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34篇
  免费   1773篇
  国内免费   1168篇
耳鼻咽喉   95篇
儿科学   156篇
妇产科学   162篇
基础医学   1442篇
口腔科学   462篇
临床医学   4348篇
内科学   2202篇
皮肤病学   515篇
神经病学   381篇
特种医学   10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2615篇
综合类   9189篇
预防医学   2672篇
眼科学   727篇
药学   4413篇
  81篇
中国医学   5435篇
肿瘤学   1008篇
  2024年   351篇
  2023年   1226篇
  2022年   1427篇
  2021年   1381篇
  2020年   1168篇
  2019年   1129篇
  2018年   507篇
  2017年   997篇
  2016年   1063篇
  2015年   1192篇
  2014年   1773篇
  2013年   1664篇
  2012年   1939篇
  2011年   2068篇
  2010年   1922篇
  2009年   1795篇
  2008年   2158篇
  2007年   1786篇
  2006年   1717篇
  2005年   1759篇
  2004年   1421篇
  2003年   1255篇
  2002年   937篇
  2001年   851篇
  2000年   650篇
  1999年   505篇
  1998年   412篇
  1997年   376篇
  1996年   296篇
  1995年   250篇
  1994年   223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49篇
  1991年   122篇
  1990年   109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目的:探讨儿童常见上消化道溃疡的临床与胃镜特征。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该院近5年101例儿童上消化道溃疡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胃镜检查和幽门螺杆菌(Hp)快速尿素酶试验。收集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病史、体征、家族史、胃镜检查、Hp检测等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Hp相关性溃疡好发于6岁以上儿童,多起病隐匿,病程长,常有反复腹部隐痛,且饥饿时或夜间易发,胃镜下常见十二指肠球部单发溃疡合并黏膜结节或疣状隆起;药物相关性溃疡主要发生在6岁以下儿童,多起病急,病程短,呕血及便血常见,胃镜下主要表现为胃部多发溃疡。与PU相比,过敏性紫癜继发性溃疡多表现为无规律性脐周或下腹剧烈疼痛,便血多见,腹部压痛部位不固定,镜下主要表现为胃、十二指肠多发溃疡,常伴弥漫性黏膜糜烂和出血。结论3种儿童常见上消化道溃疡的临床及胃镜表现各有特点,可为儿童上消化道溃疡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电子胃镜是诊断儿童上消化道溃疡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22.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根据实际情况,52例患者用动力髋螺钉方法,43例患者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方法,37例患者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方法;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恢复以及随访经过。结果:3组患者手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为18个月。髓内钉手术患者的术中、术后疗效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5);疗效优良率3组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3种手术方法均可有效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髓内钉法综合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923.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0例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超声心动图对其实施多切面扫描,获取其心结构、形态与血流信号。结果:6例为右心室受累,54例为左心室受累,病变部位均位于心尖部;其中12例合并下壁,10例合并侧壁。结论: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有明显特征性,是诊断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一种可靠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2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PIC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49例PICC置管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165例PICC置管患者实施传统护理,观察在两种不同护理下患者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组在全身不良反应、血栓形成及堵管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集束化护理组在PICC带管患者维护中有显著优势,能降低PICC留置期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25.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分为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组、恩替卡韦组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组,每组40例。根据分组安排,患者接受皮下注射1μg/kg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 ,每周1次,或者口服0.5 mg/d的恩替卡韦,连续治疗48周。观察3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及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 )的水平,以及HBV‐DNA和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及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组患者的ALT、AST和GGT明显低于其他两组,HBV‐DNA和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及有效率也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26.
通过分子设计的构思,仅通过两步大分子反应,便实现了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PI)在交联聚苯乙烯(CPS)微球表面的同步合成与固载,并制得了非均相催化剂微球CPS-NHPI。以氯化偏苯三酸酐(TMAC)为试剂、Lewis酸为催化剂,通过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先将邻苯二甲酸酐(PA)基团键合在CPS微球表面,得到改性微球CPS-PA;再与盐酸羟胺进行酰亚胺反应,制备出固载有NHPI基团的非均相催化剂微球CPS-NHPI。重点研究了CPS微球表面发生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的影响因素。采用红外光谱(FT-IR)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微球CPS-NHPI进行表征,将微球CPS-NHPI分别用于分子氧氧化乙苯及环己烷两种烃类物质的氧化过程,初步考察了该微球的催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微球CPS与TMAC之间的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适宜的溶剂为氯仿与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混合溶剂(氯仿与DMAC的体积比为7:3),适宜的Lewis酸催化剂为SnCl4。初步探索实验表明,催化剂微球CPS-NHPI与Co(OAc)2 所构成的共催化体系,在分子氧氧化乙苯及环己烷的催化氧化过程中,都表现出了良好的催化活性,温和条件下,反应35 h时乙苯氧化为苯乙酮的转化率可达37%,反应30 h时环己烷氧化为环己酮的转化率可达21%。  相似文献   
927.
目的探讨高频电离子联合艾拉光动力治疗男性复发性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2012年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2例男性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高频电离子治疗,试验组患者实施高频电离子联合艾拉光动力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复发率同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男性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采用高频电离子联合艾拉光动力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28.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西方国家50岁以上老年人最主要的致盲原因,根据其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可分为两种类型:萎缩型和渗出型。萎缩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目前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而针对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已有各种治疗方案涌现于临床,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和局限性,其中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出现是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一场革命,大大降低了由其导致的视力损伤的发生率。本文即对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29.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伴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ED)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确诊为渗出型AMD伴浆液性PED并行IVR治疗的23例患者23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采用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检测结果转换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记录;并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测量PED高度、PED容积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患眼平均logMAR BCVA为0.77±0.39,平均PED高度为(357.2±171.9) μm,平均PED容积为(0.741±1.012) mm3,平均CFT为(317.9±73.8)μm.治疗方法为手术室无菌条件下常规玻璃体腔注射10 mg/ml的雷珠单抗0.05 ml(含雷珠单抗0.5 mg),每一个月注射1次,连续注射3次,此后根据随访情况按需注射.以末次治疗后6个月为疗效判定时间点,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眼BCVA、PED高度、PED容积及CFT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眼平均logMAR BCVA为0.61±0.27,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1,P<0.05).23只眼中,视力提高17只眼,视力稳定4只眼,视力下降2只眼.治疗后患眼平均PED高度为(247.7±171.7)μm,平均PED容积为(0.337±0.498) mm3,平均CFT为(302.5±89.3) μm.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眼平均PED高度、平均PED容积均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2、2.502,P<0.05);平均CFT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7,P>0.05).所有患者在随访期内均未发生眼内炎、葡萄膜炎等眼部不良反应.结论 IVR能安全有效地治疗伴有浆液性PED的渗出型AMD,提高患者视力,降低PED高度,减小PED容积.  相似文献   
930.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重复注射雷珠单抗对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患眼脉络膜厚度(CT)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开放性无对照研究.临床确诊的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者31例31只眼(AMD组)以及病理性近视CNV患者33例33只眼(病理性近视组)纳入研究.所有患眼行玻璃体腔注射10 mg/ml的雷珠单抗0.05 ml(含雷珠单抗0.5 mg)治疗,之后每一个月随访1次,共随访6个月.AMD组、病理性近视组患眼平均注射次数分别为(4.23±1.33)、(2.27±0.88)次.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采用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的增强深度成像技术测量患眼中心凹下CT.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眼的CT变化.分析末次随访时CT降低值与注射次数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后l、3、6个月,AMD组患眼平均CT较治疗前分别降低了(9.68±11.02)、(12.58±11.04)、(13.84±11.67) μm.AMD组患眼治疗后1、3、6个月平均C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9、6.34、6.60,P<0.001).病理性近视组患眼平均CT分别为(81.09±63.20)、(79.52±63.64)、(79.88±62.46) μm,较治疗前分别降低了(2.06±10.92)、(3.64±8.78)、(3.27±7.20)μm.病理性近视组患眼治疗后1个月平均C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8,P=0.287);治疗后3、6个月平均C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8、2.61,P=0.024、0.014).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MD组、病理性近视组患眼末次随访时CT降低值与注射次数均无相关性(r=0.04、0.30,P=0.815、0.099).结论 玻璃体腔重复注射雷珠单抗会引起渗出型AMD及病理性近视CNV患眼的CT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