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7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58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320篇
内科学   6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51篇
外科学   204篇
综合类   960篇
预防医学   16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50篇
  20篇
中国医学   100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纳布啡联合异丙酚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四川省都江堰市中医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拟行无痛肠镜检查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纳布啡联合异丙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5 min(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检查开始即刻(T2)、镜身过脾曲时(T3)、镜身过肝曲时(T4)、术毕时(T5)、术毕后5 min(T6)及术毕后10 min(T7)7个时刻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及术毕清醒后60 min内的疼痛与镇静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异丙酚用药量与相关时间,术中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镜检前后6 h炎性因子水平。结果T0~T7,两组患者各时点的MAP和HR水平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时刻点的MAP,HR,RR,SpO2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清醒后60 min内,两组患者各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均呈下降趋势(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异丙酚维持用量、麻醉诱导时间、检查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別观察组患者异丙酚诱导用量、单位时间用量均少于对照组麻醉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及术毕清醒后60 min内,观察组恶心呕吐、躁动不安、呼吸抑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镜检后6 h,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及γ-干扰素水平均较镜检前6 h升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0.1 mg/kg纳布啡联合异丙酚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较好,对机体的炎性应激相对较轻,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2.
目的:分析全麻患者术后应用舒芬太尼联合布托啡诺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择期行腹部手术并自愿使用自控镇痛的患者126例,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患者采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研究组63例患者采用舒芬太尼联合布托啡诺镇痛,48h内连续观察患者PCA按压次数、VAS评分,并记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2h、4h、8h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0~2h、2~4h、4~8h、8~12hPCA按压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为46.0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布托啡诺可减轻副反应,还可提高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和曲马多2种静脉给药方式对丙泊酚注射痛的预防效果,获取一种安全有效的处理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3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布托啡诺静脉注射组(BI组)及滴注组(BD组)、曲马多静脉注射组(TI组)及滴注组(TD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各30例。麻醉诱导前5 min,BI、TI及C组分别静脉注射布托啡诺2 mg、曲马多100 mg、生理盐水;BD、TD组分别静脉滴注布托啡诺2 mg、曲马多100 mg,丙泊酚静脉注射2.5 mg/(kg·2 min)。采用四分法分别评估布托啡诺和曲马多的预注痛和丙泊酚注射痛及总的疼痛发生率。结果 BI组和TI组预注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且BI组明显高于TI组(P<0.05);C组的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和疼痛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各研究组(P<0.05),其中BD组最低(P<0.05),其次为BI组,明显低于TI和TD组(P<0.05);总的疼痛发生率BD组仅为6.7%,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静脉注射或滴注布托啡诺和曲马多均可减少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率及疼痛程度,静脉滴注布托啡诺2 mg效果最佳,但应密切观察,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84.
目的 分析病毒性脑炎患者应用联合右美托咪定及布托啡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4例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2例.以接受右美托咪定镇痛治疗者为对照组,以联合接受右美托咪定及布托啡诺镇痛治疗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接受治疗后的镇痛镇静效果及药物副作用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接受治疗后止痛起效时间、镇静起效时间、止痛持续时间及镇静持续时间分别为(10.12±2.77) min、(17.71 ±3.51)min、(766.61 ±86.12) min及(653.55±98.32)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3.61 ±3.61)min、(21.67 ±3.26) min、(731.21 ±78.24) min及(610.27 ±86.38) min(P<0.05);同时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此外两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联合右美托咪定及布托啡诺治疗可显著提高病毒性脑炎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85.
《中国医药科学》2019,(23):218-220
目的分析布托啡诺复合舒芬太尼对老年关节置换术患者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择期老年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入组,根据随机把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0例,分别采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以及布托啡诺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对比疼痛水平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第4h、8h、12h VAS疼痛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24h疼痛VA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恶心呕吐、不良事件合计发生率对比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关节置换术患者自控镇痛,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减少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86.
谷晓珂  张伟  栗乐乐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7):3097-3100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在房颤患者心脏射频导管消融术中的镇痛镇静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拟接受房颤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芬太尼组和布托啡诺组,每组40例。芬太尼组术前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1),随后按1μg·kg~(-1)·h~(-1)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布托啡诺组术前单次静脉注射布托啡诺30μg·kg~(-1)。比较两组患者入手术室时(T_0)、用药后即刻(T_1)、射频消融开始时(T_2)、环肺静脉消融时(T_3)和手术结束时(T_4)的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心率(HR),T_2和T_3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T_2时的Ramsay镇静评分,术中药物追加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MAP、H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_0时SpO_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1、T_2、T_3、T_4时SpO_2均较T_0时下降,布托啡诺组SpO_2水平低于芬太尼组(均P<0.05)。T_2时布托啡诺组患者Ramsay评分高于芬太尼组,T_2、T_3时布托啡诺组VAS评分低于芬太尼组(均P<0.05)。两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芬太尼组和布托啡诺组补救药物使用率分别为52.5%(21/40)、2.5%(1/40),布托啡诺组补救药物使用率低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与芬太尼比,布托啡诺用于房颤患者射频导管消融术中,镇痛镇静效果好,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纳布啡在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中对寒战与牵拉痛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112例拟行剖宫产分娩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孕妇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在剖宫产术中对入选对象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待胎儿娩出后,给予对照组产妇100 mL生理盐水,10 min内静脉滴注完毕。给予观察组产妇0.2 mg·kg~(-1)纳布啡+100 mL生理盐水,10 min内静脉滴注完毕。观察产妇注药前(T_0)、注药后5 min(T_1)、注药后10 min(T_2)、注药后20 min(T_3)、术毕(T_4)的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及心率(HR)。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寒战、牵拉痛、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产妇不同时间点MAP、HR、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不同时间点MAP、HR、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寒战发生率和牵拉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中应用纳布啡可有效减少产妇寒战及牵拉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评价帕瑞昔布钠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布托啡诺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女性病人6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36~ 60岁,体重48 ~ 82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30):对照组(C组)和帕瑞昔布钠组(P组).术毕采用布托啡诺10 μg/kg行PCIA,背景输注速率2 ml/h,PCA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P组分别于术毕、术后12、24和36 h时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术后维持VAS评分≤4分;VAS评分≥5分时,静脉注射布托啡诺进行镇痛补救.分别于麻醉诱导前5 min、切皮后2h、术后6h、1、3和7d时,采集右颈内静脉血样,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NK细胞的水平,计算CD4+/CD8+.分别于术后2、6、12、24和48 h时,记录镇痛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和镇痛补救药物用量.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P组镇痛泵总按压次数和镇痛补救药物用量减少,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增多,术后ld时CD3+、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降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可增强术后布托啡诺PCIA的效果,减少其用量,从而改善乳腺癌根治术病人术后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布托啡诺用于无创正压通气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无创正压通气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右美托咪定4μg/m L,以0.1~0.2μg·kg-1·h-1静脉泵注。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200 mg/L的布托啡诺以0.01μg·kg-1·h-1静脉泵注。两组均持续镇静达到Ramsay评分3~5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分压(Pa O2)的变化,记录药物起效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右美托咪定用量、气管插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的HR、MAP、R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a 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试验组HR、MAP、RR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达到Ramsay评分3~4分的起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45.37±5.17 vs.76.24±11.82,P<0.05);试验组右美托咪定用量少于对照组(223±24.17 vs.257±18.09,P<0.05)。患者气管插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12.5%vs.25%;10%vs.17.5%,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布托啡诺应用于无创正压通气患者镇静镇痛,可减少右美托咪定用量,减少不良反应,同时改善通气效果,改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0.
高艳平  王贵成 《安徽医学》2016,37(10):1267-1269
目的 评价酒石酸布托啡诺(BT)对剖宫产(CS)术腰硬联合麻醉(CSEA)术后寒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CS并发寒战(2~4级)的产妇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给予BT治疗,对照组给予哌替啶治疗。记录两组寒战分级和麻醉不良反应,并评估寒战控制效果。结果 观察组寒战II、III和IV级例数分别为35、19和6例,对照组为36、20和4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4/60),对照组为20.0%(1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0%(54/60),对照组为88.3%(53/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T对CSEA术后寒颤的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