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7篇
  免费   355篇
  国内免费   123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74篇
口腔科学   1741篇
临床医学   472篇
内科学   816篇
皮肤病学   122篇
神经病学   443篇
特种医学   249篇
外科学   120篇
综合类   679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52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253篇
  5篇
中国医学   199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350篇
  2013年   304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40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31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15篇
  1977年   22篇
  1976年   16篇
  1975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Background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outer wall at the carotid bifurcation is the most common area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 deposition due to the low shear stress.HypothesisWe hypothesized that the most common site of arteriosclerosis in carotid arteries is different in the early and late stages.MethodsThis is an observational study of patients with <50% stenosis of the common and internal carotid arteries (ICAs) identified by Duplex ultrasound in our health promotion center. Plaque location was categorized as a quarter of the cross‐section in the distal common carotid artery (CCA) and proximal ICA. Carotid plaque score (CPS) was calculated by the addition of one point for each detected section. The sum of CPSs was calculated for each section.ResultsAmong 3996 Duplex scans of carotid arteries in 999 patients between June 2020 and October 2020, a total of 569 patients (73.6% male; mean age, 68.4± 9.1 years; 652 CCAs and 567 ICAs) were included. Total CPS was high in th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sections. The distribution in the ICA was: 308 (31.0%) anterior, 90 (9.0%) medial, 373 (37.5%) posterior, and 224 (22.5%) lateral section. The distribution in the CCA was 385 (32.6%) anterior, 103 (8.7%) medial, 528 (44.7%) posterior, and 165 (14.0%) lateral section. The axial distribution of posterior and lateral section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ccording to the directional flow (p < .001).ConclusionsAnterior and posterior sections of the CCA and ICA were atherosclerotic plaque‐prone sites. This result is different from the tendency of atherogenesis to affect the lateral section having low shear stress at the carotid bifurcation.  相似文献   
82.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尤其是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其最重要因素之一,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破坏屏障功能,血液中各种巨噬细胞广泛侵入内膜,形成以脂质为主的粥样斑块,引起血管重构,进一步发展,可引起斑块破裂。基质金属蛋白酶是一组几乎能降解血管外细胞基质所有成分的一组酶,在动脉硬化斑块的区域可过度表达,降解基质,引起斑块破裂、出血,形成继发血栓,引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本文着重从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破裂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3.
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头面部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头面部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头面部斑块状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试验组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对照组外用5%松馏油软膏,每日2次,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各随访1次.记录皮损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治愈率为85%,对照组为55%(P<0.05);有效率分别为95%和60%(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1/20例)和15%(3/20例).结论:他克莫司软膏外用治疗头面部斑块状银屑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4.
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斑块状银屑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308 um准分子激光对37例斑块状银屑病患者进行每周3次,最长6周的照射治疗.初始剂量为3倍最小红斑量(MED).主要的观察项目包括治疗前后银屑病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治疗次数、疗效满意度和不良反应自我评价.结果:有30例患者完成了本次试验,在最多18次治疗后.有5例(16.7%)患者PASI减少≥90%;16例(53.3%)患者PASI减少60%~89%.19例(63.3%)患者认为疗效满意或非常满意.未观察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斑块状银屑病安全、有效,其皮损清除较传统光学疗法更快.  相似文献   
85.
目的:通过3T高分辨MR扫描,分析颈动脉斑块的表面钙化与斑块表面溃疡和斑块内出血的关系。方法:使用3T MR扫描仪对颈动脉斑块患者进行局部高分辨扫描,分析51例患者的钙化斑块。共纳入183个层面,记录每一层面的表面钙化类型(点状、弧形或大片状)、钙化部位(边缘型、中央型)、同一或相邻层面有无斑块内出血和表面溃疡,使用χ2检验分别分析钙化类型和部位与斑块内出血及表面溃疡的关系。结果:183层表面钙化斑块中,122层伴斑块内出血(66.7%),86层可见表面溃疡(47%)。按钙化类型和部位划分后,158层为点状、弧形的不规则钙化,25层为大片状钙化;142层为边缘钙化,41层为中央钙化。不规则钙化组伴斑块内出血的几率显著高于大片状钙化组(72.8% vs 28%,P<0.01);边缘钙化组较中央钙化组更易伴斑块内出血(71.1% vs 51.2%,P<0.05)。然而,不规则钙化、边缘型钙化与大片状钙化、中央型钙化比较,表面溃疡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表面钙化是斑块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容易导致斑块内出血和溃疡形成;表面钙化的类型、部位对斑块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6.
咀嚼无糖口香糖对含漱蔗糖溶液后牙菌斑原位pH值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通过对牙菌斑原位pH值变化的动态监测,观察咀嚼无糖口香糖对牙菌斑原位pH值的影响。方法 采用受试者自身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选择16名健康成人志愿者为受试者,年龄23~32岁,其中男性6名,女性10名。首先测定受试者48h菌斑的静止pH值,以及受试者用10%蔗糖溶液含漱1min后在5、10、20和30min时菌斑的pH值,取得受试者的Stephan曲线作为基线对照;而后观察咀嚼两种益达无糖口香糖对含漱10%蔗糖溶液后菌斑pH值变化的影响。菌斑原位pH值的测定采用pH微电极接触法在口内直接测量。结果 含漱10%蔗糖溶液后立即开始咀嚼无糖口香糖可使菌斑pH值在各检测时间点(含漱10%蔗糖溶液后5、10、20和30min)均维持在静止pH水平,无明显下降;含漱10%蔗糖溶液后在5min时开始咀嚼无糖口香糖则使菌斑pH值从含漱蔗糖溶液后5min时的5.59迅速回升至10min时的6.98。结论 受到蔗糖攻击后,咀嚼无糖口香糖可迅速缓冲菌斑的酸性产物,升高菌斑pH值。  相似文献   
87.
目的 应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CTA)斑块定量分析,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冠状动脉斑块成分与负荷特征。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至3月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的116例冠心病(CA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临床诊断结果将其分为ACS组(81例)和SCAD组(35例)。2组患者均在14 d内先后接受CCTA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采用CCTA斑块定量分析软件测量各类斑块成分体积及负荷、最小管腔直径和重构指数(RI)、偏心指数(EI)等影像学指标并比较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Wilcoxon检验及χ2检验。结果 ACS组患者较SCAD组患者具有更大的总斑块负荷(TPB)、非钙化成分负荷(NCPB)和脂质成分负荷(LP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0.5±11.2)%和(51.7±14.4)%,(58.9±12.0)%和(50.1±15.2)%,17.9%(11.6%,27.6%)和14.2%(7.5%,20.8%),均P<0.0...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明汉坦病毒HTN型与SEO型、HTN型与PHV型之间基因重排的频率和特点。方法分别用相同滴度的汉坦病毒HTN型与SEO型(76-118株与SR-11株),及汉坦病毒HTN型与PHV型(76-118株与PHV株)毒株分别混合感染VeroE6细胞,用空斑形成试验挑选子代病毒克隆,挑得的单个病毒克隆在VeroE6细胞上扩增。分别用分型引物对子代病毒进行RT-PCR实验,以确定子代病毒L、M、S片段核酸的来源,鉴定子代病毒基因型。结果发现76-118株与SR-11株混种的子代病毒株基因30/44株来源于亲代病毒,9/44株子代病毒发生了基因片段重排。76-118株与PHV株混种的子代病毒株基因26/36株来源于亲代病毒,3/36株子代病毒发生了基因片段重排。76-118株与SR-11株混种的子代病毒株的基因重排率(20.45%)明显高于76-118株与PHV株混种的子代病毒株(8.33%)。结论这种重排率的差异可能是由于HTN型与SEO型HV基因核酸序列之间的同源性较高,而更容易发生基因重排。而HTN型与PHV型HV基因核酸序列之间的同源性较低,发生基因重排的机会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9.
目的采用颈动脉超声观察辛伐他汀治疗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对参加我院健康体检时经彩超检查发现有颈动脉斑块的观察病例68例,每晚服用辛伐他汀,连续4月,观察颈动脉斑块的面积变化以及血脂的动态改变。结果68例观察者共发现斑块112个,服药4月后发现低回声斑块面积消退幅度达32%,混合性斑块达25%,高回声斑块只有9%,平均消退幅度22%,除高回声斑块外,其他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TC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TG、LDL的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HDL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观察服用辛伐他汀4月后斑块的面积变化以及血脂的改变结果表明,坚持服用他汀类药物,可以达到稳定与消退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咀嚼2种胶姆糖后口腔菌斑pH值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8例健康受试者(年龄23~27岁,男4例,女4例)参加3次试验,每次实验开始前停止刷牙24h,在使用10%的蔗糖溶液漱口前以及漱口后5、10、15、20min,用Beetrode pH微电极测量口腔菌斑的pH值,作为基线值.1周后先测量静息pH值,再用蔗糖溶液漱口,1min后给予无糖胶姆糖咀嚼,在5、10、15、20min时间点,分别测量非咀嚼侧的菌斑pH值.1周后重复上述实验,胶姆糖改为含茶多酚胶姆糖.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分析.结果:与基线值比较,咀嚼2种胶姆糖都能有效防止由于含漱蔗糖水导致的菌斑pH值下降,并使pH值维持在静息pH值以上.2种胶姆糖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咀嚼2种胶姆糖均能防止菌斑pH值下降,减少患龋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