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66篇 |
免费 | 1275篇 |
国内免费 | 41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篇 |
儿科学 | 53篇 |
妇产科学 | 94篇 |
基础医学 | 498篇 |
口腔科学 | 232篇 |
临床医学 | 733篇 |
内科学 | 963篇 |
皮肤病学 | 17篇 |
神经病学 | 82篇 |
特种医学 | 244篇 |
外科学 | 2498篇 |
综合类 | 1182篇 |
预防医学 | 465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802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717篇 |
肿瘤学 | 5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264篇 |
2022年 | 424篇 |
2021年 | 476篇 |
2020年 | 472篇 |
2019年 | 410篇 |
2018年 | 267篇 |
2017年 | 249篇 |
2016年 | 257篇 |
2015年 | 229篇 |
2014年 | 491篇 |
2013年 | 651篇 |
2012年 | 374篇 |
2011年 | 442篇 |
2010年 | 359篇 |
2009年 | 321篇 |
2008年 | 374篇 |
2007年 | 334篇 |
2006年 | 315篇 |
2005年 | 272篇 |
2004年 | 267篇 |
2003年 | 245篇 |
2002年 | 199篇 |
2001年 | 230篇 |
2000年 | 130篇 |
1999年 | 114篇 |
1998年 | 85篇 |
1997年 | 76篇 |
1996年 | 52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6篇 |
1978年 | 3篇 |
1976年 | 5篇 |
1975年 | 3篇 |
197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系统评价血尿酸与骨质疏松性骨折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PubMed数据库、Cochrane Collaboration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Sino Med数据库进行检索,查找关于高血尿酸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风险的相关文献。结果依纳入标准,共纳入7个研究,含30 85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尿酸水平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明显下降(HR=0.88,95%CI为0.83~0.93,P0.001)。发表偏倚及敏感性分析显示:漏斗图及Egg检验未见明显发表偏倚,敏感性分析提示结果较稳定。结论高血尿酸可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2.
球囊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球囊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随访2005~2007年采用经皮球囊后凸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27例,43个椎体,测量术前术后骨折椎体的后凸角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疼痛变化.结果 本组病例均能耐受该手术,有5个椎体出现轻度骨水泥渗漏,但患者没有临床症状.术前术后脊柱X线片显示椎体高度有所恢复,脊柱后凸畸形改善,术前椎体后凸角度(19.7±7.2)°,术后(11.6±5.3)°,所有患者疼痛明显缓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由术前8.0±1.3下降至术后3.7±1.5.结论 球囊后凸成形术能够有效地控制骨折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导致的疼痛,并可以部分恢复椎体高度和脊柱后凸畸形,有利于改善脊柱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3.
目的 研究糖耐量异常(IGT)患者的骨密度水平及其与血糖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 将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门诊体检发现的IGT患者290例纳入研究的观察组,同期体检的健康者290例纳入研究的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的血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空腹血浆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糖基化终末产物、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L3、L4椎体、股骨颈、大转子、Ward's区的骨密度,分析骨密度水平与血糖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 两组受试者空腹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以及L3、L4腰椎、股骨颈、Ward's三角区、大转子的骨密度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糖基化终末产物、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骨密度水平呈负相关,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与骨密度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IGT患者的骨密度显著下降,且骨密度与血糖代谢指标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糖基化终末产物、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4.
社区防跌倒策略在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 骨质疏松症(OP)患者跌倒的风险显著高于非OP者,而62%以上的低暴力骨折均由跌倒引起,因此,加强预防跌倒工作对OP患者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关于院内预防跌倒的研究较多,对院外预防OP患者跌倒的研究尚少。目的 评价社区防跌倒策略在老年原发性OP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6-12月在陆家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100例老年原发性O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门诊随访,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社区防跌倒策略综合干预,持续干预1年。采用OP知识问卷(OKT)评估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对OP知识的了解程度,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平衡功能,采用Motricity指数(MI-L)评估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下肢肌力,统计并对比干预1年期间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OKT评分、BBS评分、MI-L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OKT评分、BBS评分、MI-L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OKT评分、BBS评分、MI-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3个月、干预4~6个月、干预7~9个月期间,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0~12个月期间,干预组患者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防跌倒策略综合干预模式的应用可显著改善老年原发性OP患者对OP的了解程度,并且提高患者的平衡功能和下肢肌力,可有效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糖尿病骨质疏松血成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骨钙素(OCN)、I型胶原C-末端肽(CTX)的代谢水平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STZ组和US组三组,分别检测血清、尿液和骨中骨代谢的生物标志物的不同变化。结果 熊果酸衍生物(ursolic acid derivatives,UAD)可明显提高糖尿病小鼠骨钙含量、骨密度,促进FGF-23和OCN表达升高,降低PTH和CTX表达。结论 熊果酸衍生物通过促进新骨形成、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来改善STZ诱导的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熊果酸衍生物(ursolic acid derivatives,UAD)对糖尿病骨质疏松骨重塑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TZ组与US组三组,取胫骨进行基因和蛋白表达测定以及组织形态学分析,测定骨体积/总体积(BV/TV)、骨小梁数(Tb.N)、小梁厚度(Tb.Th)和骨密度/总体积(BMD/TV)等各项骨形态参数,分别检测骨保护素/核因子-κΒ受体活化剂(OPG/RANKL)比值与骨代谢关键调控因子mRNA的表达。结果 STZ组与对照组相比,OPG/RANKL比值和OPG显著降低且RANKL升高;US组显著增加OPG/RANKL比值。STZ组MMP9和CAII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而STZ组Runx2和TGF-β的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US组同时逆转糖尿病小鼠MMP9、CAII、RUNX2和TGF-β mRNA的表达。结论 UAD通过促进成骨细胞分化、新生骨形成及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来逆转STZ诱导的骨小梁损伤作用进行骨重塑。 相似文献
57.
目的 对定量CT在骨质疏松症中的诊断价值进行meta分析。方法 按照循证医学诊断meta分析的相关原则,对PubMed、Google学术、中国知网、百度学术中定量CT诊断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时间与语言不限。对筛选出的文献分别进行双变量混合效应及层次综合受试者工作曲线模型分析,并对其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13篇文献,15组研究,两种分析方法均表明纳入文献的总敏感性为0.84(95% CI: 0.68~0.93),总特异性为0.78(95% CI: 0.66~0.87),SROC曲线下面积为0.88(95% CI: 0.84~0.90),表明该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 定量CT骨质疏松症的筛查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在疾病的确诊中尚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资料进行综合诊断。 相似文献
58.
补肾化瘀方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肾虚血瘀证证候积分及预后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建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7(2)
目的 探讨补肾化瘀方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肾虚血瘀证证候积分及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 以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风湿病科收治的84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及强骨胶囊治疗,观察组另给予补肾化瘀方治疗,观察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血液生化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L-L4骨密度(BMD)、血钙(Ca2+)]、肾虚血瘀证证候积分、预后效果[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及药物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8.10%较对照组64.29%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LP、肾虚血瘀证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BMD、Ca2+、HSS评分显著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ALP、肾虚血瘀证证候积分较对照组降低显著,BMD、Ca2+、HSS评分升高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化瘀方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疗效确切、预后效果佳安全性高的中药组方,有较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比较卵巢早衰 (POF)与自然绝经妇女的骨密度 (BMD)。方法 6 3例经DEXA确诊为骨质疏松的病人分为两组 :2 9例POF为A组 ,年龄 4 8~ 76岁 (6 2 1± 7 0 ) ;34例自然绝经妇女为B组 ,年龄 5 2~ 77岁 (6 3 4± 6 0 )。应用美国Hologic公司QDR4 5 0 0 W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A组和B组腰椎及股骨颈BMD。结果 A、B两组腰椎 2 4、股骨颈BMD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POF比自然绝经妇女骨量丢失的早并且丢失的多 ,应及早应用HRT。 相似文献
60.
锻炼配合抗骨吸收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身体锻炼配合抗骨吸收剂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方法 对照、动态检查腰椎、左右髋部骨密度(BMD)变化率及四肢和脊柱骨折发生率。结果 主动进行身体运动和缺乏运动的妇女BMD均显升高,尤以新近运动1年内升高最明显,达6.76%-9.79%(P<0.05),1年后常年运动组、新近运动组和缺乏运动组的BMD增长率无显意义的差别(P<0.05);常年运动组和新近运动组的第2年骨折率低于缺乏运动的病人。结论 身体锻炼配合抗骨吸收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时,以新近运动BMD增长最快,常年运动组骨折率最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