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322篇
  免费   4015篇
  国内免费   4902篇
耳鼻咽喉   392篇
儿科学   890篇
妇产科学   833篇
基础医学   4888篇
口腔科学   721篇
临床医学   17789篇
内科学   8495篇
皮肤病学   350篇
神经病学   3801篇
特种医学   60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9篇
外科学   16082篇
综合类   29207篇
预防医学   4093篇
眼科学   1925篇
药学   9239篇
  178篇
中国医学   4074篇
肿瘤学   3113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903篇
  2023年   1876篇
  2022年   2149篇
  2021年   2940篇
  2020年   2521篇
  2019年   1890篇
  2018年   911篇
  2017年   1622篇
  2016年   1987篇
  2015年   2376篇
  2014年   3956篇
  2013年   4304篇
  2012年   5657篇
  2011年   6617篇
  2010年   6097篇
  2009年   6112篇
  2008年   6877篇
  2007年   6708篇
  2006年   6334篇
  2005年   6425篇
  2004年   5072篇
  2003年   4682篇
  2002年   3966篇
  2001年   3477篇
  2000年   2685篇
  1999年   2267篇
  1998年   1994篇
  1997年   1714篇
  1996年   1587篇
  1995年   1394篇
  1994年   1193篇
  1993年   792篇
  1992年   759篇
  1991年   703篇
  1990年   577篇
  1989年   537篇
  1988年   167篇
  1987年   140篇
  1986年   116篇
  1985年   93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似文献   
92.
益气聪明汤合针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9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益气聪明汤合针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0例采用益气聪明汤加减合针灸治疗,疗程1~2周;对照组70例采用西比灵胶囊10mg,每晚1次口服,疗程10~14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3%,对照组81.4%,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益气聪明汤加减合针灸治疗该症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93.
骨缺损修复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目的通过引导性骨再生和组织工程软骨移植研究长骨骨缺损的修复机制。方法实验组在几丁质纤维载体上增殖21d的新生兔关节-干骺端复合物的软骨细胞(含载体)被装入硅胶管内,移植到成年兔桡骨干1cm的缺损上,对照组骨缺损处仅套接空套管。结果实验组术后4周时3例移植的软骨细胞在骨缺损内均形成软骨样组织,术后16周时9例中仅2例缺损愈合。对照组术后16周时9例(空套管)均骨性愈合。新生兔四肢关节-干骺端软骨细胞移植到同种成年兔桡骨缺损区后未修复骨缺损,未再现软骨内化骨过程。同时移植物可能因为占据空间、防止骨髓的成骨成分进入等原因中断了骨缺损修复过程。结论骨缺损的修复可能是先由骨膜增生形成成骨空间,然后由骨髓成分成骨,也就是一个在骨膜保护下的骨髓作用为主的天然的引导性骨再生过程。  相似文献   
94.
95.
背景和目的 高压氧作为一种有吸引力的手段已被频繁地用于脑缺血的治疗。然而,由于以往所用脑缺血模型和高压氧治疗方案的不同。得到的结果亦有不同。甚至互相矛盾。本研究对单次高压氧治疗大鼠短暂或永久性局灶缺血这两种急性脑缺血模型的效果进行了再评定,并通过对这两种缺血模型的比较来探索可能的治疗窗。方法采用腔内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在短暂或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梗死后不同的时间点(3,6,或12h)应用单次的高压氧治疗(3个绝对大气压,60min),并观察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口腔黏膜用于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创面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46例(74眼),其中男28例(45眼),女18例(29眼),年龄36-67岁,均为静止期初发翼状胬肉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37眼,对照组23例37眼,其中实验组为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创面移植口腔黏膜,对照组为单纯胬肉切除术。结果:术后3个月复查,实验组复发率为5.4%,对照组复发率为35.1%。术后6个月复查,实验组复发率为10.8%,对照组复发率为45.9%。术后1年复查,实验组复发率为18.9%,对照组复发率56.8%。结论:口腔黏膜应用于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的创面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能有效避免或减少翼状胬肉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97.
<正>口底缺损修复的目的主要是保持舌的活动度,以恢复其语言和吞咽功能。由于口底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口底缺损很难通过直接拉拢缝合来关闭伤口。植皮修复也会由于后期的瘢痕挛缩而影响舌的功能运动,舌瓣修复会大大影响舌的活动度,胸大肌皮瓣或背阔肌皮瓣的体积过大,现在已很少被采用。因此,要根据口底缺损大小和病人全身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游离、带蒂或局部组织瓣移植修复。本文就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8.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一种改良外科技术1年后的有效性及术后组织的稳定性。这种手术是在增量的下颌骨中植入种植体并对其周围角化龈进行扩增。材料和方法:结合牙槽嵴增量术,在下颌骨中植入种植体,通过游离龈移植术{FGGs)扩展不足的颊侧角化龈(BKT).局部角化龈(KLG)转至向舌侧方向。第一组,种植体植入与牙槽嵴增高术同时进行.游离龈移植术是在二期暴露种植体时进行。第二组.先行牙槽嵴增量术,在种植体植入时同期完成FGGs。KLG和FGG以及BKT和LKT(舌侧角化龈)宽度测量在软组织移植以后4周、3个月、1年后进行。结果:70个种植体(第一组46个,第二组24个)被植入29名患者,其平均年龄54.4岁。KLG的术前平均宽度为2.90mm(第一组是3.00mm,第二组是2.75mm).FGG的平均宽度第一组为460mm,第二组为470mm。第一组BKT的平均宽度在1年后为3.70mm。相比之下,二号组BKT在1年以后的平均宽度为330mm。全部结果显示在1年后BKT的长度为3.50mm。LKT术后1年时在第一组(0.35mm)的萎缩量明显多于第二组(005mm)。结论:采用与牙槽嵴增量术相结合的本改良外科手术可以使种植体周扩增的角化龈在1年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经济有效的治疗放射性颌骨坏死(RONJ)的手术方式。方法77例RONJ根据颌骨坏死的范围、软组织条件选择不同治疗方式。方案1:骨坏死范围局限,牙龈及周围软组织无明显炎症的采用局部刮治或方块切除术;方案2:骨坏死范围较大、周围软组织炎症明显和(或)伴有明显纤维化的病例在控制炎症后,扩大切除同时行血管化游离复合组织瓣修复。结果21例采用方案1,其中15例一期愈合、6例行二次刮治或方块切除;56例采用方案2,其中软组织条件较好的30例,22例一期愈合,5例延期愈合,3例发生骨组织瓣血管危象,经探查和再吻合后1例正常愈合,2例仍发生组织瓣坏死;软组织炎症明显或伴有局部组织明显纤维化26例中,7例出现骨组织瓣血管危象,探查和再吻合后5例正常,2例出现骨坏死,9例一期愈合,15例局部出现不同程度软组织感染坏死,延期愈合。结论局限性放射性颌骨坏死可采用刮治或方块切除;骨坏死范围较大、软组织条件较好的采用血管化游离组织瓣进行修复;软组织纤维化明显的失败率较高,临床使用时应综合多方因素考虑。  相似文献   
100.
胎儿脊髓加蒂网膜移植手术是为全性截瘫患者施行的手术,也是当前我院新开展的手术。我院于1992年1月至6月为7例脊髓外伤性全瘫患者行上述两种移植同时进行的方法,使卧床半年之久的病人重新站起来,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