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1篇
  免费   670篇
  国内免费   311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99篇
妇产科学   132篇
基础医学   657篇
口腔科学   231篇
临床医学   733篇
内科学   1494篇
皮肤病学   71篇
神经病学   360篇
特种医学   2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88篇
综合类   1008篇
现状与发展   10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1750篇
眼科学   113篇
药学   414篇
  11篇
中国医学   252篇
肿瘤学   57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262篇
  2021年   457篇
  2020年   446篇
  2019年   1003篇
  2018年   740篇
  2017年   472篇
  2016年   257篇
  2015年   338篇
  2014年   469篇
  2013年   752篇
  2012年   374篇
  2011年   442篇
  2010年   314篇
  2009年   375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中国药用石斛离体培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近十年来中国药用石斛离体培养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2.
中国1990~1992年膀胱癌死亡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国膀胱癌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根据1990~1992年我国1/10人口死因抽样调查中膀胱癌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0~1992年,我国膀胱癌死亡率为1.01/10万(男性1.46/10万,女性0.53/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0.93%,居第10位(男性第8位,女性第10位).27个参加调查的省份中,天津市的膀胱癌调整死亡率最高,为1.67/10万;湖南省最低,为0.49/10万.全国263个抽样点中,膀胱癌死亡率最高的三个点分别是天津市和平区(3.94/10万)、上海市虹口区(3.55/10万)和河北省山海关区(3.49/10万).城市膀胱癌死亡率为1.53/10万,农村为0.83/10万,城乡比为1.84:1.膀胱癌死亡率男女性比值为2.75:1,城市为2.51:1,农村为2.90:1.[结论]膀胱癌是我国前10位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03.
目的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人RBC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活性,研究196名(男101名,女95名)健康汉族人的GSTs活性分布。方法制备人RBC裂解后,参照Habdous等的方法测定GSTs活性。反应体系如下:0.1 mol.L-1磷酸钠缓冲液(pH 6.5)2.6 mL,RBC裂解液0.1 mL,30 mmol.L-1谷胱甘肽0.1 mL,10 mmol.L-11-氯-2,4-二硝基苯(CDNB)0.1 mL。结果方法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10%。RBC GSTs活性呈正偏态分布,196例健康汉族人的平均GSTs活性为(3.89±0.96)U.(gHb)-1。不同年龄组平均GSTs活性无差异,而女性的平均GSTs活性比男性的平均值高,但并不显著。结论确定了可供临床参考的健康汉族人GSTs活性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三七总苷对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40例起病24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0例采用常规治疗,根据病情应用20%甘露醇、706代血浆、舒血宁、川芎嗪、维脑路通、胞磷胆碱、尼莫地平、阿司匹林等,试验组3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以三七总苷0.4~0.8 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500 mL,静滴,qd,14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病率,检测治疗前后进展性脑梗死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指数、纤维蛋白原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试验组进展性脑梗死发生率为10.63%(34/320),对照组进展性脑梗死发生率为28.75%(92/300)(P<0.05).试验组进展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进展高峰值:(22±4)vs.(26±6);治疗d20时:(13±8)vs.(18±3),均为P<0.01].试验组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不良反应轻.结论:三七总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5.
目的:了解中华眼镜蛇毒活性组分(CCVAF)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H1299VEGF、bFGF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H1299细胞中VEGF、bFGFmRNA表达的变化;利用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VEGF、bFGF蛋白的含量。结果:不同浓度的(2.0、4.0μg·ml-1)CCVAF对H1299bFGFmRNA水平有降低作用,其中4.0μg·ml-1CCVAF作用7h后bFGF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但对VEGFmRN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CCVAF作用H1299细胞24h后,其细胞上清中VEGF、bFGF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CCVAF可抑制H1299细胞bFGF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VEGF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6.
This paper reviewed and analyzed the 72 fulfilled projects in the discipline of Otorhinolar-yngology supported in division Ⅱ of basic research of clinical medicine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SFC) from year 2002 to 2006, and gav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part of research a-chievements. The science foundation promotes Otorhinolaryngology to a quick development, and produces some outstanding research achievements with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Thus,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l-evating the level of discipline and bringing up specialists. According to the retrospe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fulfilled projects and their research achievements, we hope it can objective and overall reflect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field of Otorhinolaryngology, and offer as a reference to the relevant researcher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rs.  相似文献   
107.
108.
2005年中国西部34县农村婴幼儿辅食添加状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中国西部9省市34县农村3岁以下儿童辅食添加的状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和人口比例抽样法,2005年调查34县获得10655对母与子,通过母亲回顾调查了儿童的辅食添加情况,并与2001年相同的34县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05年儿童平均从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2005、2001年4个月以前添加任何辅食的比例分别是29.7%、42.6%,到6月龄时未添加任何辅食的比例分别是9.0%、17.1%.4~6个月开始添加下列辅食的比例分别是谷类59.2%、蛋类54.8%、鲜奶类11.7%、豆制品24.0%、肉类34.1%和蔬菜水果类45.4%.到9个月时,未添加下列各种辅食的儿童的比例分别是谷类10.1%、蛋类23.2%、鲜奶类71.3%、豆制品49.5%、肉类34.1%和蔬菜水果类24.8%.2005年辅食添加的时间、比例和频率明显优于2001年.[结论]谷类和蛋类是西部农村儿童普遍添加的辅食,其次为蔬菜水果类、肉类和豆制品;鲜奶类不是儿童普遍添加的辅食.可通过发展经济、营养健康教育,提高母亲的文化水平以及住院分娩来提高适时辅食添加率.适时足量添加豆制品和动物性食品可有效降低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  相似文献   
109.
我国居民看电视时间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了解我国居民看电视的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使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对我国6岁及以上居民66601人(男性32254人,女性34347人)的看电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92.1%的居民看电视,城市居民(94.3%)看电视的比例高于农村(91.2%),男性(93.0%)高于女性(91.2%),18~59.9岁居民高于其他年龄组居民。居民平均每星期看电视的时间是2.1小时,其中城市(2.3小时)高于农村(2.0小时),18岁及以上居民高于18岁以下居民,男女间差别不大。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小于1小时、1~2小时、2~3小时、3小时及以上的居民所占比例依次为13.9%、25.5%、34.6%和26.0%。结论我国6岁以上居民绝大多数看电视,看电视时间2小时及以上的居民所占比例比较高,不同年龄、性别、城乡居民看电视时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0.
中国成年居民营养补充剂的消费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分析我国成年居民使用营养补充剂的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策略和相关政策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使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对53159名18岁及以上居民的营养补充剂使用率及其中钙制品、铁剂、维生素和其他保健食品的使用率进行分析。结果: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营养补充剂的使用率为5.1%,其中钙制品、铁剂、维生素和其他保健食品的使用率分别为3.4%、1.3%、2.4%和2.2%。营养补充剂的使用率表现为城市高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60岁及以上年龄组、45-59岁年龄组、18-44岁年龄组使用率依次降低。结论:我国成年居民中使用营养补充剂尚不普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