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27篇
  免费   867篇
  国内免费   345篇
耳鼻咽喉   29篇
儿科学   303篇
妇产科学   99篇
基础医学   2099篇
口腔科学   60篇
临床医学   831篇
内科学   2637篇
皮肤病学   124篇
神经病学   349篇
特种医学   161篇
外科学   675篇
综合类   1277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600篇
眼科学   89篇
药学   706篇
  1篇
中国医学   351篇
肿瘤学   34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593篇
  2020年   451篇
  2019年   334篇
  2018年   284篇
  2017年   320篇
  2016年   319篇
  2015年   356篇
  2014年   474篇
  2013年   635篇
  2012年   495篇
  2011年   545篇
  2010年   419篇
  2009年   409篇
  2008年   375篇
  2007年   420篇
  2006年   400篇
  2005年   344篇
  2004年   336篇
  2003年   299篇
  2002年   258篇
  2001年   255篇
  2000年   225篇
  1999年   210篇
  1998年   221篇
  1997年   197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16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11篇
  197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延边地区14岁以下不同年龄组的正常人群血清中抗B19病毒抗体。结果如下:抗体阳性率为12.9%,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分布不均,主要在7.5%~22.5%之间,几何平均效价为1:19,各年龄组的几何平均效价在1:16~1:25之间;抗体效价分布在1:10~1:80之间,主要在1:40以下,朝鲜族和汉族的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和16.0%,几何平均效价分别为1:21和1:18.统计结果表明,各年龄组之间及朝鲜族和汉族之间,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效价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用长链核酸扩增技术评价病毒灭活效果的可行性.方法:针对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糖蛋白gD基因前后的保守区设计预计产物长短不一的5对引物,用半巢式PCR技术扩增经低pH法(4.0±0.1)、巴氏消毒法[(60±1.0)℃]和s/D法(有机溶剂/洗涤荆)处理后的PRV核酸,同时以细胞感染法做平行对照.结果:低pH对PRV核酸有破坏作用,处理时间越长,核酸损伤程度越明显,处理60 min时,6.62 lgTCID50的PRV完全被灭活.5条不同长度PCR扩增产物中,只有3.9 kb的长片段检出与细胞培养结果一致.7.25 lgTCID50的PRV经(60±1.0)℃处理20 min后即被完全灭活,7.13 lgTCID50的PRV经s/D法处理1 h后被完全灭活,但各长度核酸片段扩增均为阳性,与细胞感染试验结果不符.结论:低pH对PRV核酸的损伤程度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用长链PCR(3.9 kb)技术来评价经低pH法灭活病毒的效果是可行的,而该法不适合评价巴氏消毒法和S/D法灭活病毒的效果.  相似文献   
43.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荣魁 《医学综述》2008,14(11):1663-1665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侵犯引起心肌本身的病变,包括病毒感染对心肌的损害、细胞免疫以及多种细胞因子等介导的心肌损害和微血管损伤。这些变化损害心脏功能和结构,而危及生命。且近年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症状隐匿突然,加重了其危害性。本文就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4.
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病原诊断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对88例临床诊断病毒性脑膜炎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脑脊液进行了单纯疱疹病毒(HSV-I、HSV-Ⅱ)、柯萨奇B组病毒(CoxBV)、埃可病毒(ECHO)、EB病毒(EBV)、腺病毒(AdV)及流感病毒(IFV)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结果表明:HSV、CoxBV、ECHO、EBV、AdV、IFV病毒感染率分别为9.09%、18.18%、22.72%、3.41%、4.54%、5.68%;HSV及EBV感染致残率及病死率分别为87.5%(7/8)和100%(3/3)。提示脑脊液中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可作为早期病原诊断的指标之一;CoxBV及ECH病毒是本地区小儿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的主要病毒;HSV及EBV感染致残率及病死率较其它病毒高,预后不良;早期阿昔洛韦治疗,可大大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5.
Summary. Interleukin (IL)-12 is a pleiotropic cytokine produced by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in response to diverse stimuli. IL-12 is a key molecule in the regulation of host's immune responses. In particular, IL-12 influences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T-helper cells type 1 (TH1) and type 2 (TH2); it modulates macrophage responses through the control of interferon-gamma synthesis by TH1 cells; and, suppresses IgE class antibody production (has a suppressive effect on allergic reactions) and promotes a shift in the IgG subclasses. IL-12 enhances resistance to several infectious diseases, is a powerful antitumor agent in vivo , and acts as a vaccine adjuvant. The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IL-12 point to the potential therapeutic use in persistent hepatitis B virus and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相似文献   
46.
用基因工程重组的丙肝抗原包被于硝酸纤维素膜,建立了检测丙肝IgG抗体的斑点免疫渗滤法。与ELISA试剂盒进行双盲式同步测定,二法检验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渗滤法简便快速,适用于各级医院,有很强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7.
作者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研究了HFRS尸检内分泌及其有关组织中病毒抗原的分布,病毒抗原阳性细胞与病变的关系,病变的类型及病毒感染对胰腺内胰岛素表达的影响,所用的一抗有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糖蛋白(G_2),核蛋白(NP)及血凝素(HA)抗原的单克隆抗体(15种)和多克隆抗体(PAb)以及抗胰岛素(INS)单克隆抗体。结果显示,内分泌组织中有两种染色形态的病毒抗原,一种是胞浆弥漫染色的抗原,为G_2,NP或HA阳性,阳性细胞弥漫分布,另一种是以病毒包涵体(IB)形式出现的颗粒性抗原,MAbs染色多为实性,PAb染色多为空泡状。在9例胰腺组织中,有4例几乎在所有腺上皮细胞和少数胰岛细胞均为IB阳性,但PAb染色可在胰岛细胞中显示出空泡状IB。在其它内分泌组织中,IB只在少数细胞中出现。抗原阳性细胞很少出现坏死,但在脑垂体及肾上腺灶性或片状凝固性坏死区域也有弥漫性抗原阳性及IB存在。胰腺组织的胰岛素染色显示,除1例胰岛INS强阳性,其余8例均有明显的INS染色减弱及阳性细胞减少的表现。结果提示,内分泌组织中有两种病变,即以IB为特征的病毒直接感染引起的细胞病变,是病毒的弱致病变作用,该病变可能对细胞的内分泌功能产生影响;另一种病变是组织的灶性或大片性同步性凝固性坏死,是继发于病毒感染后的出血和休克,该病变会  相似文献   
48.
49.
A study of C4 bound to human erythrocytes in vitro and in vivo has been made by immunoblotting with mouse monoclonal anti-C4c and anti-C4d and human polyclonal anti-C4d (Rodgers and Chido) following SDS-PAGE. Multi-banded patterns differentiated between C4A and C4B isotypes. Treatment of EC4b with trypsin eliminated immunoblotting but not agglutination reactions. Serum inactivation (factor I) of EC4b resulted in banding patterns similar to those obtained from patients' EC4d. Treatment of EC4b membranes with NH2OH affected many of the bands, two were lost, one was markedly reduced and others had altered SDS-PAGE mobility. Interpretation of the bands has been made in terms of C4-acceptor complexes and inactivation fragments of C4. A distinct difference in the banding of C4A and C4B isotypes has been detected.  相似文献   
50.
受体导向单磷酸阿糖腺苷偶联物肝细胞导向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乳糖化人血清白蛋白作为载体,与抗病毒药物单磷酸阿糖腺苷交联成导向抗病毒治疗药物(以下简称交联物),研究其对肝脏的导向性能。同位素标记示踪实验显示,交联物在肝脏内含量明显高于其它脏器(P<0.001);用胶体金银染色法显示,受体定位于肝细胞血窦面及其侧面;交联物内化实验研究显示,其内化过程及动力学变化符合导向治疗要求。本研究为抗肝炎病毒导向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