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80篇
  免费   1687篇
  国内免费   812篇
耳鼻咽喉   197篇
儿科学   764篇
妇产科学   210篇
基础医学   5082篇
口腔科学   178篇
临床医学   1237篇
内科学   2948篇
皮肤病学   529篇
神经病学   1250篇
特种医学   266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801篇
综合类   1918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预防医学   502篇
眼科学   509篇
药学   801篇
  1篇
中国医学   139篇
肿瘤学   2335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236篇
  2022年   413篇
  2021年   703篇
  2020年   653篇
  2019年   664篇
  2018年   570篇
  2017年   610篇
  2016年   689篇
  2015年   729篇
  2014年   989篇
  2013年   1178篇
  2012年   878篇
  2011年   944篇
  2010年   770篇
  2009年   807篇
  2008年   870篇
  2007年   797篇
  2006年   823篇
  2005年   741篇
  2004年   673篇
  2003年   645篇
  2002年   550篇
  2001年   514篇
  2000年   386篇
  1999年   431篇
  1998年   420篇
  1997年   353篇
  1996年   261篇
  1995年   236篇
  1994年   183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16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44篇
  1981年   34篇
  1980年   41篇
  1979年   23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5篇
  197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99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在肿瘤细胞中通过点突变、扩增或缺失实现其蛋白功能的变化和调节其相关分子靶向药物的反应性。本文着重介绍了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鳞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肝胆系统肿瘤、食管癌和胃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神经胶质瘤等多种肿瘤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酪氨酸激酶区的突变状态及与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相关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铜绿对大鼠的急性毒性,计算其半数致死剂量(LD50)。[方法]选用9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雌雄各半,染毒剂量依次为0、217.3、325.9、488.9、625.0、733.3、1100.0、1250.0和1775.0mg/kg。经口24h内3次灌胃染毒,观察14d,记录大鼠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数,以改良寇式法计算LD50,并进行肝、胃、肾病理学检查。[结果]染毒后不同时间,大鼠自由活动减少,摄食和饮水下降,出现腹泻等症状。铜绿的LD50及95%可信区间(95%CI)为732.82(870.96-615.18)mg/kg。病理学检查发现存活动物均出现肝细胞浊肿、坏死等。在本次实验剂量下,铜绿未引起胃和肾脏的病理改变。[结论]铜绿的毒性属于低毒.肝脏为铜绿的急性毒性靶器官。  相似文献   
993.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T)是一种低度恶性胰腺肿瘤,其发病机制与结肠腺瘤性息肉病基因(APC)和β-catenin通路改变及β-catenin基因突变相关.该肿瘤可能来源于多能干细胞,与孕激素受体关系密切.肿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复层排列而形成假乳头状突起是特征性组织学改变.虽然大部分肿瘤呈良性过程,但具有侵袭性行为.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94.
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HPV16型E6基因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的发生主要与人乳头状瘤病毒16(HPV16)感染相关,特定的HPV16 E6突变株具有更高的致癌危险性.本研究通过检测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HPV16 E6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其与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高发的关系.方法:从140例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DNA作为模板,PCR 扩增HPV16 E6 全长基因,PCR 产物直接测序,进行突变分析.结果:本组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HPV16的阳性率是73.6%(103/140),91例E6基因测序及分析结果表明,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存在HPV16 E6变异株,其中49例(53.8%)分离株发生L83V突变,4例(4.39%)发生D25E突变,2例(2.20%)发生D64E/L83V突变,36例(39.6%)与野生型相同.结论: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患者HPV16 E6基因发生变异,主要以L83V突变为主,HPV16变异株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患者中的分布可能与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高发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调查中国河南汉族人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HFE C282Y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检测518例健康献血的河南汉族人血液标本。结果C282Y突变未见。结论中国河南汉族人HFE C282Y等位基因突变频率与美国密歇根州高加索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乳腺癌中P-gp基因的突变与其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MTT法检测52例临床乳腺癌标本对四种抗癌药物的敏感性,PCR扩增P-gp基因中最常发生突变的250个碱基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根据SSCP的结果,挑取12个样本,将其核苷酸序列与野生型P-gp基因进行比较。结果52例乳腺癌组织中有8例对4种抗癌药物都敏感;对1种抗癌药物耐受的有19例,只有1例P-gp基因发生点突变;对2种抗癌药物耐受的有16例,其中有2例P-gp基因发生了点突变;对3种抗癌药物耐受和4种抗癌药物耐受的乳腺癌组织分别是7例和2例,它们的P-gp基因都发生了点突变。在这12例标本中,891gly(GGC→GAC)asp突变为5例,1145位his(CAC→TAC)tyr的突变为7例。结论P-gp基因突变介导乳腺癌的多药耐药,P-gp基因产物891位gly(GGC→GAC)asp和1145位his(CAC→TAC)tyr的突变与乳腺癌多药耐药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97.
阿德福韦酯治疗YMDD变异慢性乙型肝炎8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申保生  宋新文 《中国新药杂志》2007,16(16):1296-1298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酯治疗YMDD突变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2例YMDD突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服用拉米夫定100mg·d-1,48周,试验组服用阿德福韦酯10mg·d-1,48周。服药后第24,48周检测谷丙转氨酶(ALT)、HBV DNA定量、HBeAg及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24及48周HBV DNA下降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HBV DNA应答率和ALT复常率也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HBeAg阴转率两组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YMDD突变的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8.
X-连锁隐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分子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亮  邬玲仟  胡浩  潘乾  李娟  梁德生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2):133-137
目的探讨1个X-连锁隐性视网膜色素变性(X-linkedrecessiveretinitispigmentosa,XLRRP)家系先证者分子遗传学基础。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检测与XLRP相关基因视网膜GTP酶调节因子(retinitispigmentosaGTPaseregulator,RPGR)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和突变热区15号外显子开放阅读框(exonopenreadingframe15,ORF15)及其与内含子交界处序列。结果检测到2种新的同义突变,c.2166A>G(Glu722)和c.3396C>T(Asp1132),都位于ORF15;以及4种已知多态c.29-15G>A,c.469 63C>T,c.1227 67A>G和c.1675-101A>T。结论尚不能确定此XLRP家系的疾病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999.
A father and son with typical acromesomelic dysplasia are reported, with the father more severely affected than the son. The disease was thus apparently transmitted in an autosomal dominant fashion. This is at variance with the autosomal recessive mode of inheritance assumed from hitherto reported families.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应用鼠伤寒沙门菌/徽粒体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CHL)染色体畸变试验对钆喷酸二葡甲胺进行了致突性研究.结果表明:钆喷酸二葡甲胺各剂量TA97,TA98,TA100,TA102在加和不加S9条件下均无致突性。在徽核试验中,各剂量诱发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染色体畸变试验也未观察到钆喷酸二葡甲胺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损伤作用.研究表明,钆喷酸二葡甲胺对原核生物和哺乳动物细胞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