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7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47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132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587篇
内科学   437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521篇
外科学   404篇
综合类   411篇
预防医学   131篇
药学   115篇
中国医学   142篇
肿瘤学   1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目的 探究陪检在胸痛患者诊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江苏某三甲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10例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患者就诊时是否有专人陪检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实验组由医务人员陪检,完成各项辅助检查,对照组患者依据临床医师的指示自行完成各项检查,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采用TIMI评分进行评价。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差异,评价陪检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110例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3例,女性57例,年龄范围49~80岁,平均年龄(62±6.10)岁。实验组(陪检组)56例,对照组(无陪检组)54例。两组人群平均年龄t=-0.323,P=0.747,性别统计学检验x2=1.295,P=0.255。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价TIMI评分两组统计学检验t=1.513,P=0.134。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数量5例次(8.92%)明显低于对照组16例次(29.6%),统计学检验x2=7.62,P=0.006(P<0.05);患者满意实验组94.64%,对照组81.48%,两组统计学检验x2=4.57,P=0.033(P<0.05)。结论 陪检在胸痛患者诊疗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比较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判断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9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患者90例,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采用胸部CT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在手术后对病灶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测,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胸部CT和MRI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MRI扫描,灵敏度为88.73%,特异度为94.74%,阳性预测值为98.44%,阴性预测值为69.23%,高于胸部CT扫描的69.01%、52.63%、84.48%、31.25%。淋巴结转移分布中,胸中段最多,胸上段、胸中段、胸下段所占比例分别为26.67%、60.00%、13.33%,胸上段中最上纵隔和气管旁淋巴结转移最多,胸中段气管旁、隆突下淋巴结转移最多,胸下段贲门旁、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最多,MRI诊断准确率高于胸部CT。结论 胸部CT、MRI均能够诊断出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MRI诊断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优于胸部CT,MRI在胸段淋巴结各部位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胸部CT,能够更清晰显示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33.
Trauma to the chest can result in cardiac damage, which maybe missed by clinical examination because of associated injuries.Routinely performed non-invasive tests may also be non-diagnostic.Tc-99m pyrophos-phate (PPi) tomography, in this study combinedwith T1-201, is a promising addition to non-invasive evaluation.In three patients with cardiac injury, this technique successfullydetected and localized myocardial necrosis.  相似文献   
34.
胸部CT在矽肺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评价胸部CT 检查在矽肺临床诊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8 名长期接触矽尘的工人进行临床、X 射线平片、胸部CT 等检查, 该组病人平均年龄(59 ±2) 岁, 平均接尘工龄29 年。结果 两种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其结果是类似的, 但对早期矽肺的诊断CT 片并不优于普通X 射线平片, 在8 例经CT 检查诊断为0 + 的病例中有2名X 射线平片检查诊断为矽肺Ⅰ期; 而对融合团块的发现, CT 检查要较X 射线平片检查敏感, 在经CT 检查发现的27例有融合团块的复杂矽肺病例中, X 射线平片检查只发现22 例。另外对于矽肺合并症的诊断CT 检查对临床也很有帮助, 在合并肺癌的7 例病人中, 均属经CT 检查证实, 在合并肺结核的13 例病人中也有9 例经CT 检查证实。结论 胸部CT 与X 射线平片比较虽然不能发现更多的早期病例, 但能较早地发现团块融合改变, 此外对肺结核及肺癌等合并症的发现也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35.
评价肺癌肺叶切除术后的胸部X线检查对肺功能状况估测的临床意义。方法62例患者分别在肺叶切除术后3个月、12个月拍摄胸部X光片,同时测定肺活量(VC)、最大通气量(MVV)、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动脉血氧分压(Po2)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膈肌活动度<0.5cm组肺功能检测指标明显低于膈肌活动度>0.5cm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胸部X线检查测定隔肌动度可间接估测其肺功能状况,为临床治疗、估测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玻璃纤维粉尘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玻璃纤维粉尘作业130名男性工人为研究对象,并以某化妆品厂130名男性工人作为对照组,进行鼻、咽喉、高千伏胸部X射线影像学检查和肺功能测定。结果玻璃纤维作业工人慢性鼻炎检出率20.77%,慢性咽炎62.31%,肺纹理改变19.23%,肺功能“小气道功能轻度异常”16.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工龄增长,检出率升高。结论玻璃纤维粉尘对呼吸系统有一定危害作用。  相似文献   
37.
腹针治疗脑血管病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周炜  王丽平 《中国针灸》2005,25(11):757-759
目的:探讨治疗脑血管病后痉挛性瘫痪的最佳针刺组穴配方.方法:将60例脑血管病后痉挛性瘫痪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腹针组及体针组各30例,均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3周观察疗效.结果:腹针组患者痉挛得到明显改善,相关指标有统计学意义,体针组患者痉挛也有改善,相关指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疗效比较腹针组疗效优于体针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腹针疗法治疗脑血管病后痉挛性瘫痪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Agfa新一代X线成像系统(DX-S)在儿童胸片应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年龄3-4岁,体重在12-15公斤患儿100名,将这100名患儿随机分成2组,分别使用市场上同级别品稗CR和Agfa DX-S进行胸部摄片.由放射科有经验的医师3名在双盲前提下对这100张胸片进行分析,评价胸部特定的8个解剖区域(周围肺实质、中心肺实质、肺门、心脏、横膈、上纵隔,骨骼和软组织),应用5分指标对所有100张胸片进行胸片质量分析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这100张胸片所用曝光条件千伏(KV),毫安秒(mAs)进行比较。结果 Agfa DX-S图像质量高于该品牌,更有利于诊断,同时Agfa DX-S使用的曝光条件明显低于市场上同类产品。结论:Agfa新一代数字X线成像系统DX-S值得在儿科放射领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9.
患儿,男,5岁。因胸痛4个月,右下肢无力2个月,双下肢无力10 d入院,无排便、排尿障碍,无意识障碍,双下肢呈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无颅神经受累,无感觉障碍。脊髓MRI示颈6~胸2椎管内肿瘤,压迫脊髓。转入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患儿手术切除肿瘤后逐渐康复,随访6年未复发。该患儿病理诊断为透明细胞型脑(脊)膜瘤(WHO Ⅱ级)。儿童胸痛伴运动障碍,应与脊膜瘤这种椎管内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40.
呼吸系统的疾病病因大都是来自肺部感染,感染的病因中细菌引起的肺炎最为常见。如肺炎链球菌、肺炎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肺部感染的早期治疗护理尤为重要,尤其是肺部异常分泌物的去除更为重要,而肺部异常分泌物的去除除了常规使用抗炎及对症治疗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