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0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64篇
耳鼻咽喉   77篇
儿科学   43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292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348篇
内科学   341篇
皮肤病学   43篇
神经病学   79篇
特种医学   116篇
外科学   330篇
综合类   385篇
预防医学   198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112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8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7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鸿亮  冯文涛  姚萍 《胃肠病学》2012,17(8):483-487
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我国以及亚洲地区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目的:分析GERD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0年5~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有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评分〉12或内镜检查发现食管黏膜破损者作为病例组,以同期非GERD患者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人口统计学资料、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信息,对19个可能与GERD有关的变量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者进一步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例数分别为100例和12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体质指数(BMI)、浓茶、进食过饱、辛辣饮食、高盐饮食、食管裂孔疝(HH)、幽门螺杆菌(Hpylon)感染、非甾体消炎药(NSAIDs)、民族、便秘11个变量与GERD相关(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H(OR:3.614,95%CI:1.188~10.993,P=0.024)、辛辣饮食(OR:5.469,95%CI:2.570—11.640,P=0.000)、便秘(OR:3.760,95%CI:1.592~8.884,P=0.003)、中老年(OR:5.229,95%CI:1.090~8.587,P=0.005;OR:2.275,95%CI:1.004~6.667,P=0.004)为GERD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认识和避免GERD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以及治疗HH将对GERD的预防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2.
During normal aging, the brain undergoes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hanges. Many studies applied static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FC) analysis on 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s‐fMRI) data showing a link between aging and the increase of between‐networks connectivity. However,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FC is not static but varies over time. By employing the dynamic data‐driven approach of Hidden Markov Models,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how aging is related to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dynamic brain states. Rs‐fMRI data of 88 subjects, equally distributed in young and old were analyzed. The best model resulted to be with six states, which we characterized not only in terms of FC and mean BOLD activation, but also uncertainty of the estimates. We found two states were mostly occupied by young subjects, whereas three other states by old subjects. A graph‐based analysis revealed a decrease in strength with the increase of age, and an overall more integrated topology of states occupied by old subjects. Indeed, while young subjects tend to cycle in a loop of states characterized by a high segregation of the networks, old subjects'' loops feature high integration, with a crucial intermediary role played by the dorsal attention network.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employed mathematical approach captures the complex and rich brain''s dynamics underpinning the ag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构建的可切除肺癌预后预测模型在患者生存及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山西省肿瘤医院2007年1月至2018年9月原发性肺癌患者2 267例,患者均行一次肺癌手术治疗,无第二原发肿瘤。选取性别、年龄、职业、肿瘤部位、病理类型、手术路径、手术方式、肿瘤分期、治疗方案为预后影响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构建预后指数(PI)方程,计算每例患者的PI值。根据PI值的不同范围,划分低、中、高危预后组,对各组生存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性别(RR=0.684,P=0.001)、年龄(RR=0.591,P<0.01)、职业(RR=1.439,P=0.001)、病理类型(RR=3.694,P<0.01)、手术路径(RR=0.734,P=0.001)、肿瘤分期(RR=0.352,P=0.007)为可切除肺癌患者预后独立影响因素。其中,女性、≤65岁、胸腔镜手术、肿瘤分期Ⅰ期为预后保护因素,其预后不良风险分别降低31.6%、40.9%、26.6%、64.8%;农民、腺鳞癌为预后危险因素,其预后不良风险分别增加43.9%、269.4%。PI方程为:∑βixi=-0.380 X1-0.526 X2+0.364 X31+1.307 X55-0.309 X6-1.045 X81(X1代表性别,X2代表年龄,X31代表职业为农民,X55代表病理类型为腺鳞癌,X6代表手术路径,X81代表肿瘤分期Ⅰ期)。PI<-1为低危组,PI≥-1且≤-0.5为中危组,PI>-0.5为高危组。1、3、5年生存率低危组分别为96.8%、87.0%、77.9%,中危组分别为91.8%、82.2%、61.7%,高危组分别为86.5%、61.7%、50.3%,各组间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切除肺癌预后预测模型能够预测可切除肺癌患者的预后风险及相应生存率,帮助临床医师评估预后及制订后续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丁苯酞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水肿和梗死周围组织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prague-Daw ley大鼠21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12)、脑缺血组(n=l00)和丁苯酞组(n=100)(40 mg/kg,1次/d,灌胃);脑缺血组和丁苯酞组再分为6h、12 h、ld、3d和7d组(每个时间点各20只).光化学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n=5),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n=5),免疫组化(n=5)和蛋白质印迹法(n=5)检测梗死周围皮质p-MLC蛋白表达.结果 TTC染色显示,假手术组未见梗死灶,丁苯酞组各时间点梗死体积均显著性小于脑缺血组相同时间点(P均<0.05).干湿重法显示,缺血组和丁苯酞组脑组织含水量均显著性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但丁苯酞组各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均显著性低于脑缺血组相同时间点(P均<0.05).免疫组化和蛋白质印迹均显示,缺血组和丁苯酞组脑组织梗死周围皮质p-MLC表达均较假手术组显著性上调(P均<0.05),但丁苯酞组各时间点脑组织梗死周围皮质p-MLC表达均显著性低于缺血组相同时间点(P均<0.05).结论 丁苯酞可通过减轻脑缺血引起的p-MLC表达上调而减轻脑水肿,进而缩小梗死体积,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5.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及早诊断对其治疗和预后转归有积极意义。目的:探讨各种临床特征与结直肠癌诊断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09年12月至华东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198例结直肠癌患者,对各种临床特征与结直肠癌诊断的关系行回归分析。结果:老年、男性和便血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腹痛为诊断结肠癌的重要线索,排便习惯改变与罹患结直肠癌无关。结论:老年男性患者出现便血症状应综合病史、结肠镜等辅助检查以排除结直肠癌。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36只雄性成年Sprague-Daw ley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异氟醚预处理组,每组12只。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异氟醚预处理组每天吸入1.5%异氟醚1 h,连续5 d,末次预处理后24 h制作MCAO模型。 MCAO后24 h时采用2,3,5-氯化二苯四氮唑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MCAO后1、3、7和14 d时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 mNSS );MCAO后9 d时采用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学习记忆;14 d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缺血侧海马组织谷氨酸受体1(glutamate receptor 1, GluR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未见明显梗死灶,异氟醚预处理组大鼠梗死体积较脑缺血再灌注组显著缩小[(26.383±3.128)%对(19.107±1.661)%;P<0.05]。假手术组未见神经功能缺损(0分),异氟醚预处理组MCAO 后1、3、7和14 d时mNSS评分较缺血再灌注组均显著降低[1 d:(9.000±1.195)分对(11.500±1.414)分;3 d:(6.625±1.407)分对(6.625±1.407)分;7 d:(5.875±0.707)分对(7.375±1.407)分;14 d:(3.375±1.187)分对(5.125±1.246)分;P均<0.05]。水迷宫实验显示,异氟醚预处理组MCAO 后1~5 d时逃避潜伏期分别为(95.992±15.734) s、(70.949±14.708) s、(39.660±7.413) s、(22.692±5.778) s和(14.906±4.336)s,显著短于缺血再灌注组的(103.008±11.654)s、(94.705±14.709)s、(65.716±10.155)s、(35.240±8.553)s和(22.890±10.381)s(P均<0.05)。异氟醚预处理组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为(4.556±1.333)次和(33.014±5.223)%,显著多于和高于脑缺血再灌注组的(2.889±1.536)次和(21.978±6.697)%(P均<0.01)。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和异氟醚预处理组缺血侧海马GluR1蛋白水平分别为0.871±0.153、0.456±0.130和0.689±0.126,3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F=18.329,P<0.001),异氟醚预处理组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组( P<0.05)。结论异氟醚预处理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学习记忆,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海马组织G luR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7.
目的:为提高慢性食管反流(CER)动物模型制备的成功率,通过对造模术后非预期死亡动物死因进行分析,以探索各种不同类型CER理想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 方法:选取SD大鼠120只,其中20只作为假手术(SO)对照组,100只采用不同术式分别制备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DGER)、单纯胃食管反流(GER)和十二指肠食管反流(DER)3种类型CER动物模型。并对术后非预期死亡动物进行尸体解剖分析。 结果:120只SD大鼠中术后非预期死亡37只(30.8%),其中DGER组18只(38.3%);GER组中幽门部分缝扎+贲门肌切开术后9只死亡8只,改行食管胃底侧侧吻合术后20只死亡1只(5%);DER组中食管空肠侧侧吻合术后3只均死亡,改行食管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后21只死亡7只(33.3%);SO组20只中未见死亡。尸解分析死亡原因有梗阻、感染、窒息、出血、吻合口漏和穿孔等。 结论:制备CER大鼠模型不同类型、不同术式死亡率各异,某些术式对手术要求较高。因此,不但要选择合理的术式,以制备符合研究需要的理想模型,还要采取适当措施预防术后并发症降低非预期死亡率,以提高模型制备成功率。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内分泌功能的变化,探讨胰腺内分泌功能损伤中COX-2mRNA的作用。方法:使用3.5%牛磺胆酸钠制作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对胰腺病理损伤评分;检测脂肪酶,血糖水平;分离胰岛细胞,进行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试验;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胰岛细胞COX-2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造模后1h,病理学评分、血糖、血清脂肪酶升高。胰岛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试验显示,胰岛素分泌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意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提示重症急性胰腺炎组胰岛的COX-2mRNA表达增强,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3.5%牛磺胆酸钠诱导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对胰腺内分泌有较大影响。胰岛COX-2mRNA表达明显增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对胰腺内分泌功能影响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9.
多因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寻求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的新方法。方法 以熏烟、寒冷刺激4周,结合两次气管内注入脂多糖的多因素刺激制作COPD大鼠模型。结果 COPD模型组大鼠体重增幅下降(P<0 .0 1) ,呼吸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 1) ,而温水游泳时间则低于正常对照组(P <0 .0 1) ,0 .3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呼气峰值流速、呼气中期流速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 <0 .0 1) ,吸气阻力、呼气阻力,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 <0 .0 1) ;COPD模型组大鼠气管、支气管及肺组织有慢性炎症及阻塞性肺气肿的特征性病理改变。结论 采用熏烟、寒冷和脂多糖多因素复合刺激的方法,可成功制备COPD大鼠模型,该模型不仅病理形态学和肺功能的改变与人类COPD类似,而且在整体状况和运动能力方面的变化与人类COPD的临床病程和表现更接近。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建立皮肤癣菌感染动物模型并评价抗真菌药物对该模型的体内疗效。方法 选择38只健康豚鼠,随机分为须癣毛癣菌感染组和犬小孢子菌感染组,用磨砂法建立皮肤癣菌感染的动物模型,每组各有1只为阴性对照。每组18只感染动物再随机分为伊曲康唑治疗组、特比萘芬治疗组、未治疗组3个组。在治疗后的第8、11、14天分别对动物模型进行皮肤病变评分和真菌学检查。结果 未进行治疗的感染动物均出现明显的皮损,且真菌学检查为阳性。须癣毛癣菌感染的伊曲康唑治疗组动物皮损评分和真菌学治愈率在第8、11、14天分别为9、1、0,66.7%、83.3%、83.3%;特比萘芬治疗组分别为8、5、1,83.3%、83.3%、83.3%;未治疗组分别为48、52、40,0%、0%、0%。犬小孢子菌感染的伊曲康唑治疗组动物皮损评分和真菌学治愈率在第8、11、14天分别为3、0、0,83.3%、83.3%、83.3%,特比萘芬治疗组分别为9、2、0,83.3%、83.3%、83.3%,未治疗组分别为46、47、39,0%、0%、0%。两组与未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但伊曲康唑治疗组与特比萘芬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伊曲康唑治疗须癣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感染的动物模型有良好的疗效,特比萘芬有相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