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81篇
  免费   1173篇
  国内免费   479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87篇
妇产科学   78篇
基础医学   545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5741篇
内科学   1448篇
皮肤病学   115篇
神经病学   276篇
特种医学   12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3165篇
综合类   8488篇
预防医学   190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730篇
  57篇
中国医学   3292篇
肿瘤学   140篇
  2024年   210篇
  2023年   763篇
  2022年   704篇
  2021年   935篇
  2020年   955篇
  2019年   821篇
  2018年   360篇
  2017年   795篇
  2016年   750篇
  2015年   855篇
  2014年   1757篇
  2013年   1555篇
  2012年   2030篇
  2011年   2146篇
  2010年   1832篇
  2009年   1732篇
  2008年   1908篇
  2007年   1668篇
  2006年   1407篇
  2005年   1421篇
  2004年   1053篇
  2003年   951篇
  2002年   707篇
  2001年   626篇
  2000年   443篇
  1999年   350篇
  1998年   324篇
  1997年   282篇
  1996年   243篇
  1995年   204篇
  1994年   157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58年   5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分析凝血功能指标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收治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20例患者作为DVT组,选择同时期住院的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68例患者作为非DVT组。观察比较2组入院当天、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4天凝血功能检验中各项指标水平,确定凝血功能指标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是否有预测价值。结果 2组凝血功能指标检查结果显示,入院当天和手术后第1天D-二聚体、手术后第1天PT、出院前1天D-二聚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凝血功能指标对预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较好价值。  相似文献   
992.
下肢骨折后功能锻炼时间与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金枝  王瑛 《护理研究》2005,19(3):506-507
下肢骨折病人术后有效的功能锻炼可以改善和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预防肌腱及关节囊粘连和挛缩,软化瘢痕,恢复关节和肢体正常功能。但是很多骨折术后病人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而导致关节强直、屈曲挛缩而影响骨折术后治疗的效果。病人由于骨折术后肢体功能恢复不能达到理想效果而直接影响术后病人工作、生活。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深切体会到,正确的康复护理是骨科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93.
本文叙述了储能式假肢的特点,在对人体跑步时生物力学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储能式运动假肢的设计原理。文中介绍了由清华大学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联合研制的运动假肢。该假肢在试用中取得了突出的效果。此外还介绍了对假肢进行动态性能试验的装置,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该假肢有良好的储能特性。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并分析脊髓损伤(SCI)患者F波的最小潜伏期(Flat-min)、F波出现率以及F波的时间离散度(F-CD)等指标与脊髓损伤后痉挛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对29例正常健康者及29例SCI患者的双下肢胫神经F波的Flat-min、F波出现率以及F-CD进行检测,采用Ashworth量表对SCI患者下肢痉挛状况进行评定,并比较F波各参数在SCI患者及正常人间的差异,同时还分析SCI患者痉挛与F-CD、F波出现率以及Flat-min间的相关性。结果SCI患者的F-CD值为(9.2±1.9)ms,正常人的F-CD值为(6.7±1.0)ms,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F波出现率在SCI患者与正常健康者间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SCI患者F-CD与痉挛Ashworth评分呈线性正相关(r=0.79031,P<0.0001);SCI患者F波出现率与痉挛Ashworth评分亦呈线性正相关(r=0.74203,P<0.0001);而Flat-min在健康者与SCI患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I患者Flat-min与痉挛Ashworth评分亦无明显相关性(r=0.08168,P>0.05)。结论F-CD和F波出现率可作为SCI患者电生理评价中的敏感性指标,同时还可用于SCI患者痉挛程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急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急诊诊断DVT的病例,从患侧远端浅静脉注射25万U尿激酶辅以近端浅静脉压迫,每日一次,持续1~2周,同时抗凝和祛聚治疗。结果:临床治愈23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结论:经患侧远端浅静脉注射尿激酶辅以近端浅静脉压迫并同时抗凝和祛聚疗法,治疗DVT安全有效,可作为急诊治疗DVT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研究驾驶姿势下外力施加给人体下肢时,关节角度及外力大小对关节力矩大小的影响特征;根据力矩计算单关节舒适度并验证。方法 采集人体测量参数,在Jack中建立了10名志愿者对应的个性化数字人模型。模拟人的驾驶姿势,计算下肢各关节处的力矩大小。结果 Jack计算出关节力矩与角度和外力的相关性明显,变化趋势与实测结果一致。舒适度评价方法反映出真实关节感受。结论 各关节力矩与踝关节角度呈负相关,与外力呈正相关;驾驶员的膝关节角度取108°到113°度为宜;对于髋关节和踝关节力矩,外力的影响最大;对于膝关节力矩,膝关节角度的影响最大;关节力矩受踝关节角度的影响最小,与之负相关;基于力矩的舒适度概念定量地反映出关节舒适感,可以为驾驶环境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观察保留胫后动脉的改良小腿内侧穿支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创面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胫后动脉皮支为蒂的改良小腿内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创面皮肤缺损共计46例。结果 本组皮瓣全部存活,创面均得到很好修复,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胫后动脉皮支为蒂的改良小腿内侧穿支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创面皮肤缺损,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评价抗凝治疗方案,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抗凝方案提供参考。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5-12诊治的536例老年(≥60岁)髋部骨折。对纳入的患者术前发生DVT的可疑危险因素(年龄、性别、是否多处骨折、是否合并恶性肿瘤病史、高脂血症、静脉血栓栓塞症病史、吸烟史、发生骨折至入院时间、糖尿病史等)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独立危险因素。对患者抗凝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参照最新指南评价抗凝治疗方案是否合理。结果共纳入203例,其中术前并发DVT 53例。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高脂血症、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静脉血栓栓塞症病史、发生骨折至入院时间、骨折前是否长期卧床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入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DVT的防治,但是剂量疗程有所不同。结论合并高脂血症、既往静脉血栓栓塞症病史、骨折前长期卧床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前并发DVT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骨折前有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发生骨折至入院时间24 h则是有利因素。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抗凝方案基本符合指南推荐,但合理性仍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了解银川市三甲医院护士下肢静脉曲张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以减少护士的职业损伤,促进护士职业良性发展。方法对银川市3所三甲医院909名临床科室护士进行下肢静脉曲张的评定和问卷调查。结果 31.9%护士患有下肢静脉曲张。不同职称、工龄、日班工作时间、轮值夜班情况及工作强度护理人员静脉曲张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工龄、工作强度为静脉曲张的重要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三甲医院护士下肢静脉曲张的患病率高,工龄长、工作强度大的护士发生下肢静脉曲张的概率较大。应采用积极措施,以降低三甲医院护士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促进护士的健康。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后口服利伐沙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月本院骨科住院并行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后口服利伐沙班抗凝者(利伐沙班组)30例,应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抗凝者(低分子肝素组)38例。利伐沙班组术后6 h开始给予利伐沙班10 mg·d-1,口服连续5周;低分子肝素组术后12 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 100 IU,1 d/次,连续14 d。术后随访6个月,评价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风险、术后引流量、术后1周出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有无差别。[结果]利伐沙班组6个月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5例,发生率为16.67%,低分子肝素组发生6例,发生率为15.79%,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25,95%CI:0.40-3.93,P0.05);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 120.36±186.32)ml和(1 456.66±268.45)ml,利伐沙班组引流量显著低于低分子肝素组(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利伐沙班可明显降低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风险,与低分子肝素疗效无显著差异,且减少术后引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