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2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10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56篇
内科学   9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755篇
特种医学   120篇
外科学   92篇
综合类   156篇
预防医学   38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2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9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酒中毒患者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方法:对76例有自杀行为的酒中患者和496例无自杀行为的酒中毒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抑郁、幻觉、妄想、自杀家族史、病前生活事件;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抑郁、幻觉、妄想、慢性酒中毒、病前生活事件、紧张焦虑、自杀家族史。结论:提示酒中毒自杀行为与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情感性精神障碍事件相关电位变异与自杀行为史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件相关电位变异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9例抑郁相和22例躁狂相患者,以33例正常人为对照组,记录其事件相关电位P300和CNV。结论P300和CNV临床应用价值得到初步证实,自杀行为相关的生物学指标研究中需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灌注脂质体和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自杀基因(HSVtk),观察在羟基无环鸟苷(ganciclovir,GCV)作用下大鼠膀胱肿瘤的生长情况.方法:用N-甲基-亚硝基脲(MNU)膀胱灌注建立大鼠原位膀胱癌模型.经尿道膀胱灌注脂质体、逆转录病毒载体HSVtk基因,随后腹腔内注射GCV,连续6天.结果:经尿道膀胱灌注HSVtk基因后48h,RT-PCR检测出膀胱肿瘤中HSVtk基因表达.逆转录病毒组和脂质体组膀胱总重量与裸质粒组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表明膀胱肿瘤的生长被抑制.TUNEL法原位检测肿瘤组织中凋亡细胞不仅出现在表层细胞,而且深层细胞大量凋亡,推测旁观者效应可能发挥了一定作用.结论:经尿道膀胱灌注脂质体DNA或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可以向肿瘤转导HSVtk基因.HSVtk/GCV系统能抑制大鼠原位膀胱肿瘤的生长,显示出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广东工业大学814名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特征,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健康教育。方法随机抽取广东工业大学814名工科大学生进行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调查。结果814名大学生总吸烟率为47.2%,饮酒率为92.9%。男生吸烟、饮酒、服食成瘾性药物及有性行为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吸烟与饮酒、自杀意念、性行为呈正相关。结论应加强高校健康教育,学生健康责任感及自我保健意识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医学生自杀态度及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自杀态度以及影响因素,为自杀预防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资料。方法以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医科大学一年级、三年级本科学生,应用自杀态度问卷(QSA)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对自杀总的态度(F)、对自杀性质的认识(F1)持矛盾或中立的态度,对自杀者(F2)、自杀者家属(F3)以及安乐死(F4)持理解或宽容的态度。65.9%的医学生表示需要预防自杀的知识和技巧。结论对医学生进行系统的自杀干预知识和技巧的培训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为防止抑郁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自杀从不同的角度采取的防范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通过自制的抑郁症情况调查表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6月住院的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28例抑郁症患者均未发生自杀情况痊愈出院。结论: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措施,减少患者的自杀行为,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浙南山区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情况,为山区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丽水市1所普通高校的2 346名浙南山区本科生进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调查,并对该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浙南山区大学生中最近1 a内有自杀意念者占10.10%;自杀意念自评量表的结构模型较理想,共抽取绝望、乐观、自杀、睡眠及掩饰5个因子;除掩饰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及条目均与SDS、SCL-90聚合度良好;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5,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为0.83,重测信度为0.86;SIOSS筛检的敏感性、特异性及Kappa系数分别为100%,97.09%及0.95。结论浙南山区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自杀意念与心理健康不良有统计学关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杀患者的自杀原因及其心理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调查102例自杀患者的心理状况,并与常模进行比较。并分析其自杀原因。结果自杀患者心理状况差,处于忧郁、焦虑、偏执状态,人际关系较差。心理特点为自卑绝望、情绪低落及意志悲观消沉。结论对于各种因素所致的自杀患者,除了进行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外,更应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以提高自杀患者的疗效,防止再自杀。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develop a checklist for mental health clinicians to predict and manage suicidality. Methods A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for suicide was conducted to develop a checklist for evaluating suicidality. Results The fixed risk factors included sex (male), age (older individuals), history of childhood adversity, and a family history of suicide. Changeable risk factors included marital status (single), economic status (poverty), physical illness, history of psychiatric hospitalization, and history of suicide attempts. Recent discharge from a mental hospital and a recent history of suicide attempts were also included. Manageable risk factors included depression (history and current), alcohol problems (frequent drinking and alcohol abuse), hopelessness, agitation, impulsivity, impaired reality testing, and command hallucinations. Protective factors included responsibility to family, social support, moral objections to suicide, religiosity, motivation to get treatment, ability to cope with stress, and a healthy lifestyle. A final score was assigned based on the sum of the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 scores. Conclusion We believe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checklist will help mental health clinicians to better assess those at risk for suicidal behavior. Further studies are necessary to validate the checkli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