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08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目的】比较X线引导和CT区域定位经皮穿刺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12009年6月至2012年4月将采取在x线透视引导下行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LDH63例定为A组;将区域定位CT引导下行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LDH49例定为B组。依据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Macnab评价标准评估治疗效果,观察术前、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VAS评分及术后12个月优良率。【结果】两组术后VAs评分与本组术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5),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两组VAS评分B组稍低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段B组优良率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区域定位”能够将椎间盘突出位置量化,准确把握适应证;术中CT引导能够为靶点射频热凝确定准确的穿刺路径及深度,使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技术疗效最大化,对提高微创治疗LDH的优良率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2.
IntroductionThe online drug marketplace called ‘Silk Road’ has operated anonymously on the ‘Deep Web’ since 2011. It is accessible through computer encrypting software (Tor) and is supported by online transactions using peer to peer anonymous and untraceable crypto-currency (Bit Coins). The study aimed to describe user motives and realities of accessing, navigating and purchasing on the ‘Silk Road’ marketplace.MethodsSystematic online observations, monitoring of discussion threads on the site during four months of fieldwork and analysis of anonymous online interviews (n = 20) with a convenience sample of adult ‘Silk Road’ users was conducted.ResultsThe majority of participants were male, in professional employment or in tertiary education. Drug trajectories ranged from 18 months to 25 years, with favourite drugs including MDMA, 2C-B, mephedrone, nitrous oxide, ketamine, cannabis and cocaine. Few reported prior experience of online drug sourcing. Reasons for utilizing ‘Silk Road’ included curiosity, concerns for street drug quality and personal safety, variety of products, anonymous transactioning, and ease of product delivery. Vendor selection appeared to be based on trust, speed of transaction, stealth modes and quality of product. Forums on the site provided user advice, trip reports, product and transaction reviews. Some users reported solitary drug use for psychonautic and introspective purposes. A minority reported customs seizures, and in general a displacement away from traditional drug sourcing (street and closed markets) was described. Several reported intentions to commence vending on the site.ConclusionThe study provides an insight into ‘Silk Road’ purchasing motives and processes, the interplay between traditional and ‘Silk Road’ drug markets, the ‘Silk Road’ online community and it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二尖瓣环、主动脉瓣环组织运动位移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纵向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07月至2014年12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入院治疗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共38例,正常对照组46例,均实施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并储存左室心尖四腔、三腔、二腔心切面3个完整心动周期实时灰阶超声图像.采用Q-Lab图像工作站测量二尖瓣环后室间隔、侧壁及二者瓣环连线中点最大位移,二尖瓣环前室间隔、后壁及二者瓣环连线中点最大位移,二尖瓣环前壁、下壁及二者瓣环连线中点最大位移,主动脉瓣环无冠瓣、右冠瓣及二者瓣环连线中点最大位移,应用双平面Simpson's法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分析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二尖瓣环、主动脉瓣环位移变化,及其与左室LVEF值之间的关系.结果 1)扩张型心肌病组较正常对照组二尖瓣环后室间隔、侧壁及二者瓣环连线中点最大位移,二尖瓣环前室间隔、后壁及二者瓣环连线中点最大位移,二尖瓣环前壁、下壁及二者瓣环连线中点最大位移,主动脉瓣环无冠瓣、右冠瓣及二者瓣环连线中点最大位移及左室LVEF值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正常对照组中,二尖瓣环所有位点位移、主动脉瓣环右冠瓣位移及右冠瓣和无冠瓣连线中点位移与左室LVEF值呈明显正相关(P<0.01);主动脉瓣环无冠瓣位移与左室LVEF值呈正相关(P<0.05).扩张型心肌病组中,大多数二尖瓣环位移和主动脉瓣环位移与左室LVEF值呈正相关(P<0.05),仅二尖瓣环后壁、前室间隔、主动脉瓣无冠瓣位移与左室LVEF值无相关性(P>0.05).结论 二尖瓣环、主动脉瓣环组织运动位移能够快速、客观反映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心肌纵向收缩功能,可成为超声评价左室纵向收缩功能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胆囊移位在肝及胆道疾病中的发生率及其机理。方法采用超声技术研究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10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00例和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00例胆囊位置的变化。结果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组12例、肝炎后肝硬化组1例、肝内胆管结石组3例发生胆囊移位。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组胆囊移位的发生率与其它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胆囊移位常发生于肝及胆道疾病中,特别在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中。其机理是萎缩的右肝被肥大的左肝推向后上方,肝门向上、向后、向右旋转,整个肝脏向右转位  相似文献   
65.
目的 介绍一种新型的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系统(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及手术适应征。方法 对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3个间隙用MED治疗,对该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20例术后功能评定按改良Macnab分级:优17例,良2例,可1例。结论 MED系统是一种新型的腰椎间盘摘除手术系统,该技术在髓核摘除基础上又保证神经根充分减压,并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少、恢复快等特点,近期效果十分满意。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7例患者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纽39例,采用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纽48例,采用颈椎牵引结合中频脉冲治疗。两组均每星期治疗3次,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22例,显效13例,好转4例,显效率89.7%,总有效率100.0%;对照纽治愈23例,显效17例,有效7例,无效1例。显效率83.3%,总有效率97.9%。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平均治疗17.8次,对照组平均治疗26.6次。结论:推拿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与牵引结合中频脉冲治疗相当,但推拿治疗具有见效快,疗程短的优势。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水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或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推拿结合水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手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推拿结合水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纯推拿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索食管胃结合部(GEJ)腺癌在术前放疗过程中移动度范围。方法 纳入接受GEJ腺癌术前同步放化疗14例患者,胃镜直视下于肿瘤上、下缘或四周分别置入钛夹标记肿瘤边缘。8例患者采用4DCT定位共获得位于GEJ的8个钛夹分次内图像98套供分析,12例患者在放疗前5次、第7、12、17、22次分别进行CBCT共获得分次间图像90套供分析。配对t检验差异。结果 肿瘤分次内动度在左右、腹背、头脚方向上分别为(0.92±0.95)、(2.27±2.73)、(9.95±5.48) mm,分次内动度头脚方向大于左右方向(P=0.000)和腹背方向(P=0.000),腹背方向大于左右方向(P=0.000)。肿瘤分次间动度在左右、腹背、头脚方向上分别为(6.56±4.19)、(5.69±3.29)、(6.49±4.37) mm,分次间动度左右方向和头脚方向均大于腹背方向(P=0.031、0.044),左右方向和头脚方向差异不显著(P=0.956)。为保证90%肿瘤体积接收95%处方剂量,在GEJ病灶的左右、腹背、头脚方向分别外放19.4、14.6、27.2 mm,可在术前放疗期间较好覆盖肿瘤分次内和分次间的移动度。结论 GEJ肿瘤在术前放疗中分次内和分次间移动度均较大,需在精确治疗中给予考虑并寻找新方法限制肿瘤移动。  相似文献   
69.
背景: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因其病理的特殊性,对治疗要求更高,传统的髓核摘除及刚性固定融合存在相应的并发症,临床满意率不高。Waveflex是一种非融合椎弓根螺钉半刚性固定系统,结合纤维环修复技术,可维持节段间正常运动,提高临床满意率。 目的:对后路Waveflex非融合椎弓根螺钉弹性固定小开窗髓核摘除结合纤维环修复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短期疗效评价。 方法:纳入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8例,其中弹性固定组18例行腰椎后路小开窗髓核摘除纤维环修复结合Waveflex弹性固定,髓核摘除组20例行单纯髓核摘除。随访分析患者疗效和并发症,定期进行腰痛目测类比评分、下腰痛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并复查腰椎正侧位X射线片测量相关指标。 结果与结论:患者治疗后随访12-20个月。两组末次随访时腰痛目测类比评分、下腰痛JOA评分、腰痛ODI均优于治疗前(P < 0.05);动态固定组末次随访腰痛目测类比评分、下腰痛JOA评分、腰痛ODI评分优于髓核摘除组(P < 0.05)。末次随访中,弹性固定组手术节段的椎间隙高度大于治疗前,而手术节段活动范围较治疗前减小(P < 0.05)。提示与传统髓核摘除相比,Waveflex系统结合髓核摘除纤维环修复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腰椎功能恢复更为满意,且对手术节段稳定性有积极作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骨支持式手术辅助上颌骨快速扩弓中颅面部各解剖部位的位移情况.方法:建立骨支持式手术辅助上颌骨快速扩弓系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手术方式采用腭中缝联合侧方皮质骨切开术,模型上选取24个解剖结构,加载横向7mm扩弓量,比较分析颅面部各个解剖部位在矢状向、横向、垂直向的位移分布情况.结果:矢状向观,上颌骨各解剖结构都有明显的向前位移的趋势,而面上部解剖结构都有向后移位的趋势.横向正面观,颅上颌复合体呈金字塔样打开,鼻腔底部明显扩大约4.5mm;殆面观,支抗牙的牙根位移(第一前磨牙为2.92mm,第一磨牙为3.26mm)小于相应区域颊侧牙槽骨的位移(第一前磨牙区3.76mm,第一磨牙区3.93mm),腭板前部比后部扩开更大.垂直向观,上颌骨正中区的腭板有向下位移的趋势,颅面部其余解剖部位都向上移动.结论:骨支持式手术辅助上颌骨快速扩弓时,上颌骨在三维方向上有不同程度的移动、旋转和侧方倾斜,利用这些变化,可以辅助矫正轻度颅颌面畸形.骨支持式扩弓器将扩弓力直接传导到骨骼上,因此可以很好地避免牙支持式扩弓器扩弓时引起的牙及其周围支持组织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