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928篇 |
免费 | 376篇 |
国内免费 | 23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4篇 |
儿科学 | 121篇 |
妇产科学 | 173篇 |
基础医学 | 412篇 |
口腔科学 | 93篇 |
临床医学 | 1576篇 |
内科学 | 500篇 |
皮肤病学 | 115篇 |
神经病学 | 111篇 |
特种医学 | 55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828篇 |
综合类 | 2945篇 |
预防医学 | 941篇 |
眼科学 | 80篇 |
药学 | 1194篇 |
6篇 | |
中国医学 | 566篇 |
肿瘤学 | 25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2篇 |
2023年 | 144篇 |
2022年 | 244篇 |
2021年 | 263篇 |
2020年 | 219篇 |
2019年 | 174篇 |
2018年 | 87篇 |
2017年 | 161篇 |
2016年 | 196篇 |
2015年 | 268篇 |
2014年 | 433篇 |
2013年 | 458篇 |
2012年 | 623篇 |
2011年 | 748篇 |
2010年 | 702篇 |
2009年 | 609篇 |
2008年 | 739篇 |
2007年 | 580篇 |
2006年 | 505篇 |
2005年 | 553篇 |
2004年 | 398篇 |
2003年 | 414篇 |
2002年 | 322篇 |
2001年 | 273篇 |
2000年 | 200篇 |
1999年 | 182篇 |
1998年 | 157篇 |
1997年 | 144篇 |
1996年 | 149篇 |
1995年 | 105篇 |
1994年 | 106篇 |
1993年 | 74篇 |
1992年 | 45篇 |
1991年 | 40篇 |
1990年 | 50篇 |
1989年 | 51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肝良恶性肿瘤引起包膜回缩征的CT和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
的50例肝良恶性肿瘤肝包膜回缩征的CT和MRI表现及病理特点。通过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观察、比较包膜下肝良恶
性肿瘤形态、大小及肝包膜回缩宽度、深度、边缘情况、肝包膜下是否有积液的异同,显微镜下分析肿瘤内部及周
围结构、分化程度及纤维组织增生量。结果:肝恶性肿瘤44例,良性肿瘤6例。良性肿瘤与高、中、低三个不同分化
等级的恶性肿瘤肝包膜回缩边缘光整或毛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纤维组织增生量不同的肿瘤肝包膜回缩
宽度、深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直径大小与肝包膜回缩宽度、深度呈正相关(分别r=0.557,0.309,均
P<0.05)。结论:肝良恶性肿瘤均可出现肝包膜回缩征,但两者形态有差异,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瘤内纤维组织
增生程度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2.
高岩 《中国CT和MRI杂志》2017,(7):91-94
目的探讨并比较多普勒超声与多层螺旋CT在诊断鉴别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6年3月经手术确诊的26例SPTP患者超声和CT影像学资料,分析超声和CT影像学特征,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超声表现为22例包膜完整,清晰边界,6例可见钙化组织;囊实性成分为主,实性部分为均匀低回声,囊性部分为低或无等回声区;多数CDFI显示回声区内有点状血流信号。CT平扫为低密度,22例包膜完整,10例有点片状或环状钙化组织,囊实性成分为主,实性部分可见乳头样结构,静脉期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门脉期、延迟期进一步强化,呈渐进性特点,但仍低于正常胰腺实质部分;囊性部分分散于实性部分中,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共同影像学特征为均未见胰胆管扩张、淋巴结转移等征象。CT诊断准确率为84.62%高于超声的57.69%(P0.05)。结论 SPTP的超声、CT影像学均具有特征性,可结合临床,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且CT的术前诊断SPTP准确率高于超声。 相似文献
94.
95.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益气活血方组和芪参益气滴丸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各组均采用“游泳力竭+控制饮食+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病证结合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动物模型,时间均为11 d。造模结束后,分别灌胃予以相应干预14 d。采集大鼠心电图,进行Morris水迷宫、旷场实验并HE染色、Masson染色,并采用ELISA检测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 plasminogenactivator,t-PA)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心电图ST段抬高;Morris水迷宫实验潜伏期延长(P<0.01),穿台次数显著减少(P<0.01);旷场实验水平得分、垂直得分减少(P<0.05),中心活动时间延长(P<0.05),角落活动时间、周边活动时间均减少,焦虑程度降低(P<0.05或P<0.01);心肌细胞排列较紊乱,在梗死灶周围出现核破裂,血浆中PAI-1、vWF水平明显增高(P<0.05或P<0.01),t-PA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方组心电图ST段恢复正常;Morris水迷宫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穿台次数显著增加(P<0.01);旷场实验中心活动时间减少(P<0.05),角落活动时间延长(P<0.05),焦虑程度增高(P<0.05);梗死灶周围心肌细胞排列整齐,心肌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5);血浆中PAI-1、vWF水平均降低(P<0.05或P<0.01),t-PA水平增高(P<0.05)。结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更能满足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需要;益气活血方能有效修复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模型大鼠心肌细胞损伤并改善记忆力减退、健忘、疲劳及反应迟钝的症状,且改善高凝状态的机制与调节vWF、PAI-1、t-P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6.
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索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方案。方法 对 3例囊肿 <6cm者采用非手术治疗 ;>6cm的2 0例分别采用外引流 (2例 )、内引流 (1 6例 )、囊肿切除术 (2例 )。结果 随访 6个月~ 1 0年 ,除 1例囊肿空肠Roux en Y术后 1年复发再手术治愈外 ,其余效果良好。结论 对囊肿直径 >6cm且伴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应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7.
目的介绍用Ilizarov技术结合髓内克氏针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临床经验和疗效.方法4例术前均经数次手术,1例为初诊,通过截去假关节和病变骨膜,用克氏针进行力线矫正急性肢体短缩并上伊氏环急性断端加压,4例同时行胫骨近端截骨延长.结果5例均取得骨性愈合,1例出现再骨折,均残留轻度足外翻畸形.结论Ilizarov技术结合髓内克氏针临床疗效可靠,拆除外固定架后仍需长期支具保护. 相似文献
98.
双侧自发性肾包膜下血肿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 ,2 9岁。右腰部持续性胀痛 2 0d ,于 2 0 0 1年 2月 2 8日入院。疼痛不放射 ,无尿频、尿急、尿痛 ,无肉眼血尿 ,无发热及外伤史。 1年余前左腰部曾出现类似症状 ,B超诊断为左肾包膜下血肿。经保守治疗症状逐渐缓解。既往无血液系统病史。体检 :体温 37.2℃ ,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及瘀斑 ,右肾区饱满 ,触痛。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正常 ,血小板 2 13× 10 9/L ,凝血酶原及凝血酶时间均正常。B超可见右肾周围一半月形液性回声区 ,宽约 2 7mm ,边界清晰 ,肾实质回声均匀 ,形态、大小正常。CT见右肾包膜下环形低密度影 ,CT值约 … 相似文献
99.
100.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management of 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 Methods Four patients of 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 (SPT) were diagnosed by pathology. One patient was underwent magnetic resonance and two enhanced computer tomography scan. The mass was located in tuberculum (1 case), neck (1 case), and body-tail (2 cases) of pancreases respectively. Four cases were underwent duodenopancreatectomy, local resection of mass, resection of body-tail of pancreases respectively. The maximal diameter of tumor ranged from 5 cm to 16cm, averaged 10.3cm. The blood regular test and biochemistry were normal, and the tumor markers including AFP,CA19-9,CA125,CEA also were normal. The specimens were examined by pathology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Four cases all were diagnosed 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 by pathology. At histologic analysis, the tumor was composed of uniform polygonal cells with moderate to abundant amphophilic cytoplasm and arranged in solid nests with areas of degeneration characterized by separation of the cells into pseudopapillary aggregates with intervening accumulation of mucopolysaccharide rich ground substance. The expressions of Vimentin, α-ACT, α-AAT were positive, and CgA negative. Four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six months and norecurred. Conclusions SPT of pancreases was a kind of tumor of low potential malignancy, and the magnetic resonance and computer tomography were often to be used. The effective therapy was thoroughly resection, and the prognosis in most patients is excellen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