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5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30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275篇
内科学   57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84篇
特种医学   281篇
外科学   1343篇
综合类   424篇
预防医学   53篇
药学   119篇
  2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下肢长骨严重粉碎性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下肢长骨严重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41例患者,其中27例应用支架外固定治疗,14例应用联合内固定治疗。结果: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5-14个月,平均8.6个月。钉眼感染5例,骨折延迟愈合5例,再骨折1例,成角畸形3例。结论:支架外固定与联合内固定均为下肢长骨严重粉碎性骨折有效的治疗方法。支架外固定可使骨折满意复位,提供稳定的固定,可以维持肢体长度,特别适合合并有软组织病损的患者。  相似文献   
62.
胫前动脉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前足皮肤缺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胫前动脉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前足皮肤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以胫前动脉皮支穿出点为中心的逆行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胫前供区直接缝合或用腹股沟全厚皮打包植皮。结果 7例胫前动脉皮瓣及植皮全部成活。6例随访2~24个月,平均16个月,皮瓣无明显臃肿,色泽良好,外形满意。结论 胫前动脉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前足缺损可行,取材方便、操作安全。  相似文献   
63.
GIEBEL系统在胫骨高位截骨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GIEBEL内固定系统固定的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翻畸形的效果。[方法]对19例31膝,平均53.5岁的膝内翻患者进行评价。术前内翻畸形平均12.29°;膝关节症状以内侧间室疼痛为主。不伴有其他关节间室病变。对患膝进行精确的胫骨高位截骨术后应用GIEBEL系统内固定截骨端。手术前后拍摄双下肢负重位全长X线片,测量内翻角、机械轴线和解剖轴线。记录内外侧关节间隙距离的差值以及关节活动度。同时进行Lysholm评分。术后对患者进行主观满意度调查。[结果]对19例患者平均随访22个月。术后1例腓总神经一过性麻痹,2例切口脂肪液化延迟愈合。截骨处至术后12~16周均骨性愈合。测量矫正角度平均12.32°。3例患者残留膝前疼痛和关节绞锁症状。在随访期间膝内外侧间隙无明显退变加重。手术效果优良率为89.5%。84.2%患者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除膝关节活动度外,Lysholm评分、内外关节间隙差以及内翻角度在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GIEBEL系统可有效地固定胫骨高位截骨术截骨端,对轻中度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固定强度大,骨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64.
Wang XF  Chen BC  Shi CX  Gao SJ  Shao DC  Li T  Lu B  Chen JQ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2):839-842
目的通过增加胫骨平台后倾角度或后交叉韧带(PCL)部分松解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屈曲间隙过紧进行处理,分析这两种方法对TKA术后膝关节运动学的影响。方法测量6例新鲜尸体膝关节标本在完整状态下、正常TKA、屈曲间隙过紧、增加胫骨平台后倾角以及PCL部分松解TKA术后膝关节屈曲0°、30°、60°、90°、120°时的前后松弛度、内外翻松弛度、旋转松弛度及最大屈曲度。结果屈曲过紧TKA与正常TKA相比,在屈曲30°、60°、90°和120°时前后松弛度、内外翻松弛度及旋转松弛度均显著较小(P〈0.05)。与屈曲过紧TKA相比,增加胫骨后倾角后,在屈曲30°、60°、90°和120°时前后松弛度、内外翻松弛度和旋转松弛度均明显增大(P〈0.05)。PCL部分松解与屈曲过紧TKA相比,在屈曲30°、60°、90°和120°时前后松弛度明显增加(P〈0.05);旋转松弛度在屈曲30°、60°、90°时明显增加(P〈0.05)。与PCL部分松解相比,增加胫骨后倾角的内外翻松弛度在屈曲30°、60°、90°时明显较大(P〈0.05);旋转松弛度在屈曲0°、30°、60°和90°时明显较大(P〈0.05)。屈曲过紧TKA的最大屈曲度(120.4°)与正常TKA(130.3°)及增加胫骨后倾角(131.1°)相比明显较小(P〈0.05)。增加后倾角与PCL部分松解(124.0°)相比,最大屈曲度较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16)。结论屈曲间隙过紧TKA术后膝关节的前后松弛度、内外翻松弛度、旋转松弛度和最大屈曲度均减小;增加胫骨平台后倾角后,前后松弛度、内外翻松弛度、旋转松弛度和最大屈曲度均明显增大;PCL部分松解仅能明显增大前后松弛度。因此对于TKA术中屈曲紧张的膝关节,增加胫骨平台后倾角比PCL部分松解能更好地改善膝关节的运动学。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骨桥接术(minimallyi 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钛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2004年6月~2006年3月采用MIPPO联合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16例,AO分型:43A1型7例,43A3型5例,43B1型2例,43C3型2例。采用3种方法复位胫骨骨折后插入LCP,用锁定螺钉固定。结果16例随访5~20个月,平均11,5月。16例切口一期愈合,骨折无延迟愈合、畸形愈合、断钉、断板等并发症。术后X线检查4~12周(平均7.6周)骨痂形成并开始部分负重,8~20周骨性愈合(平均16周),此时开始完全负重。3例出现胫骨远端内植物局部不适。根据美国足踝骨科学会评分系统对踝关节功能评分,优14例(87.5%),良2例(12,5%)。结论MIPPO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近期疗效满意,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6.
王谦 《临床骨科杂志》2007,10(5):469-469
1999年7月~2005年7月,我科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19例胫骨髁间隆起撕脱骨折患者,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7.
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尤其是胫骨下1/3段骨折是发生骨延迟愈合或骨不连的常见骨折,临床上治疗方法颇多.2001年10月~2005年3月,采用小切口直视下复位,组合式外固定器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粉碎骨折46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8.
拉力螺钉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10月-2006年8月,我院收治胫腓骨骨折患者115例,其中45例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9.
关节镜监视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004—2006年,我院采用关节镜监视和定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0.
双切口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探讨双切口入路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1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采用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切口。后内侧用有限接触加压钢板或窄加压钢板固定,外侧以支撑钢板固定。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30个月。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评估疗效,优9例,良7例,可3例,差2例。术后无一例深部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结论双切口入路能有效减少软组织并发症,较好地显露骨折,复位方便,固定可靠,是一种较好的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入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