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4篇
  免费   313篇
  国内免费   75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143篇
妇产科学   62篇
基础医学   283篇
口腔科学   84篇
临床医学   764篇
内科学   407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130篇
特种医学   391篇
外科学   1364篇
综合类   858篇
预防医学   438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533篇
中国医学   174篇
肿瘤学   5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244篇
  2020年   209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451篇
  2013年   391篇
  2012年   407篇
  2011年   396篇
  2010年   338篇
  2009年   291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①目的探讨体感交互技术 Kinect 在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康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②方法脑卒中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干预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干预组在对照组康复项目基础上,实施体感交互技术 Kinect 辅助训练,于实验前和实验第4周时进行简化 FMA 运动功能评定。③结果4周后两组患者的 FMA 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干预组在屈肌系统运动、伸肌协同运动、坐位伴有协同运动及总成绩4项评分均比对照组提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或 P <0.05)。④结论体感交互技术 Kinect 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髋-膝关节空间位置组合综合模式下踝关节背屈锻炼对脑出血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脑出血后偏瘫且步行功能受限患者12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给予髋-膝关节空间位置组合综合模式下踝关节背屈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步行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下肢痉挛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平衡能力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但步行能力及下肢痉挛评分较前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髋-膝关节空间位置组合综合模式下踝关节背屈锻炼方式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进行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增强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步行能力,并能减轻下肢痉挛.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芬太尼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硬膜外阻滞穿刺改变体位时的镇痛作用。方法选择下肢骨折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于硬膜外阻滞穿刺摆侧卧体位前5min,A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5~2.0μg/kg,B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入室平卧位时(T1),给药后5min(T2),摆侧卧位时(T3),侧卧位时(T4),改平卧位时(T5)的MAP、HR、RR、SpO2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每组患者侧卧体位的满意情况及硬膜外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在给药后,A组HR明显降低且低于B组(P〈0.05或P〈0.01),A组RR明显降低且低于B组(P〈0.01),两组SpO2无统计学意义,A组VAS评分明显降低且低于B组(P〈0.01),满意体位例数及一次穿刺成功率A组高于B组(P〈0.05)。结论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硬膜外阻滞穿刺摆体位前静脉注射芬太尼能降低机体的应激反应,减轻患者的疼痛,能使患者配合体位改变,便于麻醉操作。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乐舒痰对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祛痰效果以及量化咳嗽、峰流值(PEF)作为疗效观察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将106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1例,并设计了量化咳嗽和PEF等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患儿的综合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但乐舒痰组患儿的咳嗽、肺部干性罗音及PEF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同时还显示,量化咳嗽和PEF能更早地反映上述统计学上的差异.结论①乐舒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祛痰剂;②量化咳嗽和PEF是开展祛痰药物对小儿祛痰作用研究的两个客观而实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75.
罗晓萍 《西部医学》2012,24(6):1115-1116
目的探讨强化屈髋训练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曲髋训练组(强训组)和常规康复训练组(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强训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强化屈髋训练。治疗前后两组进行下肢简式运动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定,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及两组治疗后FMA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康复训练后下肢功能运动评分均较训练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强训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强化屈髋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6.
董春锋  王苏杭 《医学综述》2012,18(16):2673-267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预防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分析200例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患者(观察组)及200例术后未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患者(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及术后患肢皮下血肿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肢皮下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可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同时不增加患肢术后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77.
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术式选择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术式选择和手术疗效。方法 2004年9月~2010年7月笔者对83例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应用前路、后路和一期后-前路或是前-后-前联合入路(后路撬拨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前路颈椎损伤节段椎间盘切除或椎体次全切+钛板(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对比评估的方法,使用测量Cobb角、椎体水平移位和Frankel评分表评价脊髓功能恢复与脊柱损伤重建稳定性等情况。结果 80例患者获得有效随访,在手术参数、术后力学参数方面对其进行比较,联合入路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均较单纯前路或后路组长,神经学方面,7例术前Frankel分级A级无恢复外,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脊髓功能平均提高1.1级。术后4~6个月摄片融合节段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应用一期联合手术入路在复杂下颈椎骨折脱位方面较单纯前路或后路手术具备更宽的适证,需要掌握严格手术指征和根据病情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下肢血管影像特征及综合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5例糖尿病足患者介入术前行CT血管造影(CTA)检查,对其中19例患者分别或同时采用经导管局部尿激酶溶栓术、经导管血栓抽吸术、血管腔内球囊成形术、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等多种介入治疗方法。结果糖尿病足下肢动脉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与闭塞,尤其是膝下动脉的狭窄、闭塞;综合介入治疗可以改善糖尿病足下肢动脉血供,近期疗效令人满意。结论CTA检查可以准确显示下肢动脉病变部位及程度,对选择合适介入治疗方案可以提供有效的信息;对糖尿病足的综合介入治疗疗效满意,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残率。  相似文献   
79.
80.
目的:探讨坐位和卧位持续性被动运动训练对下肢骨关节术后康复效果的促进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51例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手术治疗,分为对照组(73例)和观察组(78例)分别给予传统术后康复训练和传统康复训练结合坐位和卧位持续性被动运动训练.结果:较之本组治疗前,两组的各关节屈曲和伸展活动度均出现提高的情况,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各关节屈曲和伸展活动度均出现大于对照组,P<0.05.较之本组治疗前两组的6min的步行距离和10米的步行时间均出现改善的情况,步行距离增加,步行时间缩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6min的步行距离和10米的步行时间均出现大于或者短于对照组,P<0.05.较之本组治疗前,两组的平衡能力评分均出现提高的情况,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平衡能力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下肢骨关节术后患者实施坐位和卧位持续性被动运动训练可以获得十分理想的效果,提高其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等,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