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5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52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139篇
口腔科学   258篇
临床医学   297篇
内科学   268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220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269篇
综合类   194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80篇
药学   88篇
  2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2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4篇
  197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申昌明  张万峰 《河北医学》2006,12(8):720-721
目的:探讨不离断颈前肌群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操作的影响,不放置引流物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2年来选择对36例甲状腺腺瘤等患者采用不离断颈前肌群,次全切除腺体后创面应用生物蛋白胶并不放置引流物的治疗效果。结果:36例患者均获痊愈,手术时间均未超过1小时45分钟,仅1例因术中牵拉过度,术后出现暂时性声嘶,3个月余后恢复,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5d。结论:大部分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可以不离断颈前肌群,医用生物蛋白胶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应用具有明显止血、止渗出的作用,可不放置引流物,能减少因引流物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2.
血凝块DNA提取方法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血凝块DNA提取的方法.方法:利用血凝块融化液直接进行DNA提取,并通过血凝块融化液涂片、血凝块冰冻切片以及琼脂糖电泳鉴定所提DNA的质和量.并与常规研磨法提取DNA进行比较.结果:利用血凝块融化液直接提取DNA浓度可高达(13.9±10.4)mg/L,A(260 nm)/A(280 nm)为1.85±0.11;高于研磨法的(9.70±4.1)mg/L和1.74±0.08(P<0.05).血凝块融化液中以及血凝块冰冻切片中均含有较多的有核细胞.结论:利用血凝块的融化液直接进行DNA提取是一种简便、实用的DNA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GH)和医用生物蛋白胶(FS)联合应用对腹腔感染肠吻合口愈合的影响机制. 方法:将腹腔感染24 h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行肠切除肠吻合;FS组行肠切除肠吻合,吻合口喷涂FS;GH组行肠切除肠吻合,吻合口喷涂FS,术后应用GH.观察吻合口组织形态学及纤维连接蛋白(F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和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GH组FN、α-SMA、VEGF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FS组,术后吻合口细胞凋亡明显低于对照组和FS组. 结论:FS联合应用GH能减轻感染对组织修复起始过程的影响,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肉芽组织形成,促使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且α-SMA表达的动态变化过程与肌成纤维细胞凋亡出现的频度呈现出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中血清D-二聚体水平(D-D)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0例DIC患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DIC患者62例,作为观察1组;肺癌DIC患者48例,作为观察2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各组进行血清D-D水平检测以及对比分析。结果观察1组和观察2组患者的血清D-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D-D水平与DIC的发生关系密切,随着病情进展水平持续升高。结论 DIC患者血清D-D水平升高显著,该指标可作为DIC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并可为患者的溶栓治疗效果的评估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5.
Adipose tissue engineering aims at the restoration of soft tissue defects and the correction of contour deformities. It is therefore crucial to provide functional adipose tissue implants with appropriate volume stability. Here, we investigate two different fibrin formulations,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biodegradable polyurethane (PU) scaffolds as additional support structures, with regard to their suitability to generate volume‐stable adipose tissue constructs. 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ASCs) were incorporated in a commercially available fibrin sealant as well as a stable fibrin hydrogel previously developed by our group. The composite constructs made from th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fibrin and porous poly(ε‐caprolactone)‐based polyurethane scaffolds exhibited increased volume stability as compared to fibrin gels alone; however, only constructs using the stable fibrin gels completely maintained their size and weight for 21 days. Adipogenesis of ASCs was not impaired by the additional PU scaffold. After induction with a common hormonal cocktail, for constructs with either fibrin formulation, strong adip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ASCs was observed after 21 days in vitro. Furthermore, upregulation of adipogenic marker genes was demonstrated at mRNA (PPARγ, C/EBPα, GLUT4 and aP2; qRT–PCR) and protein (leptin; ELISA) levels. Stable fibrin/PU constructs were further evaluated in a pilot in vivo study, resulting in areas of well‐vascularized adipose tissue within the implants after only 5 weeks.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评价医用生物蛋白胶(BFG)联合大网膜包肾(ORP)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断流术后近期和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我院3年内(2003年11月~2006年5月)收治的118例门静脉高压症接受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sPCDV)患者分成两组,即应用BFG联合ORP组(A组,n=72)和对照组(B组,n=46),比较两组手术后近期(一月)脾窝渗液、发热和远期上消化道再出血、肝性脑病和胃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A组手术近期脾窝渗液和发热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和B组随访期间上消化道再出血率分别为1.3%和10.8%(P<0.05)、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率分别为30.6%和65.2%(P<0.05);A组肝性脑病发生率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BFG联合ORP可有效降低选择性断流术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断流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及比较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PRF)、海奥生物膜联合骨粉用于新西兰大白兔下颌骨缺损处早期引导骨生成的能力。方法:选取雌性新西兰大白兔9只,在其双侧下颌骨下缘上2mm做圆形骨缺损,A组植入骨粉后覆盖PRF,B组植入骨粉后覆盖海奥生物膜,C组植入骨粉。术后2,4,8周分期分组处死动物,取下颌骨缺损植骨区标本。标本行大体观察、CT及组织学观察成骨情况。结果:大体观察,骨缺损区早期骨愈合坚硬度A组>B组>C组。CT观察,骨缺损区骨密度早期A组>B组>C组,统计学分析,2周、4周时A组B组C组之间骨密度值分别具有统计学差异,8周组A组B组无统计学差异,与C组分别存在统计学差异。组织学观察,同期比较A组新生骨组织及再生血管化均优于B组、C组,新生骨排列较B组、C组规则。结论:PRF在骨缺损的修复中能够促进新骨的形成,提高新骨形成的时间和质量,对引导成骨起到有效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联合植骨材料治疗骨内缺损是目前l临床上能获满意效果的一种常用治疗手段。本研究目的在于评价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GTR联合植骨术的治疗效果的影响。同时通过术后6个月的观察评估此项手术技术应用于临床是否具有稳定的优越性。方法:选取20例慢性牙周炎牙槽骨垂直吸收的患牙,共计60个位点,随机分为实验组(PRF+GTR联合植骨术组)和对照组(单纯GTR联合植骨术组)各30个位点。分别在术前和术后6个月拍摄CBCT确定术区骨密度,同时记录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CAL)、出血指数(BI)并进行比较。在此期间,测量术前、术后1、2周、1、3、6个月时的角化龈宽度(Keratinizedgingival width,KTW),观察其变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D、CAL、BI的均值在术前与术后6个月时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其中实验组CAL的改善方面要优于对照组(P〈o.05)。术后1个月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角化龈宽度变化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而对于骨密度值的变化,两组差别则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RF的应用有利于提高GTR联合植骨术的临床疗效,在恢复牙周附着丧失方面具有更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0.
目的:通过检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浓度,了解PRF体外释放效用因子TGF-β1的趋势。方法:兔耳中央动脉抽血,离心3000 r/min×10 min,制取PRF膜,置于5 mL新鲜DMEM溶液中,分别于37℃下静置7 d、14 d、21 d、28 d收集析出液。ELISA法检测其浓度。结果:PRF析出液中TGF-β1质量浓度随着时间的递增而增大,至28 d时达到高峰,TGF-β1质量浓度在21~28 d时呈现一个显著增高的趋势。结论:不同时间对PRF析出液中TGF-β1的质量浓度变化存在一定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增加,TGF-β1的浓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