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15篇
  免费   4399篇
  国内免费   901篇
耳鼻咽喉   61篇
儿科学   43篇
妇产科学   109篇
基础医学   445篇
口腔科学   157篇
临床医学   2789篇
内科学   1671篇
皮肤病学   300篇
神经病学   106篇
特种医学   3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136篇
综合类   12563篇
预防医学   2245篇
眼科学   138篇
药学   4429篇
  67篇
中国医学   40168篇
肿瘤学   171篇
  2024年   703篇
  2023年   2269篇
  2022年   1951篇
  2021年   2411篇
  2020年   2004篇
  2019年   2105篇
  2018年   1005篇
  2017年   1975篇
  2016年   2075篇
  2015年   2298篇
  2014年   3663篇
  2013年   2981篇
  2012年   3700篇
  2011年   3739篇
  2010年   3491篇
  2009年   3019篇
  2008年   3422篇
  2007年   2993篇
  2006年   2821篇
  2005年   2812篇
  2004年   2291篇
  2003年   2138篇
  2002年   1731篇
  2001年   1597篇
  2000年   1244篇
  1999年   1043篇
  1998年   934篇
  1997年   854篇
  1996年   768篇
  1995年   724篇
  1994年   535篇
  1993年   396篇
  1992年   283篇
  1991年   273篇
  1990年   182篇
  1989年   204篇
  1988年   98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笔者自 1999年 6月~ 2 0 0 3年 1月用血府逐淤汤加减治疗偏头痛 2 4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共 4 2例 ,其中治疗组 2 4例 ,对照组 18例。治疗组男 7例 ,女 17例 ;病程最长 2 5年 ,最短半年 ;年龄 17~ 5 9岁 ;典型偏头痛 11例 ,普通型 10例 ,特殊型 3例。对照组男 6例 ,女 12例 ;病程最长 19年 ,最短 3个月 ;年龄 2 1~ 6 2岁 ;典型偏头痛 8例 ,普通型 8例 ,特殊型 2例。诊断标准依据人民卫生出版社《神经病学》第 4版。2 治疗方法治疗组 :治以活血通络 ,祛风止痛。方用血府逐淤汤加减。川芎、川牛膝各 15 g,当归 10 g,桃仁…  相似文献   
962.
中药外洗方治疗外伤瘀血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肢创伤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外伤性疾病。患者经夹板或石膏托固定处理后 ,四肢往往出现瘀血红肿等症状。我院骨伤科经长期临床实践采用自拟协定处方“四肢外洗方”配合治疗创伤性骨折 ,在消肿止痛、关节功能的恢复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共观察 86例 ,男 5 2例 ,女 34例 ;年龄 18~ 72岁 ,平均 37.5岁 ;其中交通事故致伤 6 0例 ,跌伤 2 2例 ,其它伤 4例。上述病例中 ,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 12例 ,尺骨鹰嘴骨折 12例 ,科雷氏骨折 36例 ,髌骨骨折 12例 ,踝部骨折合并韧带损伤 14例。2 四肢外洗方组成桑…  相似文献   
963.
舒琴 《时珍国医国药》2003,14(4):256-256
中药调剂 ,看似“依方抓药”,而实则不尽然。要保证中药调剂质量 ,绝不可简单“依方”,还务必注重“审方”。这里所谓“依方”,是指中药调剂人员依照中医处方要求 ,调配供临床服用的药剂 ;所谓“审方”,则是指中药调剂人员在调配药方过程中 ,对药方进行审阅核准的行为。1 审方的必要性长期以来 ,受经营管理体制及中药调剂人员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中药调剂工作实际中 ,调剂人员往往重“依方”而轻“审方”,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药调剂质量的提高。事实上 ,中药调剂审方 ,是中医、中药及其调剂内在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中药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964.
笔者根据多年科研及临床观察总结 ,提出了胃癌前期病变的中医演变规律(胃癌前期病变患者以气阴两虚为主要病机),并相应创制了用于治疗胃癌前期病变的有效方剂———善胃方。本课题是在明确了气阴两虚是胃癌前期病变的主要病机 ,增加了临床指标 ,从而在整体、细胞、细胞因子3个层次探讨中药善胃方逆转胃癌前病变的机制。在本课题中应用善胃方冲剂治疗胃癌前期病变 ,借助现代医学的先进检测手段 ,对患者进行了多指标、多系统的临床观察 ,取得较好的疗效。并设立市售成药猴头菌片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停服一切影响本临床研究的药物)。结果发现善胃…  相似文献   
965.
生姜仙人掌方治疗腮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 ,其典型症状是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腮腺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肿大 ,可同时发生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心肌炎等。所以及早治疗 ,控制病毒感染十分必要。笔者采用生姜仙人掌泥外敷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生姜 10~ 15 g ,仙人掌 (去皮去刺 ) 2 0~ 30g ,将二药共捣碎为泥状 ,再均匀地摊于双层纱布上 ,四周向内折叠 ,包好 ,其厚度 0 6cm左右 ,置于患处 ,每日 1~ 2次。一般 1~ 2日肿痛减轻 ,3~ 4日基本消退 ,1周痊愈。无任何毒副反应 ,经济实用 ,适用于社区基层医疗单位。讨 论 …  相似文献   
966.
疏风活血汤在四肢骨折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丽玲  冯学功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2):1005-1005
四肢骨折患者因肢体活动长时间受限 ,在骨折愈合后常遗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笔者在治疗护理此类患者时 ,除局部推拿、功能锻炼外 ,还配合中药熏洗疗法 ,用自拟方疏风活血汤治之。自 1998— 2 0 0 1年用该方治疗此类患者86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6例中 ,男 5 4例 ,女 32例 ;年龄最小 6岁 ,最大 82岁 ,平均 38岁。均来源于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尺桡骨骨折 18例 ,尺骨鹰嘴骨折 4例 ,手骨骨折 16例 ,髌骨骨折 5例 ,胫腓骨骨折 2 6例 ,足骨骨折 17例。2 治疗方法予自拟方疏风活血汤 ,药用 :透骨草、莶草、伸筋草、…  相似文献   
967.
经方治疗排尿性昏厥验案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晋生 《四川中医》2003,21(1):47-47
排尿性昏厥常发作于青壮年,醒后多如常人,勿需特殊治疗,但对反复发作者,可根据医圣张仲景对有关疾病的论述,结合患者之体质,予以辩治,及时解除患者身心之苦。治验中寒饮上蒙清窍者,以利水渗湿、温阳开窍为法,投五苓散加菖蒲取效;阴亏痰(湿)热蒙窍者,则以清热除湿、益阴生津,佐以祛痰开窍法,用百合地黄汤合百合知母汤加味治疗;阳虚血亏、清窍失养者,循温通心阳、健脾养血之法,拟灸甘划汤加减收功。  相似文献   
968.
目的:对功能性不孕患者进行中医“调周法”治疗,以期正常排卵而受孕。方法:以补肾调周为基本大法,观察基础体温情况,采用中药调理月经周期法治疗,并结合临床表现而辨证加减用药。结果:56例病人经“调周法”治疗后1年内受孕者32例,有效1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6.79%。结论:根据月经周期各个阶段给予补肾调周,并随症加减用药,是治疗功能性不孕的有效方法,体现了中医的治疗特色。  相似文献   
969.
近年来 ,我院共收治脑血栓病人 32例 ,根据辨证采用补气活血为主治疗 ,效果较好 ,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32例 ,男 2 1例 ,女 11例 ,年龄均在 4 5岁以上。患者均表现为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 ,但在程度上有所不同 ;2 5例表现为言语謇涩。此外 ,大多数病人有中风先兆史 ,8例有轻度意识障碍 ,12例有高血压史。2 治疗方法以补气活血、化瘀通络为主。基本方 :黄芪 30 g,川芎12 g,赤芍 12 g,地龙 10 g,桃仁 10 g,红花 9g,丹参 15 g。若症见高血压肝阳上亢眩晕者 ,加代赭石、钩藤、菊花 ;痰盛加石菖蒲、胆南星、远志 ;虚性便秘加肉苁蓉、火麻仁 …  相似文献   
970.
王玉平  张长明 《陕西中医》2003,24(9):800-800
目的 :观察散寒祛湿 ,化瘀通痹类中药配合红外线治疗风湿痛的疗效。方法 :采用酒疗方 (川乌、草乌、细辛、羌活、独活、红花、莪术等 )配合红外线治疗风湿痛 90例。结果 :总有效率 90 %。提示 :本方法对本病具有祛风蠲痹 ,化瘀通络 ,消肿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