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82篇
  免费   1173篇
  国内免费   479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87篇
妇产科学   78篇
基础医学   545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5741篇
内科学   1448篇
皮肤病学   115篇
神经病学   276篇
特种医学   12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3165篇
综合类   8489篇
预防医学   190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730篇
  57篇
中国医学   3292篇
肿瘤学   140篇
  2024年   210篇
  2023年   763篇
  2022年   704篇
  2021年   936篇
  2020年   955篇
  2019年   821篇
  2018年   360篇
  2017年   795篇
  2016年   750篇
  2015年   855篇
  2014年   1757篇
  2013年   1555篇
  2012年   2030篇
  2011年   2146篇
  2010年   1832篇
  2009年   1732篇
  2008年   1908篇
  2007年   1668篇
  2006年   1407篇
  2005年   1421篇
  2004年   1053篇
  2003年   951篇
  2002年   707篇
  2001年   626篇
  2000年   443篇
  1999年   350篇
  1998年   324篇
  1997年   282篇
  1996年   243篇
  1995年   204篇
  1994年   157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58年   5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我院自 1999年以来 ,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闭塞症 32例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6 4例均为住院患者 ,糖尿病诊断符合 1996年 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标准 ,下肢动脉闭塞症参照 1990年中国中医药学会脉管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诊断标准。即 :12型糖尿病。 2下肢缺血性表现麻木、疼痛、跛行。 3下肢动脉彩超示内膜增厚、斑块 ,部分有血栓形成。 4踝 /臂收缩压 <0 .9。 6 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男 18例 ,女 14例 ;年龄 4 6~ 75岁 ,平均 6 2 .3岁 ;糖尿病病程 4 .2~ 2 2…  相似文献   
102.
补阳还五汤是清末医家王清任创立的著名方剂。该方重用黄芪,配伍活血祛瘀的当归尾、赤芍、川芎、地龙、红花、桃仁,治疗气虚血瘀引起的半身不遂等症。近现代以来,该方被广泛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病症,其治疗范围有逐年扩大之势。笔者在30多年的临证中,运用补阳  相似文献   
103.
老年人生理功能降低对麻醉与手术的耐受力差 ,容易引起血流动力学紊乱及呼吸抑制。对于老年人下肢手术的麻醉选择 ,作者采用 0 5 %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ASAⅠ -Ⅱ级择期老年手术病人4 0例 ,男 12例 ,女 2 8例 ,年龄 6 5~ 82岁 ,其中股骨颈骨折切复内固定术 2 6例 ,髌骨骨折 10例 ,全髋关节置换术 2例 ,胫排骨骨折切复内固定术 2例。随机分为两组 ,Ⅰ组为脊麻组 ,Ⅱ组为连硬组。两组在年龄 ,性别 ,ASA分级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 (P >0 0 5 )。1 2 麻醉方法 术前半小时均肌注鲁…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996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1849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均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其中10例术后出现LDVT,发生率为0.54%.经静脉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祛聚、肝素抗凝和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 8例患者在治疗24~48 h后患肢疼痛缓解,并开始消肿;1例48 h后患肢肿胀,且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改行手术取栓,术后次日足背动脉搏动恢复;死亡1例.随访3~18个月,根据B超检查结果,治愈8例,好转1例.结论 LDVT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手术方法。方法 对50例66条肢体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全部消失,下肢慢性溃疡者在2~4周愈合,色素沉着逐渐改善。48条肢体术后4周复查彩超,深静脉通畅环缩部位无狭窄、无反流。随访5~8年所有患者无复发。结论 该手术操作简单,取材方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6.
近年来我们采用静脉溶栓并口服中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1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5例患者经多普勒超声确诊,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28岁~75岁,平均年龄为36岁;左下肢13例,右下肢2例。发病原因为外伤、产后、手术后等,所有患者均有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产褥期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快速有效的治疗办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5年8月产褥期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患者16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给予西药控制感染、抗凝,同时给予中药清热解毒、凉血化淤;慢性期在西药抗炎、抗凝、溶栓、支持治疗的同时,给予中药活血化淤、利湿通络。评定治疗2周后的效果。结果:治愈14例,有效2例,无效0例。结论:中西医结合可以快速有效治疗产褥期下肢血栓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108.
近年来,高能量的四肢骨折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四肢骨折,尤其是四肢粉碎性骨折,若同时伴有大段骨缺损,复位困难,骨缺损难以靠植内完全矫正,同时有肢体短缩、骨折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在治疗上缺乏良好的方法。我科2002年1月-2005年1月应用自行设计单侧外固定支架一次复位,同时行骨迁移术治疗四肢长骨骨缺损9例,取得满意疗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9.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下肢慢性难愈合伤口47例随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下肢慢性难愈合伤口的修复作用. 方法 2007年5月-2007年11月,采用PRP注射治疗下肢慢性难愈合伤口47例.男41例,女6例;年龄15~68岁,平均43.2岁.原发疾病:胫腓骨骨折20例,跟骨骨折4例,跖骨骨折1例,下肢多发开放性骨折3例,胫骨骨髓炎10例,股骨骨髓炎1例,足踝部软组织损伤4例,截肢术后感染2例,足部矫形术后感染及跟腱修补术后感染各1例.外院治疗后2~4个月创口未愈合转入合并骨折未愈合23例,细菌培养结果 阳性38例.患者予2次清创加自体PRP伤口内注射,每次间隔2个月. 结果 患者均于首次注射PRP后获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首次注射PRP2个月后,34例伤口明显缩小,坏死组织及脓苔清除,组织色泽健康,血供良好,外露骨或肌肉组织被新牛肉芽组织覆盖.4个月随访时,无肌肉和骨组织外露患者,创面覆盖率79.3%4±18.O%,总治愈率29.8%.治疗前创口体积(11.8±5.6)mL,治疗后为(2.5±2.7)mL,创口体积缩小(9.3±4.9)mL,治疗前后创口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3例合并骨折未愈合者,随访4个月时骨折完全愈合9例,骨痂生长明显增多12例,无明显改变2例,均无骨髓炎征象加重.细菌培养阳性结果 15例. 结论 PRP能有效促进软组织缺损修复,加速下肢慢性难愈合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10.
王超玉 《河北中医》2009,31(8):1242-1243
老年人肌力严重衰退,下肢无力,走路不稳,反应迟钝,加上骨质疏松,外力直接作用于疏松的骨质上极易发生骨折。笔者现将老年人下肢骨折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