身痛逐瘀汤内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给予身痛逐瘀汤水煎内服,1d1剂,分两次服用,10d为1个疗程。对照组30例,给予碳酸钙D3片口服,1次1片,1d2次。分别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的采用目测类比(VAS)评分、(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以及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骨密度测量结果。结果:治疗组33例接受治疗的患者完成治疗后,疼痛、生活质量及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结论:身痛逐瘀汤内服在治疗椎体压缩骨折PKP术后残余痛方面疗效确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5.
我科2004年10月—2008年3月使用椎体成形术(PVP),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椎体成形术(SKY)二种方法治疗31例(40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讨双“C”型臂X线机联合监视在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9月至2017年9月在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椎体成形术治疗的11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双臂组(63例)和单臂组(50例)。双臂组采用双“C”臂X线机联合监视,单臂组采用单“C”臂X线机监视。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曝光次数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单臂组手术时间和曝光次数分别为(43.27±4.73)min、(15.00±1.38)次,双臂组分别为(36.45±6.24)min、(11.13±2.33)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臂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18.0%,双臂组为1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双“C”臂X线机联合监视应用于行椎体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放射线暴露,节约人力成本,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发生延迟愈合的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9年1月—2020年12月接受PVP治疗且术后未发生延迟愈合的62例老年OVCF患者(未发生组),以及同期接受PVP治疗且术后发生延迟愈合的62例老年OVCF患者(发生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影像学指标和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老年OVCF患者PVP术后发生延迟愈合的影响因素。结果 发生组的存在椎体裂隙征比例、伤椎高度恢复率和脱氧吡啶酚(DPD)水平高于未发生组,骨密度T值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低于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椎体裂隙征[比值比(OR)为8.622,95%置信区间(CI)为1.540~48.264]、伤椎高度恢复率高(OR为1.184,95% CI为1.069~1.311)、骨密度T值低(OR为0.009,95% CI为0.000~0.211)、DPD水平高(OR为1.031,95% CI为1.001~1.062)、IGF-1水平低(OR为0.936,95% CI为0.898~0.975)是老年OVCF患者PVP术后发生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OVCF患者PVP术后发生延迟愈合可能与存在椎体裂隙征、骨密度T值低、伤椎高度恢复率高、DPD过高及IGF-1过低有关。重视伴有上述因素的老年OVCF患者PVP术后的早期评估及合理干预,可能对促进良性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8.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1]。但是,随着该项技术的开展,许多因骨水泥分布不均导致的并发症也随之产生,如再骨折、邻近椎体骨折甚至脊柱侧凸等[2-3]。因此,如何改进技术,使骨水泥在椎体内平衡分布,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濮阳市油田总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采用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PCVP)和PVP治疗OVCF患者175例,本研究通过分析术中骨水泥用量及术后分布状态,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9.
老年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老年人骨质疏松脊椎压缩性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探讨治疗方法选择在老年人骨质疏松脊椎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2002年2月至2005年10月分别接受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组)、开放手术(开放手术组)及经皮椎体成形术微创手术(微创手术组)的72例骨质疏松脊椎压缩性骨折的老年患者,比较3组的住院治疗时间、治疗后疼痛缓解时间、治疗后运动功能恢复程度及治疗并发症等.结果 保守治疗组、开放手术组及微创手术组住院时间分别为(52.1±14.4)d、(23.4±6.3)及(5.6±2.2)d,疼痛缓解时间分别为(16.9±3.7)d、(6.6±2.0)及(1.1±0.3)d,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2.4±0.9)、(1.7±0.7)及(1.7±0.7)分.3组比较,保守治疗组住院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长,运动功能差,并发症多(P<0.01);微创手术组与保守治疗组、开放手术组比较,住院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短,运动功能好,并发症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人骨质疏松脊椎压缩骨折保守治疗时间长,并发症多;开放手术治疗创伤大且内固定相对困难;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简单、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要严格的选择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在中上部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30例33个胸椎体(T4~8)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PVP治疗方法与疗效。结果:患者均采取俯卧位、右侧单侧穿刺,椎弓根外侧入路,以肋横突关节为进针支点,一次性穿刺成功率88%。骨水泥量2~4 m L,平均(3.2±1.2)m L;手术耗时20~55 min,平均(39.0±2.4)min;曝光时间48~104 s,平均(58.3±3.1)s。临床显效时间:手术即刻至72 h;总有效率100%,无并发症发生,随访无复发。结论:PVP治疗中上部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选用斜面穿刺针,采用经肋横突关节间隙的椎弓根外侧入路安全性高,效疗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