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31篇
  免费   2071篇
  国内免费   1276篇
耳鼻咽喉   593篇
儿科学   204篇
妇产科学   482篇
基础医学   1557篇
口腔科学   1019篇
临床医学   8520篇
内科学   3851篇
皮肤病学   936篇
神经病学   1591篇
特种医学   146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6291篇
综合类   17267篇
预防医学   6191篇
眼科学   889篇
药学   7396篇
  135篇
中国医学   11934篇
肿瘤学   840篇
  2024年   373篇
  2023年   1278篇
  2022年   1452篇
  2021年   1987篇
  2020年   1329篇
  2019年   1172篇
  2018年   566篇
  2017年   1055篇
  2016年   1163篇
  2015年   1539篇
  2014年   2971篇
  2013年   3034篇
  2012年   4133篇
  2011年   4286篇
  2010年   4080篇
  2009年   3801篇
  2008年   4596篇
  2007年   3966篇
  2006年   4443篇
  2005年   5571篇
  2004年   3710篇
  2003年   2711篇
  2002年   1977篇
  2001年   1633篇
  2000年   1303篇
  1999年   1250篇
  1998年   976篇
  1997年   910篇
  1996年   855篇
  1995年   758篇
  1994年   554篇
  1993年   352篇
  1992年   335篇
  1991年   286篇
  1990年   229篇
  1989年   263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消化道手术中医源性血管损伤的原因和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源性血管损伤是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在消化道手术中时有发生,如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后果严重。近年来,随着外科基础研究和手术技术的发展,复杂手术增加以及手术范围扩大,医源性血管损伤有所增加,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92.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胃切除术后大出血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大出血再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对我院1980年至2002年间收治的26例胃切除术后大出血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有6例术前行急诊胃镜检查,11例行术中胃镜检查,2例采用超选择性动脉造影。11例球部旷置溃疡出血或球后溃疡出血者,采取旷置溃疡切除或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纵行切开、直视下缝合出血点,同时阻断十二指肠周围血管手术;13例吻合口出血者,局部缝扎止血、切除原吻合口,再作毕Ⅱ式重建或行空肠胃Roux-en-Y吻合;还有2例行再次胃切除手术。治愈24例(92.3%);死亡2例(7.7%),均为术后再出血者。结论 术前采用超选择性血管造影及术中胃镜检查,有利于明确出血部位及原因;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对防止术后再出血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分析局部晚期胃癌患者施行联合尾侧半胰、脾脏切除术的疗效。方法总结1986年2月至2001年3月间对32例局部晚期胃癌患者施行联合尾侧半胰、脾脏切除术的疗效(观察组),并与同期施行姑息切除手术的15例胃癌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5±3)个月和(19±5)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81.3%和73.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年存活率分别为34.4%和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只要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对局部晚期胃癌患者施行联合尾侧半胰、脾脏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小切口微创(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S)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方法和初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后外侧入路MIS技术为68例72髋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头坏死34例,其中双侧3例;股骨颈骨折25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9例,其中双侧1例。[结果]手术切口长7.5~11cm,平均9.28cm;术中出血量200~480ml,平均280ml;术后3个月时Harris评分平均为93分。在以往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例中,选择病种、性别,年龄、术前Harris评分相近的患者68例72髋做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对比:(1)切口MIS组明显短于传统组;(2)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3)3个月时的Harris评分高于传统组(P〈0.001)。[结论]采用MIS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技术,手术切口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功能恢复快,较传统的全髋置换术有明显的优势,但应有严格的手术指征和熟练的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妇康宁对面部炎症性色素斑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面部炎症性色素斑108例,妇康宁3丸/次,日服三次。对照组:面部炎症性色素斑51例,维生素C 0.2g/次,日服三次。两组均外涂曲酸霜于色斑处,早晚各一次。两组疗程均一个月,连用三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2.2%,对照组17.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口。结论:妇康宁治疗面部炎症性色素斑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96.
眶隔重置在睑袋修复术中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睑袋的形成是眶周衰老的表现,临床上以皮肤肌肉眶隔松弛型为多见。睑袋修复术是美容外科中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它对面中1/3的年轻化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眶隔松弛薄弱是导致睑袋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正确处理眶隔组织能有效提高睑袋修复术的临床效果。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对传统的睑袋修复术中简单的眶隔脂肪剪除改为眶隔剪开、眶脂释放,眶隔缩紧连带眶脂缝合固定于眶缘以填充眶下缘前方的凹陷区,使眶隔得以重置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97.
非肢体血管瘤手术中阻断血供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非肢体血管瘤手术治疗时减少术中出血的方法. 方法 1998年11月~2003年11月共收治非肢体血管瘤49例,其中男21例,女28例,年龄3个月~63岁.毛细血管瘤14例,海绵状血管瘤25例,蔓状血管瘤7例,混合性血管瘤3例.根据血管瘤的性质和不同部位选择不同阻断血供的方法.头面颈部蔓状血管瘤扪清搏动的滋养血管后,于其一侧血管约1 cm处用7号丝线深缝一针,暂时缝扎致血管远端搏动消失再切除血管瘤;腹股沟及大腿上份蔓状血管瘤于瘤体组织近端腹股沟韧带上切开分离出髂总或髂外动脉、或在其远端切开分离出股动脉,通过无创血管夹阻断血流,再切除血管瘤;头面颈部、躯干部的毛细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瘤瘤体周围用7号丝线间断缝扎,暂时阻断周围滋养血管,再切除血管瘤. 结果通过阻断血供,血管瘤组织不同程度缩小,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术后均获随访6个月~4年,49例中47例完全愈合,无复发,外形满意,功能恢复正常.有2例因术后第2天出血行二次手术止血,术后伤口愈合,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结论手术切除非肢体血管瘤之前阻断血供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难度,为尽可能彻底切除血管瘤、减少复发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98.
随着肝移植临床研究的不断发展,肝移植病人的相关血管情况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分析了我们对17例肝移植病人进行的相关血管超声检查,以探讨肝移植术中及术后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17例病人中,男性 12 例、女性 5 例,年龄 17~66岁。术前诊断:肝炎后肝硬化 9 例(其中 6 例合并肝癌),肝功能衰竭6例,多囊肝1例,肝豆状核变性1例。仪器:手术中采用 SonoSite 180 彩色超声检查仪,HST/10 5型术中探头。术中在血管吻合完成后,术者直接将探头置于血管表面进行扫查。术后采用 Phillips ImagePoint HX 彩色超声检查仪,c3540型凸阵…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总结肝尾区肿瘤的现代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1989-2003年收治的9例肝尾区肿瘤病人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1例晚期盯癌行肝移植术外,其余7例均接受肝尾区肿瘤切除术,全部病例于术及术后恢复顺利。6例肝癌病人中,2例分别于术后10个月、17个月死亡,1例术后24个月失访,另3例术后3、15、99个月仍健在。3例良性肝占位病人术前均曾误诊为肝癌,及时手术方才明确诊断。结论 剖腹探查是明确肝尾区肿瘤诊断和避免误诊的最佳方法,肝移植、肝尾区切除等现代外科治疗手段给肝尾区肿瘤病人带来了新的希望,积极治疗、慎重对待、合理术中处理及术后综合治疗是肝尾区肿瘤治疗的基本原则及取得成功的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1000.
手术治疗高龄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并发症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高龄(≥80岁)髋部骨折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4年3月198例行手术治疗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男55例,女143例;年龄80~98岁,平均85.2岁。股骨颈骨折93例,其中GardenⅠ型2例、Ⅱ型10例、Ⅲ型52例、Ⅳ型2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05例,其中EvanⅠ型3例、Ⅱ型37例、Ⅲ型39例、Ⅳ型26例。麻醉采用局麻加基础麻醉2例、全麻38例、连续硬膜外麻醉158例。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包括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骨水泥型)77例、全髋关节置换(混合型)13例、加压空心螺钉固定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均采用闭合复位滑动式鹅头钉固定。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平均手术时间53min,平均出血110ml;全髋关节置换平均手术时间94min,平均出血165ml;螺钉固定平均手术时间35min,平均出血30ml;滑动式鹅头钉固定平均手术时间40min,平均出血60ml。17例行关节置换者术中应用骨水泥时出现一过性血压下降。全部患者平均住院18.6d,住院期间死亡2例。术后36例(18.2%)出现并发症,其中中枢神经系统(13例)和心血管系统(13例)并发症最为高发。未出现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入院至手术时间平均6d,其中7d以上者4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9例(19.6%);7d及以内者152例,出现并发症27例(17.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62,P>0.05)。结论高龄髋部骨折应尽量采用创伤小、快速的麻醉及手术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积极预防、正确处理并发症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