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9篇
  免费   304篇
  国内免费   192篇
耳鼻咽喉   42篇
儿科学   99篇
妇产科学   136篇
基础医学   334篇
口腔科学   74篇
临床医学   1249篇
内科学   394篇
皮肤病学   89篇
神经病学   86篇
特种医学   4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680篇
综合类   2399篇
预防医学   768篇
眼科学   61篇
药学   967篇
  6篇
中国医学   458篇
肿瘤学   209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204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358篇
  2013年   370篇
  2012年   499篇
  2011年   573篇
  2010年   580篇
  2009年   511篇
  2008年   587篇
  2007年   481篇
  2006年   404篇
  2005年   429篇
  2004年   328篇
  2003年   340篇
  2002年   265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992.
目的 探讨经蝶窦入路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1年1月经蝶窦入路手术治疗的304例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其中148例行假包膜外切除术(假包膜切除组),156例术中保留假包膜假包膜保留组)。结果 假包膜切除组治疗全切除率[95.3%(141/148)]显著高于假包膜保留组[75.0%(117/156);P<0.001]。假包膜切除组术后发生脑脊液漏54例,迟发性低钠血症54例,暂时性尿崩症29例;假包膜保留组术后发生脑脊液漏49例、迟发性低钠血症48例、暂时性尿崩症26例;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颅内出血。术后3个月,假包膜切除组术后生长激素缺乏症发生率[32.4%(48/148]与假包膜保留组[39.6%(63/156)]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蝶窦入路假包膜外切除术可提高无功能性垂体腺瘤的全切除率,不会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3.
近年来,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危害性大,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而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物疗效欠佳,且易产生耐药性。针灸凭借独特的优势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通过检索了近10年中英文文献,从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研究等总结了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相关研究。临床研究从普通针刺、电针、针药结合、灸法等疗法方面评价了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作用机制研究从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免疫、神经突触可塑性、脑源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及微RNA等探讨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存在如评价标准不统一,假针刺对照设置,针刺防治抑郁症复发率等问题,研究质量仍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94.
王颖 《医学信息》2020,(20):167-169
目的 设计制作标准化TAT皮试判断工具并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观察其降低TAT皮试假阳性反应的效果,以提高急诊创伤患者接受TAT的预防免疫率。方法 随机选择本市5所二级及其以上医院,将2017年1~6月收治的1986例急诊创伤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7~12月收治的2267例急诊创伤患者设为实验组,两组采用同种皮试注射方法,对照组通过肉眼观察判断皮试结果,实验组采用标准化TAT皮试判断工具判断皮试结果。比较两组TAT皮试阳性率、TAT注射安全性。结果 对照组TAT皮试阳性率为37.66%,高于实验组的1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过敏反应患者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标准化TAT皮试判断器可降低人为因素引起的TAT皮试假阳性反应,其用于TAT预防注射护理工作有助于提高急诊创伤患者接受TAT预防的免疫率。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定量特征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pSPN)与乏血供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hypo-pNEN)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22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6例pSPN和52例hypo-pNEN患者的临床信息、病理结果及影像学检查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定性参数(性别、部位、形态等),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定量参数(年龄、长径、动脉比等)。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pSPN和hypo-pNEN的独立预测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SCT特征鉴别pSPN和hypo-pNEN的诊断效能。结果 pSPN患者与hypo-pNEN患者相比,多为女性(80.2%vs.59.6%),年龄较小[(27.7±12.7)岁vs.(43.8±13.9)岁],发病中位时间短[(80.1±183.4)天vs.(407.6±869.7)天]、无临床症状(55.2%vs.9.6%),肿瘤多呈类圆形或椭圆形(84.4%vs.61.5%)、边界清楚(83.3%vs.63.5%),有钙化、有“浮云征”、密度不均匀、无转移或侵犯(51.0%vs.13.5%、54.2%vs.17.3%、 80.2%vs.44.2%、94.8%vs.78.8%),肿瘤长径较大[(6.8±3.5)cm vs.(4.9±2.9)cm],动脉比、静脉比、动脉强化率、静脉强化率较大[(50.6±15.3)%vs.(65.2±21.6)%,(68.3±24.7)%vs.(81.9±39.2)%,(66.4±51.4)%vs.(83.2±38.2)%,(69.4±37.9)%vs.(84.7±4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诊断pSPN和hypo-pNEN的独立预测因素包括动脉强化率、静脉比、“浮云征”、钙化。当联合动脉强化率、静脉比、“浮云征”、钙化等指标进行ROC曲线分析时,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872,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0%、80.8%。各独立预测因素和联合诊断模型的ROC分析结果显示,动脉强化率、静脉比、“浮云征”、钙化和联合诊断模型的AUC分别为0.633、0.623、0.684、0.688、0.872,联合诊断模型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P<0.001)。结论 动脉强化率、静脉比、“浮云征”、钙化等MSCT特征可用于鉴别pSPN和hypo-pNEN。  相似文献   
996.
【摘要】 目的 探讨嗓音训练在变声期后假声患者中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16年8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嗓音训练前后的变声期后假声4例患者的基频(F0)、焦虑(SAS)、抑郁(SDS)状态及嗓音障碍指数量表 10(VHI 10)得分。结果 4例患者分别在嗓音训练后第2周、第3周、第4周及第5周开始出现男声,出现男声后,基频明显降低,接近正常男声水平,随后几周基频会出现波动,但均在男声基频范围内。4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训练前已存在中度抑郁,2例患者训练前存在轻度焦虑,经训练后焦虑状况正常。训练后4例患者的VHI 10评分在功能、生理、情感及总分维度均有所降低。结论 嗓音训练对于变声期后假声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7.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是在应用抗生素后发生的、与抗生素有关的腹泻,表现为解稀便,或水样便,严重时大便还可出现红、白细胞,甚至发生假膜性肠炎。少数极其严重者(如爆发性结肠炎)可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质血症或败血症等,甚至出现中毒性巨结肠,发生肠穿孔。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总结一例复发切除的足部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临床病理特点,对患者复发后手术切除标本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表型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肿瘤组织镜下主要由肥胖的梭形上皮样细胞组成,具有泡状核和多少不等的核仁,胞质丰富,部分细胞胞质嗜酸性似横纹肌母样细胞,排列成疏松或片状,间质可见明显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瘤细胞FLi-1弥漫强阳性,CD31特征性线性胞膜阳性,CK灶性 ,CD34、Des和S-100蛋白阴性。患者随访2年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为一种发生青年人中间型罕见转移的特殊类型肿瘤,以单侧肢体不同组织面多灶性生长为特征,可侵犯骨组织,其组织学与生物学行为等同于上皮样肉瘤样血管内皮细胞瘤,并认为两者为同一种肿瘤。免疫表型具有诊断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分析9例罕见脱髓鞘疾病的MRI表现。方法 对5例视神经脊髓炎(NMO)、1例Balò's同心圆硬化(BCS)、2例Marburg型多发性硬化(MS)和1例脱髓鞘假瘤(TDL)患者行常规MRI及增强扫描、弥散加权成像(DWI)、扩散张量成像(DTI)及磁共振波谱(MRS)检查。结果 NMO患者可见视神经及脊髓病灶,脊髓病灶纵向可达到或超过3个椎体节段,颅内的病灶不满足典型多发性硬化诊断;BCS患者MRI表现为多发性\"同心圆\"样改变;Marburg型MS患者MRI表现为广泛的白质病变,T1WI可见\"黑洞\",病灶不累及U型纤维;TDL患者常规MRI表现为大块状孤立性病变,增强扫描可见与髓静脉分布一致的明显强化条状影,占位效应不明显。本组患者脑内病灶的MRI、MRS、DWI及DTI表现均提示脱髓鞘改变。结论 部分罕见的脱髓鞘疾病具有特征性MRI表现。MR检查有助于提高临床对脱髓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00.
脑内脱髓鞘假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57岁.主因\"左侧面部抽搐16个月,左侧肢体乏力伴智力下降4个月,抽搐次数增多1个月\"入院.查体:口角向右歪斜,左侧肢体肌力5级.头颅MR检查示右侧额叶、双侧胼胝体额部及体部可见团片状及片状异常信号,病变边界较清,信号欠均匀,Tl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DWI上局部呈较高信号(图IA);增强扫描病变无明显强化(图1B),占位效应不明显,邻近脑回增粗、脑沟变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