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1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5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780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586篇
内科学   2934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155篇
外科学   558篇
综合类   768篇
预防医学   187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466篇
  2篇
中国医学   498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229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222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235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431篇
  2013年   825篇
  2012年   319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317篇
  2007年   342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丁海军 《中外医疗》2016,(17):180-182
目的:分析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闭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3—2015年门诊符合类分湿性关节炎寒湿闭阻证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美洛昔康、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汤剂,3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和理化指标改变。结果按照疾病疗效标准判定,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56.7%,按照证候疗效标准判定,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4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服药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中,中西药联合应用不仅可以减少西药用量,降低毒副作用,并且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观察香砂六君颗粒治疗抗风湿药(DMARDs)及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 选择57例服用DMARDs及NSAIDs后出现胃肠道反应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9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叶酸片及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香砂六君颗粒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胃肠道症状评分、血浆胃动素(MTL)及胃泌素(GAS)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食少纳呆、体倦乏力、食后腹胀、大便异常、恶心呕吐等症状评分及总积分明显降低(P<0.05),并且食少纳呆、体倦乏力、食后腹胀、大便异常评分及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为82.14%,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MTL及GAS水平较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香砂六君颗粒治疗DMARDs及NSAIDs所致胃肠道反应效果好,可明显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联合正清风痛宁片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淋巴细胞的影响及疗效。方法: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单用塞来昔布治疗;观察组65例,塞来昔布联合正清风痛宁片治疗,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1、IL-6、TNF-α水平及类风湿因子(RF);肿胀疼痛关节数、VAS疼痛评分及疗效。结果:(1)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66.15%vs.52.63%,P<0.05);(2)治疗后观察组RF、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9.27±3.81)vs.(36.64±4.11)]U/m L、[(10.34±1.64)vs.(14.37±3.21)]ng/L、[(8.54±2.47)vs.(12.58±1.69)]μg/L,均P<0.05;(3)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肿胀疼痛关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塞来昔布联合正清风痛宁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反应,其疗效优于单用塞来昔布治疗。  相似文献   
74.
目的应用320CT的运动成像功能来评判类风湿关节炎受试者的关节运动及其与类风湿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类风湿性关节炎且累及其双侧腕关节者20例,应用320层动态CT运动成像研究其腕关节,检测尺侧的偏转度、桡侧的偏转度、尺桡侧的活动度以及血清中类风湿因子的水平。结果受试者双侧腕关节的尺侧角度的配对检验结果:P=0.494;受试者桡侧的角度配对的t检验结果:P=0.309;受试者尺桡活动度的配对t检验结果:P=0.187;受试者尺侧偏转度和血清中的类风湿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检验:r=-0.373,P=0.021;受试者桡侧的偏转度和血清中的类风湿因子的相关性检验:r=-0.509,P=0.003;受试者尺桡侧的活动度与血清中的类风湿因子的相关性检验:r=-0.440,P=0.007。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双侧腕关节的运动障碍程度无统差异,患者腕关节的运动功能和类风湿因子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地藤痹痛颗粒联合中药熏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寒痹)的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8年1月类风湿性关节炎(寒痹)患者1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3例,对照组8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地藤痹痛颗粒,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法,连续治疗30 d,观察治疗后两组有效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量表评分、血清核因子(NF-κB)、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清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白介素1β(IL-1β)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痊愈率为48.1%,有效率43.3%,总有效率91.5%;对照组痊愈率为34.1%,有效率45.1%,总有效率79.2%,两组痊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指标(关节肿胀度、压痛程度、关节疼痛数目、晨僵持续时间)与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TNF-α、NF-kB、IL-1β、RF、CRP、ES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藤痹痛颗粒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痹)确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6.
【摘要】 目的 探讨互联网远程疾病管理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疾病活动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2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RA患者250例行前瞻性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远程管理组和对照组,通过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对照组最终纳入104例,远程管理组最终纳入102例。确定治疗方案后对治疗方案不做重大调整,随诊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DAS 28评分。 结果 DAS-28评分与风湿病治疗依从性CQR评分(Compliance questionnaire rheumatology,CQR)呈负相关性(P<0.001),且远程管理组治疗依从性CQ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远程管理组遵从专科医师建议及服药医嘱的患者较对照组更多(P<0.05)。采取特殊的方式记录和提醒自己服药及能够接受部分药物副作用的患者比例较对照组更高(P<0.05),外出忘记带药和服药的情况较对照组更少(P<0.05)。治疗后远程管理组病情好转比例较对照组更高(P<0.05),而愿意选择其他治疗方法替代风湿病专科医师治疗的患者较对照组更少(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DAS-28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远程管理组患者DAS 28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01),整体达标率更高(P<0.001)。 结论 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管理可以提高RA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患者疾病活动度,提高治疗达标率。  相似文献   
77.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继发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57例RA继发寰枢椎脱位的患者,男14例,女43例;年龄46~79岁(61.8±12.4岁)。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2.5~36.8年(17.5±3.7年),诊断RA后出现上颈椎相关症状时间为1.5~19.4年(8.9±2.4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枕颈部疼痛、颈部姿势异常和活动受限。术前神经功能ASIA分级:B级3例,C级12例,D级20例,E级22例;JOA评分4~14分(8.7±1.8分),VAS 4~10分(7.4±1.5分)。寰椎前向脱位44例,其中寰齿前间距(anterior atlantodental interval,AADI)>10mm者8例;寰椎后向脱位9例;寰椎前后向脱位4例。6例合并下颈椎不稳,10例合并枕颈部其他畸形。13例枕寰关节先天性融合及骨性融合无枕寰关节活动度者采用枕颈固定融合术治疗(A组);44例有枕寰关节活动度的患者采用寰枢椎融合固定融合术治疗,其中16例寰枢椎脱位牵引不能复位的患者先行前路经下颌下寰枢椎关节松解术再一期后路行寰枢椎融合术治疗(B组),28例寰枢椎脱位牵引能复位的患者直接采用后路寰枢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C组)。定期随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影像学观察寰枢椎复位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手术时间100~130min(118.2±13.5min),术中出血量100~300ml(190.5±42.8ml);B组手术时间180~240min(221.4±20.3min),术中出血量100~260ml(157.3±36.1ml);C组手术时间100~130min(109.4±12.1min),术中出血量100~200ml(124.1±32.7ml)。术中均未发生椎动脉和脊髓损伤。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复查颈椎CT及MRI显示寰枢椎序列重建满意,齿状突区域脑脊液线清晰,脊髓无压迫,术后AADI为2~3mm(2.4±0.4mm)。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84个月(34.4±10.3个月),术后12个月随访时,2例ASIA分级B级患者恢复至C级,C级患者6例恢复至D级、3例恢复至E级,9例D级患者恢复至E级,其余患者无变化;JOA评分改善至10~17分(14.6±3.5分),VAS评分降至1~5分(3.6±1.4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1例患者植骨块发生自发性部分吸收,随访1年半时植骨块吸收停止并部分融合,未再次行植骨术;其余患者植骨均融合。随访期间均未发现螺钉松动、移位、断裂和寰枢椎再脱位、失稳现象。结论:RA累及上颈椎时会造成寰枢椎脱位导致脊髓受压,依据枕寰关节活动度情况采用寰枢椎融合术或枕颈融合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184-188+192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皮肤切口愈合的影响因素。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切口愈合不良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常影响到患者术后恢复和手术疗效。其主要与患者自身状况、医师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管理等密切相关。目前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皮肤切口愈合因素研究较多,但所得结果不尽一致。其主要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营养不良、肥胖、缝合方式、引流管、止血带使用时间、手术入路等有关,这些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皮肤切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云克联合痹祺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类风湿关节炎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云克配合痹祺胶囊治疗,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以关节肿胀、疼痛、晨僵时间、血沉等为观察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云克联合痹祺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的方案。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壮药透骨香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的药物活性部位及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法制备BALB/c小鼠脾淋巴细胞,经刀豆蛋白A(CoA)刺激作用后,以透骨香各药物部位进行干预, 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计算刺激指数;体外培养小鼠脾细胞,刀豆蛋白A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观察透骨香活性部位对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的影响。结果 小鼠脾细胞经刀豆蛋白A刺激后,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光密度(OD)值与刺激指数显著升高(P<0.05),透骨香正丁醇部位及水溶部位能明显降低光密度值及刺激指数,其中水溶部位(5 μg·mL-1)作用最强(P<0.05);刀豆蛋白A刺激脾淋巴细胞增殖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分泌显著增强,透骨香水溶部位干预后能明显抑制白细胞介素-2分泌,提高白细胞介素-10含量(P<0.05)。结论 透骨香水溶部位对T淋巴细胞增殖具有较强抑制作用,是透骨香抗RA活性部位,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