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999篇
  免费   7538篇
  国内免费   5636篇
耳鼻咽喉   867篇
儿科学   1039篇
妇产科学   510篇
基础医学   7145篇
口腔科学   4410篇
临床医学   30200篇
内科学   6330篇
皮肤病学   714篇
神经病学   1829篇
特种医学   88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64篇
外科学   45300篇
综合类   67295篇
预防医学   11885篇
眼科学   2238篇
药学   26175篇
  484篇
中国医学   28879篇
肿瘤学   1970篇
  2024年   1304篇
  2023年   4745篇
  2022年   4213篇
  2021年   5355篇
  2020年   6005篇
  2019年   5532篇
  2018年   2465篇
  2017年   4856篇
  2016年   5628篇
  2015年   6951篇
  2014年   12619篇
  2013年   12731篇
  2012年   15593篇
  2011年   17118篇
  2010年   15537篇
  2009年   14544篇
  2008年   14798篇
  2007年   13548篇
  2006年   12069篇
  2005年   11668篇
  2004年   9774篇
  2003年   8523篇
  2002年   7098篇
  2001年   6574篇
  2000年   5355篇
  1999年   4202篇
  1998年   3251篇
  1997年   2863篇
  1996年   2557篇
  1995年   2194篇
  1994年   1736篇
  1993年   1123篇
  1992年   869篇
  1991年   854篇
  1990年   640篇
  1989年   726篇
  1988年   160篇
  1987年   133篇
  1986年   106篇
  1985年   8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7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研究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锁定钢板与Gamma钉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骨科诊治股骨粗隆间骨折病患72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参照组32例。研究组给予锁定钢板,参照组给予Gamma钉固定,分析最终的临床效果。结果:(1)研究组病患髋关节的功能、活动度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2)研究组病患的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3)研究组病患并发症的发生率2.5%(1/40)明显低于参照组21.9%(7/32),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可以有效促进髋关节的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32.
目的比较半髋关节置换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收治的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Ⅰ组(184例)和Ⅱ组(184例)。Ⅰ组患者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术,Ⅱ组患者实施PFNA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疗效。结果Ⅰ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高于Ⅱ组[(52±7)min比(64±7)min,(139±19)m L比(121±18)m L,(81±17)m L比(70±15)m L],患肢开始负重时间显著短于Ⅱ组[(16.5±2.6)min比(26.8±3.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年后Ⅰ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Ⅱ组(78.8%比63.0%),Ⅰ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Ⅱ组(14.1%比4.9%),晚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Ⅱ组(5.4%比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身体情况好的患者,但早期并发症较多;对于身体状况较差合并有慢性内科疾病的患者,可选择PFNA治疗,但晚期并发症多。  相似文献   
33.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肱骨近端骨折大多采用非手术治疗,但当骨折移位明显或骨折不稳定时常需手术方法治疗。骨近端骨折大多无明显移位,可采用非手术治疗手段;对于移位性肱骨近端骨折,临床上主要采用非手术治疗、经皮复位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髓内针、肩关节置换等治疗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合的骨折类型和术后并发症,需要医师根据患者的情况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34.
朱增强 《当代医学》2016,(11):48-49
目的 观察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法治疗距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距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并复查X线.记录踝关节功能评分、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后8~12个月骨愈合,愈合良好30例,骨延迟愈合4例,末次随访均愈合良好.踝关节功能评分72~95分,90分以上12例,80~90分18例,72~80分4例.临床效果满意26例,一般8例,无不满意患者.2例Ⅱ型患者出现距骨部分缺血坏死,2例Ⅱ型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可作为HawkinsⅠ、Ⅱ型骨折首选,HawkinsⅢ型的手术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分析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需手术治疗胃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术后48小时通过空肠管开始进行肠内营养;对照组在术后7天完全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平均住院日、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营养状况、术后并发症等。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平均住院日少、术后治疗费用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较为科学的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够帮助胃癌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快速恢复,减少平均住院日,降低治疗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胃癌术后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36.
高亮亮 《河北医学》2016,(10):1602-1604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空心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2月至2010年4月我院入院治疗的10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与空心钉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空心锁定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下床时间,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三年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下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均以疼痛、骨不连以及感染为主,其中观察组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0%,明显低于对照组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三年临床总有效率为79.6%,对照组患者三年期临床总有效率为51.9%,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股骨近端空心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并且三年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患者采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预防感染,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抬高患肢以促进消肿。术后第2天可行髋关节屈伸锻炼,患肢8周内不负重,术后8周复查,依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步负重。结果:36例评为优,7例评为良,3例评为可,优良率为93.5%。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在临床上取得了相对满意的效果,具有损伤小、操作简单、术后可及早下床活动、有利于术后康复、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等多重优点。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方法对于踝关节骨折疾病的治疗意义。方法:选择70例踝关节骨折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需手术治疗。根据患者要求的手术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经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经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踝关节活动评分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而评价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踝关节活动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踝关节骨折患者经微创手术治疗后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常规手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及常规手术方法均可有效治疗踝关节骨折疾病,但相对常规手术方法,微创手术具有用时短、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因此值得广泛应用于踝关节骨折疾病的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有关阴囊Paget病的皮肤镜和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的影像特点,提高对阴囊Paget病的辅助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阴囊Paget病患者皮损的RCM和皮肤镜表现。结果:皮肤镜图像:5例患者皮损处均可见红色背景,乳白色的无结构区,白色鳞屑、溃疡,血管形态为不规则血管。其中3例可见亮白色的线,3例皮损处可见白色的圆点。RCM图像:5例皮损均表现为表皮结构紊乱,正常的蜂窝状结构消失,可见许多暗孔,体积较正常细胞1.5倍大小。在表皮下层,接近真皮与表皮交界处的水平处可见Paget细胞合并成较大的肿瘤巢,类似于暗色腺状结构,巢内可见血管结构,局灶性炎性细胞浸润,在真皮层正常的乳头状结构不可见。典型Paget细胞体积一般为正常角质细胞的2倍。其中1例肿瘤巢内可见大量树突状细胞。1例表皮及真皮浅层均可见高折光的不规则噬色素颗粒。结论:皮肤镜与RCM联合使用可以对阴囊Paget病进行实时的体内诊断。  相似文献   
40.
:全球人口的老龄化,使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迅速增加,而髋部骨折作为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病率和相关经济负担也增长迅速。中国是目前世界上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且呈逐年加快的趋势。本文通过对老年髋部骨折发病率、骨折的直接原因及疾病经济负担的近年研究现状进行文献综述,以期为中国老年髋部骨折的预防和治疗相关的资源分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