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65篇
  免费   623篇
  国内免费   589篇
耳鼻咽喉   98篇
儿科学   194篇
妇产科学   81篇
基础医学   489篇
口腔科学   447篇
临床医学   2483篇
内科学   328篇
皮肤病学   77篇
神经病学   367篇
特种医学   21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916篇
综合类   1893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919篇
眼科学   285篇
药学   492篇
  1篇
中国医学   111篇
肿瘤学   13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243篇
  2021年   401篇
  2020年   397篇
  2019年   336篇
  2018年   344篇
  2017年   294篇
  2016年   317篇
  2015年   319篇
  2014年   711篇
  2013年   1113篇
  2012年   643篇
  2011年   899篇
  2010年   834篇
  2009年   881篇
  2008年   896篇
  2007年   985篇
  2006年   793篇
  2005年   743篇
  2004年   606篇
  2003年   636篇
  2002年   490篇
  2001年   507篇
  2000年   373篇
  1999年   278篇
  1998年   238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9篇
  197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曾令雄  余华 《四川医学》2004,25(1):34-36
目的 分析创伤性肝破裂外科多种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 总结分析1982-2002年我院收治创伤性肝破裂76例的救治方法和病死率。其中Ⅲ级以上的严重肝破裂46例(60.53%)。手术治疗56例,手术方式包括单纯修补、清创性肝切除、规则性肝切除、肝周填塞止血;非手术治疗20例。结果 手术组:治愈44例,术后并发症17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死亡12例,其中术中死亡2例;非手术组:治愈12例,好转6例,2例失访。全组治愈64例,死亡12例,病死率15.8%。结论 Ⅰ-Ⅱ级单纯性外伤性肝破裂可保守治疗;手术是治疗创伤性肝破裂的主要措施,正确的手术方式,积极处理合并伤,重视综合治疗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62.
伤害控制骨科学--多发伤治疗最新观点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挽救生命、减少伤残仍是多发伤救治的基本观点,治疗的形式和时机却在逐渐地变化、修正,伤害控制原则是一项新的多发伤治疗策略,其在创伤骨科的应用产生了伤害控制骨科学。伤害控制骨科学包括三步,第一步:早期临时固定不稳定性骨折、止血,如果需要,作颅内减压;第二步:在ICU内复苏病人使其各项生理指标达到理想状态;第三步:病人病情稳定后进行最终的正式手术固定骨折。伤害控制骨科学适应证: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及极度危重的多发伤病人应遵循伤害控制原则;对临界病人,仍可早期手术正式固定骨折,但如果手术过程中任何时间发生病情恶化,手术应该立即改为伤害控制。伤害控制骨科学是一项正在发展、完善的技术,将来研究需要进一步验证既有观点的有效性,以减少多发伤病人ARDS和MOF的发生。  相似文献   
63.
目的 研究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血清和脑组织中NO、NOS的变化,探讨其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取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缺氧缺血后30min、2h、24h、72h大鼠血清、脑组织标本进行NO和NOS的检测。NO测定采用硝酸还原酶法,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NO和NOS。结果 (1)缺氧缺血组NO、NOS增高,与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但后两组差异无显著性。(2)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后NO、NOS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3)血清、脑组织NO、NOS的变化存在相关性。结论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血清和脑组织中NO、NOS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且存在相关性。可以通过血NO、NOS的检测了解脑组织的受损情况。  相似文献   
64.
2 294名军人伤害住院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某区部队伤害住院患者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提出预防建议。方法:应用各医院上报军区统计中心的数据库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意外损伤、军事训练伤、交通伤和烧烫伤是导致部队伤害住院的四大主要因素。伤害主要发生在18—23岁(占62.16%)之间,干部意外损伤、交通伤和锐器伤高于战士,军训伤则战士明显高于干部。结论:部队要重视和加强伤害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65.
To assess the magnitude and nature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resulting in hospitalisation of children and to identify subgroups at risk of repeat hospital admissions, a population-based, retrospective study of all violence hospitalisations in Western Australia for children aged 9 years or less was undertaken, using the 1990–2004 linked data retrieved from the Western Australian Mortality Database and the Hospital Morbidity Data System.
Of the 747 patients aged <10 years incurring 834 hospitalisations for the consequences of violence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570 (76%) were less than 4 years of age. A total of 43 deaths from violence were recorded and 74 (9%) patients were admitted for more than one episode of violence. Victims aged 0–4 years from rural (hazard ratio [HR] = 2.72;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35, 5.43) and remote parts (HR = 2.79; 95% CI 1.25, 6.25) of the state were at increased risk of a subsequent admission for violence compared with those residing within the metropolitan area. Indigenous children aged 5–9 year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likely (HR = 3.57; 95% CI 1.14, 11.13) to incur a second hospitalisation for violence than their non-Indigenous counterparts. The identification of young victim subgroups at high risk of repeat hospitalisations is important for developing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to reduce the burden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Young children aged 0–4 years living in rural and remote locations and Indigenous children aged 5–9 years should be specifically targeted for attention.  相似文献   
66.
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火器伤所致骨折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情况,探讨如何选择合理方法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对25例火器伤所致骨折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中男18例,女7例;平均年龄36.2岁。骨折的部位为股骨骨折9例,胫骨骨折7例,肱骨骨折2例,骨盆骨折2例,锁骨骨折1例,椎体骨折1例,尺、桡骨骨折1例,髋关节骨折1例与膝关节损伤1例。骨折类型为未移位1例,移位2例,粉碎性10例,粉碎且移位6例,骨缺损6例。19例接受了骨科手术治疗,其他6例接受了清创治疗。10例采用外固定架固定,7例行内固定,4例行管形石膏固定,2例骨盆与髋臼骨折采用牵引治疗,2例锁骨骨折应用锁骨带治疗。结果:25例患者获得了平均4.2年的随访,18例骨折Ⅰ期愈合,6例需后期手术促进骨折愈合,1例截肢。有5例需要后期手术覆盖创面。大的并发症包括2例骨不连,4例延迟愈合,3例周围神经功能受损。结论:骨折固定方法的选择与骨移植是治疗火器伤所致的骨折与骨缺损的一项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采用有限切开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间接复位有限切开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37例,SchatzkerⅣ型骨折采用前内侧小切口,T型钢板固定,SchatzkerⅤ、Ⅵ型骨折采用前外侧小切口联合后内侧切口,后内侧用1/3管型钢板固定支撑,外侧以高尔夫棒型钢板固定。结果随访6-30个月,37例均于12周内骨折愈合。所有患者均恢复了患肢的正常力线及患膝的骨性稳定。采用Sanders膝关节评分法评估疗效:优13例,良20例,可4例。结论有限切开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生物学固定方法,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可早期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68.
目的建立标准化视神经损伤大鼠动物模型,对致伤强度、损伤程度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方法在立体定位下,利用微电极毁损视神经颅内段,毁损电压为5V,频率为60kHz,通过改变电毁损的电流强度,造成不同程度视神经损伤。然后进行视网膜切片,计数视神经节细胞层细胞,定量视神经损伤。结果析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视神经节细胞计数存不同刺激时间之间,差异硅著(F=3472,14,P〈0.001);在不同电流强度组间,差异显著(F=335.83,P〈0.001);经LSD法多重比较,视神经节细胞计数在刺激电流之间及刺激时间之间差异在α=0.05水平均有显著性意义。刺激强度和刺激时间的单独效应:同一电流组随着刺激时间增加.视神经节细胞计数呈下降趋势;除对照组和90s组外(F=0.79,P=0.548;F=1.54,P=0.242),刺激时间相同时,随电流强度增加.细胞计数也呈下降趋势,刺激电流强度与刺激时间之间交互效廊显著(F=27.30,P〈0.001):结论立体定向电毁损大鼠颅内段视神经模型可以测定致伤强度和视神经损伤程度,是较理想的视神经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69.
70.
放射性脑损伤是放射治疗的严重的并发症,其与脑肿瘤复发的鉴别诊断非常困难,目前主要依靠影像学诊断,核磁共振弥散加权像、磁共振波谱、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显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等被认为对于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最终确诊依赖标本的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