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0942篇 |
免费 | 21241篇 |
国内免费 | 1871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493篇 |
儿科学 | 3688篇 |
妇产科学 | 2926篇 |
基础医学 | 30473篇 |
口腔科学 | 5528篇 |
临床医学 | 34882篇 |
内科学 | 30829篇 |
皮肤病学 | 4507篇 |
神经病学 | 6959篇 |
特种医学 | 834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03篇 |
外科学 | 18075篇 |
综合类 | 88515篇 |
预防医学 | 16584篇 |
眼科学 | 3796篇 |
药学 | 33695篇 |
512篇 | |
中国医学 | 20866篇 |
肿瘤学 | 2782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8篇 |
2024年 | 5020篇 |
2023年 | 8596篇 |
2022年 | 9843篇 |
2021年 | 12117篇 |
2020年 | 10334篇 |
2019年 | 8158篇 |
2018年 | 4649篇 |
2017年 | 6802篇 |
2016年 | 7812篇 |
2015年 | 7991篇 |
2014年 | 11321篇 |
2013年 | 11638篇 |
2012年 | 15575篇 |
2011年 | 17006篇 |
2010年 | 15478篇 |
2009年 | 15866篇 |
2008年 | 17439篇 |
2007年 | 15252篇 |
2006年 | 14624篇 |
2005年 | 15125篇 |
2004年 | 12113篇 |
2003年 | 13938篇 |
2002年 | 14959篇 |
2001年 | 13662篇 |
2000年 | 10849篇 |
1999年 | 8416篇 |
1998年 | 6783篇 |
1997年 | 5917篇 |
1996年 | 5723篇 |
1995年 | 4638篇 |
1994年 | 3795篇 |
1993年 | 1738篇 |
1992年 | 1802篇 |
1991年 | 1804篇 |
1990年 | 1552篇 |
1989年 | 1442篇 |
1988年 | 345篇 |
1987年 | 256篇 |
1986年 | 218篇 |
1985年 | 130篇 |
1984年 | 62篇 |
1983年 | 36篇 |
1982年 | 23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5篇 |
1976年 | 5篇 |
1958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骨关节病时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关节病 (OteoarthrosisOA)是活动关节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 ,以关节基质崩解、软骨细胞明显减少为主要特征。研究表明 ,OA时软骨细胞凋亡与OA进程密切相关。认识软骨细胞的凋亡机制、凋亡与基质降解、凋亡与异常钙化的关系 ,将有助于了解OA的发病机理 ,并可通过干预凋亡达到控制病程、治愈疾病的目的。一、OA时关节软骨细胞的凋亡细胞凋亡 (apoptosis)是由基因控制的自主性的有序死亡。在形态学上表现为细胞皱缩、染色质浓缩和出现凋亡小体 ;生化和分子生物学上表现为DNA断裂成多聚核小体片段和蛋白… 相似文献
92.
精氨酸-天冬氨酸抗涎腺腺样囊性癌实验性肺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精氨酸-天冬氨酸(Arg-Asp,RD)抗涎腺腺样囊性癌实验性肺转移(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lung metastation,SACC-LM)的作用。方法 观察不同剂量、不同时间RD灌胃对SACC-LM的影响。结果30mg/kg和120mg/kgRD灌胃可抑制SACC-LM的形成;7.5mg/kg、30mg/kg、120mg/kgRD灌胃均可延长SACC-LM鼠的生存期。结论 RD毒性小、可经口给药,具有抗SACC-LM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
融合防龋DNA疫苗pGLUA-P的构建及其细胞表达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将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表面蛋白PAc编码A区和P区(A-P)的序列克隆到真核载体pGLU中,构建出GTF-PAc融合防龋DNA疫苗,并检测其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将pCIA-P质粒中A-P片段序列与pGLU质粒连接,构建出GTF-PAc融合防龋DNA疫苗pGLUA-P。将pGLUA-P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以SDS-PAGE电泳鉴定目的蛋白GLUA-P的表达。通过脂质体将pGLUA-P转染大鼠原代肌母细胞,以免疫组织化学检测GLUA-P的表达。结果 GTF-PAc融合防龋DNA疫苗pGLUA-P经酶切分析证实携带GLU和A-P片段。pGLUA-P转化的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能够表达完整的融合蛋白。pGLUA-P转染的大鼠原代肌母细胞中可检测到融合蛋白的表达。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融合防龋DNA疫苗pGLUA-P,所携带的基因序列正确,能够在原核和真核细胞中表达正确的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94.
实时定量PCR检测氟对软骨细胞COLⅨA3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氟对体外培养软骨细胞中COLⅨA3基因mRNA的表达影响。方法:采用SYBR GreenⅠ嵌合荧光法进行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不同剂量氟对体外培养软骨细胞中COLⅨA3基因mRNA的表达影响,染氟剂量分别为0、5、10、20、40mg/L,染氟10d。结果:实时定量PCR检测显示各组均可检测到COLⅨA3mRNA,相对定量比由对照组到高剂量组约为:100:134:200:104:129,染氟实验组中5mg/L、10mg/L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和40mg/L组,且以10mg/L组表达量最高,是对照组的2倍。随着染氟剂量增加,软骨细胞COLⅨA3基因mRNA表达量降低。结论:不同剂量氟对软骨细胞中COLⅨA3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不同,低剂量氟可以促进COLⅨA3基因mRNA的表达,随剂量增加氟的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95.
吕晶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6,33(1):29-31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剂配体(RANKL)是新近发现的破骨细胞活化因子,它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剂(RANK)、骨保护素(OPG)组成一个具有调节破骨细胞增殖、分化、融合、激活和凋亡的相关细胞因子系统。与破骨细胞生物学行为相似的破牙质细胞调节乳牙根生理性吸收,表达于该过程中的RANKL对乳牙根吸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对乳恒牙替换具有调控作用。本文就RANKL对乳牙根吸收所起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机械牵张应变作用下,人牙周膜细胞(HPDLCs)内磷脂酶C-γ1(PLC-γ1)水平的变化。方法:通过原代和传代培养,获得性状稳定的人牙周膜细胞,使用动态机械应变细胞加载仪对细胞进行1%、10%和20%动态牵张应变加载。加载不同时间,通过流式细胞仪对细胞进行PLC-γ1水平检测。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在加载牵张应变初期,细胞内的PLC-γ1水平维持较低水平;随着牵张应变加载时间的延长,牙周膜细胞内的PLC-γ1水平逐渐升高。50min时,PLC-γ1水平达到各应变组的最高值(P<0.01)。随着加载时间的继续延长,60min时,各应变组的PLC-γ1水平都显著下降(P<0.01)。结论:牵张应变可引起细胞内PLC-γ1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97.
目的以牙骨质附着蛋白为分化指标,分析牙周韧带细胞在纯钛表面的分化趋势,并探讨诱导矿化对牙周韧带细胞牙骨质附着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第三代牙周韧带细胞在商用纯钛表面接种后,分别进行常规培养和矿化液诱导矿化培养,通过免疫荧光原位检测牙骨质附着蛋白的表达,并比较诱导矿化对牙骨质附着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牙周韧带细胞在纯钛表面初期呈条纹状生长,常规培养和诱导矿化培养务件下均能表达牙骨质附着蛋白,诱导矿化对牙骨质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在常规培养务件和诱导矿化培养条件下,纯钛表面生长的牙周韧带细胞能高度表达牙骨质附着蛋白,提示纯钛表面体外培养的牙周韧带细胞具有形成牙骨质的分化趋势,从而可为种植体周构建牙周韧带结构提供在种植体侧的锚着点。 相似文献
98.
米诺环素对牙周膜细胞在根面上附着和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处理根面对牙周膜细胞附着和增殖的影响。方法用2.5%盐酸米诺环素溶液处理牙周炎患牙的牙骨质根片,与牙周膜细胞共同孵育16、24、72小时不等,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处理。用扫描电镜观察牙周膜细胞在根片上的生长状况;MTT法分析根面处理对细胞附着和增殖的影响。结果在米诺环素处理的病变根面上牙周膜细胞的附着和增殖量(0.43±0.05;0.68±0.07)显著多于盐水处理的病变根面(0.25±0.03;0.41±0.05)(P<0.01),但仍少于健康根面(0.54±0.07;0.86±0.08)(P<0.01)。结论牙周膜细胞在病变牙骨质根面上的生长受到抑制;米诺环素处理根面后,能显著提高细胞的附着和增殖。 相似文献
99.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骨再生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组织的再生修复一直是多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而生长因子因其能够促进组织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也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骨组织工程学的发展把生长因子作为重要激活物与种子细胞、支架材料、立体培养等联系在一起,成为构建骨组织再生修复必不可少的要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是主要的生长因子之一,但由于其促进成骨与毛细血管生成的双重作用,使其在促进骨再生修复方面的前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另外,它还可通过细胞因子网络发挥广泛的生物学作用。现就bFGF在骨组织再生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及其在细胞因子网络中与其他因子的相互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0.
牙髓干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表达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分离培养来源于人成体牙髓组织的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分析研究其在未分化状态及在矿化诱导液中基因表型的变化: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获得人牙髓组织的单细胞悬液,14 d后挑取细胞克隆,分别在普通培养基和矿化诱导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利用RT-PCR,图像分析检测细胞基因表型变化。结果。未诱导的DPSC不表达牙本质特异性蛋白(dentin phosphprotein,DSPP)及骨涎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表达部分成骨(osteocalcin,OCN alkaline phsphatase,ALP)相关表型,低表达转录因子核心结合因子(Cbfa-1);与末诱导的DPSCs相比较,在成骨诱导中DPSCs表达DSPP和BSP,骨相关基因表达也相应上调。结论:DPsCs在矿化诱导液的作用下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其过程有可能是通过谱系特异表犁的表达或表达上调实现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