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5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72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75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05篇
预防医学   39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1篇
  3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3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研究基于分类树模型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状态与肢体功能的相关性及交互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状态评估量表(mental status scale in non-psychiatric settings,MSSNS)评估心理状态、Fugl-Meyer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评估肢体功能;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评估分析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状态与肢体功能的相关性。收集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明确危险因素,构建分类树模型分析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MSSNS评分、FMA评分分别为(88.22±20.36)分和(73.62±15.25)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脑卒中后偏瘫患者MSSNS与FMA评分呈正相关(r=0.463,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年龄≥65岁、MSSNS评分高、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高影响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构建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分类树模型包括2层、5个节点、3个终末节点,共筛选出2个解释变量,分别为年龄≥65岁和MSSNS评分,该模型的Risk统计量为0.167,提示该模型拟合效果好;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严重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交互作用结果显示,年龄和MSSNS评分之间有正向相加交互作用、无相乘交互作用。结论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状态与肢体功能呈正相关,年龄、MSSNS评分、FBG是影响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危险因素,其中年龄与心理状态之间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严重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具有正向相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患儿还原叶酸载体基因(reduced folate carrier gene,RFCI)A80G多态性与母亲孕早期未增补叶酸之间的关联性,为寻找NTDs危险因素的遗传易感标志物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104个NTDs患儿及其母亲和100名正常儿童及其母亲的外周血DNA进行RFCI第80位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调查了后代RFCI A80G基因型与母亲孕期前后增补叶酸之间的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结果 RFCI GG基因型的子代发生NTDs危险高于AA基因型子代(OR=2.56,95%CI=1.04~6.36);母亲孕早期不增补叶酸,生育NTDs的危险高于增补叶酸的母亲(OR=7.69,95%CI=2.86~21.75);母亲孕期未增补叶酸,其子代GG基因型,发生NTDs的危险是AA基因型的3.30倍(95%CI=1.15~9.65);在叶酸和RFCI基因交互作用研究中,母亲未增补叶酸和子代GG基因型同时存在,发生NTDs的危险是8.80(95%CI=2.86~29.82),交互作用系数为1.45,,结论 在中国人群中,RFCI GG基因型可能是NTDs发生的遗传易感基因之一,子代RFCI GG基因型与母亲孕期叶酸缺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可能增加NTDs的发病危险。  相似文献   
13.
一个成熟的社会可以使很多不同的因素交互作用,互相增效,从而使民众受益。其成熟程度反映于其处理看似互不相关的问题的解决机制上。法律和医疗服务是这许多社会基础中的两种。就法律而言,它是最高的上层建筑,并规定了包括医疗等其他社会基础所能发挥作用的范围。在美国,从历史角度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血糖与性别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cluded hearing loss, NIHL)的影响。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询问调查噪声作业工人一般资料、职业史、既往史等资料以及职业健康监护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IHL的影响因素,再进行乘法交互作用分析。 结果 调查的1 628例噪声作业工人NIHL 616人(37.84%),NIHL的危险因素有血糖偏高(OR=1.960,95%CI:1.345~2.855)、男性(OR=4.346,95%CI:2.866~6.590)、高环境噪声强度(OR=1.036,95%CI:1.016~1.056)、单核细胞计数偏高(OR=8.522,95%CI:3.054~23.776)、血小板偏低(OR=0.997,95%CI:0.994~0.999)。血糖偏高人员的NIHL风险是血糖正常的1.960倍(P<0.01),男性NIHL的风险是女性的4.346倍(P<0.01),环境噪声强度每增加一个单位,NIHL风险提高1.036倍。血糖偏高与男性对NIHL的加法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同时存在时OR值为8.962,交互作用指数值为2.123。 结论 有必要考虑将空腹血糖检查纳入噪声作业人员常规检查项目,加强男性噪声作业工人血糖水平的监测,筛查出血糖偏高人群并给予一定的控制、干预,必要时调离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户外活动时间与学龄前参加文化课学习情况的交互作用与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关系,为制定防控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于2018年9-11月在湖南省抽取8 467名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相乘交互作用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并计算交互作用超额危险度(RERI)、交互作用归因比(API)及交互作用指数 S (Index S)探讨户外活动时间与学龄前文化课学习对视力不良的相加交互作用结果 8 467名调查对象中视力不良检出人数为5 612名,检出率为66.28%。学龄前参加过文化课学习者,视力不良的发生风险是不参加学习者的1.500倍(95%CI:1.331~1.689,P<0.001),每日户外活动<2 h的学生发生视力不良的风险是每日户外活动≥2 h者的1.247倍(95%CI:1.103~1.409,P<0.001)。户外活动时间与学龄前文化课学习的交互作用项具有统计学意义(P交互=0.003)。在调整相关因素后,户外活动时间与学龄前文化课学习的RERI、API、Index S分别为0.529、0.310、3.973。结论 中小学生户外活动时间、学龄前文化课学习均与视力不良发生风险相关,并两者对视力不良有交互作用。因此,应加强学龄前儿童的户外活动,以预防视力不良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小板(platelets, PLT)对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与性别、年龄间的交互作用  方法  选取2014年2月1日―2018年11月30日582例符合入组标准的ESC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Kaplan-Meier法用于绘制生存曲线并行log-rank检验。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计算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 OS)、无病生存时间(disease free survival, DFS)的危险系数(hazard ratios, HR)及其95% CI。  结果  PLT仅与性别存在交互作用(HR=2.417, 95% CI: 1.150~5.078, P=0.018)。分层分析显示,男性PLT增多组的死亡风险是PLT正常组的1.713倍(HR=1.713, 95% CI: 1.203~2.441, P=0.003);女性PLT增多组与PLT正常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590, 95% CI: 0.299~1.165, P=0.129)。  结论  PLT与性别对ESCC根治术患者预后的预测存在交互作用,采用PLT预测患者预后时应注意性别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血压、超重/肥胖及二者相加交互作用对糖尿病的影响,为预防糖尿病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5年9-11月对8 991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医学体检及采集静脉血。基于复杂抽样构建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及线性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相加模型分析高血压及超重/肥胖对糖尿病患病的交互作用  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高血压和超重/肥胖是40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相加模型结果显示,高血压和超重/肥胖对糖尿病存在协同作用,OR值为4.45(95% CI: 2.75~7.20)。交互作用对FPG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也大于单独高血压或超重/肥胖人群。  结论  高血压、超重/肥胖是广东省40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伴有超重/肥胖对糖尿病患病存在相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明燕  杨星    杨敬源  周全湘  杨曦  屈芳  熊燕 《现代预防医学》2021,(20):3678-3682
目的 探讨农村老年人腹型肥胖及血脂水平对动脉硬化的交互影响,为动脉硬化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选取贵州省2个县(区)内5个乡镇共1 035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现场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和动脉硬化检测,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贵州农村老年人腹型肥胖、血脂水平及其交互作用对动脉硬化的影响。结果 1 035名老年人中检出动脉硬化对象942人,检出率为91.01%。腹型肥胖老年人动脉硬化检出率94.25%(606人);TG异常老年人动脉硬化检出率97.53%(158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是否高血压等因素后,腹型肥胖者(OR = 2.018,95%CI:1.188~3.428),TG异常者(OR = 3.350,95%CI:1.148~9.774)与老年人动脉硬化患病高风险相关。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TG×腹型肥胖对老年人发生动脉硬化存在相乘交互作用(P<0.05),(OR = 3.526,95%CI:1.053~11.810)。结论 腹型肥胖、TG异常是动脉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且腹型肥胖与血脂水平对老年人患动脉硬化具有相乘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既往研究已表明谷胱甘肽S-转肽酶(GSTs)存在基因多态性,这种突变可增加人体对癌源性物质及炎症性疾病的敏感性.近年的研究结果提示GSTs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这种相关性使我们从分子水平上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从而达到基于个体基因型采取预防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凋亡(apoptosis)是正常细胞在受到生理性和病理性刺激后启动的自发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端粒酶是一种能延长细胞端粒末端的核酸蛋白酶,由蛋白质和RNA组成,可以其RNA为模板,发挥RNA指导的DNA的合成作用.在慢性肝病中二者发挥不同的作用,凋亡失调会导致肝癌发生,同时会引起端粒酶的激活,而抑制端粒酶的活性会引起细胞凋亡. 作者介绍:沈钦海(1966-),男,硕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