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68篇
  免费   1767篇
  国内免费   1167篇
耳鼻咽喉   95篇
儿科学   155篇
妇产科学   161篇
基础医学   1437篇
口腔科学   461篇
临床医学   4281篇
内科学   2163篇
皮肤病学   506篇
神经病学   377篇
特种医学   10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2576篇
综合类   9124篇
预防医学   2648篇
眼科学   721篇
药学   4370篇
  76篇
中国医学   5383篇
肿瘤学   999篇
  2024年   342篇
  2023年   1226篇
  2022年   1178篇
  2021年   1250篇
  2020年   1168篇
  2019年   1129篇
  2018年   507篇
  2017年   997篇
  2016年   1063篇
  2015年   1192篇
  2014年   1773篇
  2013年   1664篇
  2012年   1939篇
  2011年   2068篇
  2010年   1922篇
  2009年   1795篇
  2008年   2162篇
  2007年   1799篇
  2006年   1716篇
  2005年   1759篇
  2004年   1421篇
  2003年   1255篇
  2002年   937篇
  2001年   851篇
  2000年   650篇
  1999年   505篇
  1998年   412篇
  1997年   376篇
  1996年   296篇
  1995年   250篇
  1994年   223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49篇
  1991年   122篇
  1990年   109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71.
972.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临睡前给予艾斯唑仑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共治疗3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艾司唑仑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症效果良好,标本兼治,副作用小,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可行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73.
目的 证实去泛素化酶USP22参与雌激素受体α(ERα)介导的基因转录调控进而在血管钙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方法 将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分别接种于正常培养基、含1.25 mmol/L CAL、2.5 mmol/L CAL、5 mmol/L CAL的培养基中培养0、3、7、9天。用1%/2%茜素红染色,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钙化情况;在5 mmol/L CAL条件下培养0、3、7、9天,Western blot实验检测钙化相关蛋白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核因子κB的受体激活剂配体(RANKL)、环氧合酶2(COX-2)、vitk依赖的分泌性蛋白(Gas6)、ERα的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在hASMC中,USP22是否参与ERα介导的基因转录调控;过表达USP22,Western blot实验检测钙化相关因子BMP-2、RANKL、COX-2、Gas6和ERα的蛋白表达。结果 在1.25 mmol/L CAL条件下培养到第9天,hASMC有明显的钙沉积;在2.5 mmol/L CAL、5 mmol/L CAL条件下培养到第7天hASMC出现钙沉积,第9天有明显钙沉积。hASMC在5 mmol/L CAL培养条件下,RANKL、BMP-2、USP22蛋白表达增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结果表明,在hASMC中USP22抑制ERα介导的基因转录调控;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USP22,ERα的下游基因Gas6蛋白表达减少。结论 在5 mmol/L CAL培养的条件下,hASMC钙化模型建立成功;USP22可能通过抑制ERα介导的下游基因Gas6的基因转录进而促进hASMC钙化。  相似文献   
974.
目的分析集束化干预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临床效果,为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术后感染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医院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1 28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3年1-12月收治的8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1-6月收治的44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集束化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20例,感染率为4.52%,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65例,感染率为7.67%,两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年龄≥60岁、留置引流管医院感染率分别为1.58%、3.17%,对照组患者分别为3.66%、5.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为(4.68±1.33)、(9.25±4.31)d,对照组分别为(7.17±2.09)、(12.76±5.4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给予集束化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同时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和引流管留置时间,且减少了高风险患者医院感染发生,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975.
目的利用量化质量控制的手段,建立分级量化管理指标体系,使用警戒值和阈值对比临床科室的量化考核情况,实现对临床科室医院感染质量的警示和调控。方法该研究引入量化质量控制和预警化管理理念,通过专家咨询法,于2012-2013年建立医院感染管理三级量化考核指标体系;通过实证研究,设计出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的警戒值和阈值,并利用该预警体制对医院2014年各临床科室进行考核评价,最终实现医院感染的预警化管理。结果建立三级量化指标考核体系,共计5个项目26个指标,将26个指标分成关键指标、重要指标以及一般指标;根据计算得出9个临床科室2012-2013年医院感染考核得分的月平均值在75~87分,总体均值为81.46分;质量控制平均警戒值为75.48分,质量控制平均阈值为73.59分;医院利用该警戒值和阈值对2014年各临床科室进行考核评价,及时发现并控制一起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结论利用量化质量控制的手段,可以对各科室医院感染质量及时予以警示和调控,预警化管理方式是医院感染风险管理的最佳表现模式。  相似文献   
976.
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方案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为临床预防VAP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医院治疗的24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方案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VAP发生率、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血气分析及痰病原学检查结果。结果试验组患者VAP发生率为1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心率(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干预后PaO2、PCO2、HR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PaO2、PCO2水平分别为(87.28±13.44)(44.37±7.62)mm Hg,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32±12.11)(63.21±9.82)mm Hg,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深部痰培养中检出病原菌51株,显著低于对照组检出的398株(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方案可有效预防VAP的发生,降低患者感染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77.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ICU人工气道病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ICU建立人工气道患者120例,其中62例作为实验组实行集束化护理干预,58例作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然后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缩短了人工气道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时间,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978.
老年人消化不良是最常见的症状,但是如何正确用药,许多人还是概念模糊。实际上,消化不良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老年人胃肠动力减弱使胃内食物排空减慢导致消化不良,称为机械性消化不良。另一类则是由于各种肝胆胰等消化腺分泌的胆汁、消化酶不足而引起的消化不良,称为化学性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979.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临床常见的动力障碍性疾病,国内据北京、上海两地普查,估计人群发病率约5.77%。GERD除了可累及消化道外,还可累及口腔、咽喉、肺等多个部位,近年来,GERD对呼吸系统的损害更引起了许多学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980.
CRF与应激相关的胃肠动力和内脏感觉改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orticotropin releasing factor,CRF)的主要作用为促进腺垂体合成与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其与内分泌、神经化学、行为等多种生理反应有关,因而不难解释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的CRF神经元是异质性的。分泌CRF的神经元主要分布在下丘脑室旁核,其轴突多投射到正中隆起。在下丘脑以外部位,如杏仁核、海马、中脑以及松果体、胃肠、胰腺、肾上腺、胎盘等处组织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