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6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261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40篇
妇产科学   50篇
基础医学   1418篇
口腔科学   117篇
临床医学   132篇
内科学   351篇
皮肤病学   46篇
神经病学   567篇
特种医学   106篇
外科学   201篇
综合类   937篇
预防医学   94篇
眼科学   156篇
药学   137篇
中国医学   138篇
肿瘤学   9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170篇
  1996年   132篇
  1995年   143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114篇
  1987年   90篇
  1986年   77篇
  1985年   78篇
  1984年   76篇
  1983年   61篇
  1982年   63篇
  1981年   63篇
  1980年   46篇
  1979年   28篇
  1978年   31篇
  1977年   13篇
  1976年   12篇
  1975年   10篇
  1973年   7篇
  197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陈建中  杨春  刘春雷  朱房勇  胡瑜  李松 《重庆医学》2015,(16):2161-2163
目的:研究髁突在体内受异常应力变化后对髁突软骨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4周龄SD大鼠54只建立髁突颈骨折及截骨模型,设截骨组、骨折组及空白对照组,于术后1、3、5周处死,光镜、扫描电镜(SEM )及透射电镜(T EM )观察髁突软骨结构变化。结果光镜显示术后3、5周,截骨组及骨折组髁突总厚度均小于空白对照组。SEM显示截骨组和骨折组术后5周胶原纤维暴露,截骨组手术侧还出现胶原纤维断裂、崩解。T EM 显示术后3周截骨组较空白对照组及骨折组肥大软骨细胞成熟分化增强;截骨组术后1周手术侧可见表面纤维排列紊乱甚至缺失。5周截骨组手术侧见胶原纤维排列更为紊乱,纤维层中可见到裂隙。结论体内髁突异常应力变化会持续影响髁突软骨超微结构变化,且跟应力变化的程度相关,进而引起髁突发育的异常。  相似文献   
922.
研究浅低温对犬心脏停跳复苏后脑组织形态学及脑功能的影响。缺血时间18min,再灌注8h,观察神经机能及脑顶叶皮质形态学改变,并对顶叶皮层神经细胞及毛细血管进行体视学分析。结果表明,浅低温综合治疗可明显减轻神经细胞及毛细血管的损害,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23.
目的:研究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氯喹抗性(RC)株与敏感(N)株致病力和宿主对不同虫株感染反应的差异。方法:比较伯氏疟原虫RC株和N株感染ICR小鼠后期、肝、肾、肺等重要脏器超微结构的病理学改变。结果:N株感染后期、肺血窦、肾间质和毛细血管、肺泡毛细血管含有较多的感染疟原虫红细胞,肺泡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有较多的突起与疟原虫感染红细胞相接触。较多的肝细胞、肾小球旁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肺泡Ⅰ型和Ⅱ型细胞出现膜破溃,细胞器和胞质流失等不可逆的坏死性病变,一些肝血窦、肾小管和肺泡内可见多量的细胞碎片。RC株感染后期,肝血窦、肾间质充血,含有较多的感染疟原虫红细胞。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病变以线粒体肿胀为主的变性,可见肝脏部分变性肝细胞出现恢复状态,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下、基膜、系膜区可见电子致密物沉着,肺泡隔内可见较多的单个核细胞。结论:N株毒力较强,对宿主`能和肺细胞超微结构的损害为不可逆的坏死性病变,呈急性变质性炎症过程;而RC株毒力明显减弱,对宿主肝、肾和肺细胞超微结构的损害以变性为主,呈慢性增生性炎症经过。  相似文献   
924.
925.
氟中毒对小鼠学习记忆相关脑区突触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Y-迷宫反应观察长期饮用不同浓度的氟化钠溶液对小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然后用电镜和计算机图像分析仪观测小鼠脑内海马CA3区GrayⅠ突触结构的损伤效应。结果表明:饮用高浓度氟化钠溶液能显著降低小鼠的学习能力,并能引起小鼠海马CA3区突触后致密物质厚度极显著减小,和引起突触间隙宽度极显著变大等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提示,慢性氟中毒对小鼠的学习能力的显著影响可能与其脑内突触界面结构的病理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926.
砷对大鼠海马超微结构和NMDAR表达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观察饮水砷暴露后大鼠海马超微结构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亚基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砷致学习记忆损害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48只雄性健康断乳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对照组饮用自来水,砷暴露组分别饮用2.72,13.6和68 mg/L亚砷酸钠溶液.饲养3个月后.测定脑砷,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超微结构,用RT-PCR检测海马组织NMDA受体亚基mRNA表达.结果 脑砷值随饮水砷浓度升高而升高,13.6和68 mg/L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下,染砷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肿胀,线粒体肿胀.脊减少或无脊,粗面内质网扩张,血管内皮细胞肿胀.与对照组相比,各砷暴露组NR2A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 大鼠砷暴露可致海马神经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降低NR2A mRNA表达量,进而可能影响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927.
孔祥英  龚培力 《药学学报》2005,40(10):916-919
目的观察蝙蝠葛酚性碱(PAMD)对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动静脉短路血栓形成模型观察血栓形成;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度;电镜技术观察血小板超微结构变化;放射免疫法测定TXB2和6-酮基-PGF1α的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兔血浆NO浓度。结果PAMD体内给药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血栓形成及由ADP,AA和THR诱导的大鼠和兔的血小板的聚集;可显著抑制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变化;能明显升高兔血管壁6-酮基-PGF1α产生量,对血小板释放的TXB2无明显影响;还可提高兔血浆NO的浓度。结论PAMD具抗血栓形成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其机制与增加血管壁PGI2含量,提高兔血浆NO的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928.
目的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小鼠椭圆囊、球囊、壶腹超微结构,研究分析并据此构建前庭器官新的结构示意图。方法选取3个年龄段小白鼠各10只,分别是年轻组≤2个月、中年组2~12个月、老龄组>12个月。分离出椭圆囊、球囊、壶腹,采用扫描电镜技术样品制备方法制备样品,应用扫描电镜进行样品观察。结果扫描电镜下可以得到:①椭圆囊斑及球囊斑不同层面图片:表面为堆积并相互黏附的"表面耳石",表面耳石下是无结构胶状质;底层表面耳石深入到无结构胶质层里;无结构胶质层下面是毛细胞纤毛及"纤毛间耳石"层,不同纤毛束之间均有纤毛间耳石存在,立于支持细胞表面,表面平坦;蜂窝状胶质物质联接无结构胶质层、纤毛间耳石及毛细胞纤毛。②壶腹超微结构的图片:嵴帽是无结构的胶状质与壶腹外侧壁紧贴,但较易分离,嵴帽和壶腹外侧壁之间有纤细的晶状体物质,在壶腹嵴两侧壁上也有纤细晶体物质(壶腹嵴表面耳石);不同的毛细胞纤毛之间有耳石结构的存在(壶腹嵴纤毛间耳石)。结论通过对前庭器官扫描电镜的观察,发现了椭圆、球囊斑及壶腹的新结构成分,由此构建出新的前庭器官超微结构示意图。  相似文献   
929.
目的:观察SIZ-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的早期病理变化。方法:45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和对照组(CON),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SD大鼠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分别饲养3个月和6个月。各组大鼠到期后,取眼球,采用视网膜消化铺片PAS染色、细胞图像分析及透射电镜技术进行早期糖尿病视网膜微血管形态学检查,记数微血管细胞数和无细胞血管数目,观察微血管及细胞超微结构。结果:糖尿病视网膜早期微血管周细胞数目逐渐减少,无细胞血管增多。超微结构显示微血管细胞结构异常,基底膜变性、增厚。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存在微血管细胞病变、基底膜变性增厚及无细胞血管形成的改变。临床应重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早期防治,改善微血管循环。  相似文献   
930.
目的 观察人胚胎9个月时视网膜组织结构,探讨出生前期视网膜内神经元发育特征及意义.方法 取因外伤自愿终止妊娠的9个月人胚胎2例4个眼球.1例孕周为35周,1例为36周.胎龄根据孕妇的末次月经及测量胚胎坐高而确定.每只眼球于后极部定位取材视网膜组织片4个,常规电子显微镜标本处理程序后进行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共观察视网膜样本8个.结果 胚胎9个月时,外核层内含有5~6层感光细胞,外界膜外侧散在分布直径为2~3 μm的球形膜性结构.感光细胞内节段排列紧密,其间可见含粘连小带的外界膜,内含线粒体.其外侧可见纤毛.外节段较小,其内可见少量排列欠整的盘膜结构.感光细胞为多形核,常和(或)异染色质比例接近.感光细胞轴突分支少而细,与内核层细胞间联系较少,未见典型的"突触"结构.视网膜内核层含4~5层胞体.多种胞核常和(或)异染色质密度不均,部分为分叶核,核膜清晰.内网状层内各神经细胞分枝细小,神经突起间联系较少,少见典型的"突触"结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数量较少,胞膜完整,胞浆内可见大的细胞核和粗面内质网,核膜为连续的双层膜性结构,核内以常染色质为主.视网膜内界膜为双层膜性结构,其内侧可见排列整齐的神经纤维层,表面分布直径2~3μm的微孔,其间散在4~5 μm的较大孔隙.结论胚胎9个月时,人视网膜组织各层结构已经形成.但部分细胞结构和细胞联系尚未成熟,提示此期人视网膜发育仍处于发育重塑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