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2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113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133篇
综合类   141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48篇
  1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糖尿病性下肢缺血病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血管外科事业在近五十年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这是广大血管外科专业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进入 2 1世纪后 ,血管外科将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本专题特邀国内在此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就目前血管外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作一讲座 ,希望这一方小小的论坛 ,能对血管外科新技术的推广起一点的推动作用 ,并能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到血管外科专业医师的队伍中来  相似文献   
502.
步行锻炼治疗下肢缺血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步行锻炼治疗下肢缺血性间歇性跛行(IC)的疗效.方法:选择IC患者16例(26条患肢),作步行锻炼(每周在步行机上行走锻炼2次,辅以相应的药物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3个月后,除1条患肢外,所有患肢的缺血表现均有改善或消失,无痛行走距离(PWD)和最大行走距离(MWD)分别提高263.1%和292.7%.结论:步行锻炼是治疗IC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03.
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缺血48例外科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4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治疗,其中药物保守治疗3例,解剖外血管重建4例,腔内治疗或合并开放性血管重建6例,单纯开放性手术35例。结果 除2例患者术后住院期间死亡外,其余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生存质量。平均随访时间2.8年(3月~5年)。随访期间移植血管通畅率为73%。结论 患者的全身状况、血管病变的范围和程度是外科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依据。血管重建术仍然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04.
内皮祖细胞及其治疗下肢缺血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骨髓、外周血和脐血来源的内皮祖细胞取材和动员方便,能在体外扩增并能定向分化功能性内皮细胞,在治疗临床肢体缺血,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形成能力,以及作为基因治疗导向栽体和靶细胞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05.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性下肢缺血的疗效。方法应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20例22条糖尿病性下肢缺血。全部为2型糖尿病的下肢血管并发症。结果总的疼痛缓解率为85.0%,截肢3例(13.6%)。对缓解患者的冷、凉感觉,总有效率为100.0%。7例患者接受了下肢动脉造影显示有不同程度的新生侧支血管形成。踝部经皮氧分压测定显示绝大多数高于临床上截肢的最低临界值20mmHg(1mmHg=0.133kPa)。结论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性下肢缺血是一种相对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06.
目的:比较肾缺血预处理和双下肢缺血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的作用。方法:采用经典心脏缺血预处理(IP),肾缺血预处理(RIP)及双下肢缺血预处理(DLIP)兔Langendorff灌注模型比较3种方法对缺血/再灌(I/R)未成熟心肌损伤的效应,分成5组:正常对照(NC,n=6):离体心脏仅灌注KH液70分钟;缺血/再灌(I/R,n=6)离体心脏灌注15分钟转为工作心15分钟后停灌45分钟,恢复灌注15分钟改为工作心30分钟,IP组(n=6),离体心脏灌注15分钟转为工作心15分钟后反复2次缺血5分钟/再灌5分钟,然后重复I/R组缺血/再灌注方法;RIP组(n=6),反复3次阻断左肾动脉5分钟,放开5分钟,然后重复I/R方法,DLIP组(n=6);反复3次捆扎双下肢5分钟,松开5分钟,然后重复I/R组方法,以左心室功能恢复,心肌含水量,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心肌组织ATP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作为观察指标,结果:IP,RIP及DLIP组在左心室功能恢复优于I/R组(P<0.05),在ATP含量,SOD活性方面均优于I/R组(P<0.01),在心肌含量低于IR/组(P<0.05),在MDA含量,CK,LDH漏出方面均低于I/R组(P<0.01),结论:肾缺血预处理与双下肢缺血预处理可诱发同等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07.
万海金 《海南医学》2005,16(12):152-153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肢体缺血性疾病,可以通过血管重建或介入的方法进行治疗来达到恢复缺血肢体血流灌注的目的.但是,当肢体的动脉流出道闭塞而无法进行上述治疗时,病人有面临截肢的可能.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应用血管生长因子及其基因治疗方法来促进缺血组织的血管新生已达到治疗缺血性疾病的目的.近年,由于在末梢血中发现了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对血管新生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EPC和骨髓细胞移植用于血管新生疗法的研究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种新的治疗方法有可能成为今后治疗缺血性疾病,尤其是流出道不良肢体的一个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508.
目的 探讨糖尿病动脉硬化造成下肢肢体缺血濒临截肢的外科治疗体会和可行的治疗方案。方法 自2001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糖尿病合并严重下肢缺血病例33例,术前平均踩肱指数(ABI)=O.27,对其中28例31条肢体进行血管重建术,其中人工血管旁路术27条肢体,自体大隐静脉旁路术4条肢体。结果 手术后均可及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术后平均ABI=O.88,2例术后24h血管通路阻塞,再次行手术取栓及血管重建术。术后随访2-30个月,一期通畅率82.8%,再次手术后总通畅率93%。结论 糖尿病伴有严重下肢缺血造成下肢肢体濒临截肢,血管重建术仍为抢救肢体、降低截肢平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09.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下肢缺血性疾病诊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下肢缺血性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采用健侧股动脉穿刺置管,非离子型造影剂常规做腹主动脉下端至双侧胫、腓动脉及足背动脉造影.结果:造影均获成功,DSA表现有动脉狭窄,长段闭塞,血管壁溃疡,血管扭曲、延长,侧支循环建立等.结论:下肢动脉DSA检查对选择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10.
重症下肢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CLI)是指由动脉闭塞性病变导致的肢体缺血性静息痛和组织损害,后者包括下肢远端缺血性溃疡或坏疽,踝部收缩压〈50 mmHg(1 mmHg=0.133 kPa),趾端收缩压〈30 mmHg,相当于Fontaine分级Ⅲ级和Ⅳ级。该疾病具有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50%的病人半年内截肢,1年的肢体保存率仅5%。我科自2000年1月-2006年6月通过介入及手术的方法治疗Fontaine分级为Ⅳ级的重症下肢动脉缺血123例。现就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