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60篇
  免费   2754篇
  国内免费   1084篇
耳鼻咽喉   334篇
儿科学   707篇
妇产科学   201篇
基础医学   4158篇
口腔科学   2261篇
临床医学   3093篇
内科学   2641篇
皮肤病学   64篇
神经病学   678篇
特种医学   2982篇
外科学   18159篇
综合类   5350篇
预防医学   1379篇
眼科学   99篇
药学   2067篇
  20篇
中国医学   996篇
肿瘤学   1509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389篇
  2022年   954篇
  2021年   1203篇
  2020年   1023篇
  2019年   975篇
  2018年   1178篇
  2017年   1120篇
  2016年   1446篇
  2015年   1509篇
  2014年   2949篇
  2013年   2847篇
  2012年   2529篇
  2011年   2817篇
  2010年   2288篇
  2009年   2542篇
  2008年   2259篇
  2007年   2277篇
  2006年   2180篇
  2005年   2120篇
  2004年   1700篇
  2003年   1386篇
  2002年   1054篇
  2001年   921篇
  2000年   934篇
  1999年   750篇
  1998年   582篇
  1997年   548篇
  1996年   432篇
  1995年   412篇
  1994年   371篇
  1993年   317篇
  1992年   284篇
  1991年   239篇
  1990年   202篇
  1989年   166篇
  1988年   186篇
  1987年   154篇
  1986年   153篇
  1985年   152篇
  1984年   122篇
  1983年   70篇
  1982年   133篇
  1981年   107篇
  1980年   96篇
  1979年   109篇
  1978年   90篇
  1977年   77篇
  1976年   59篇
  1973年   3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Jefferson骨折复位钢板的设计、改良及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介绍Jefferson骨折复位钢板系统(Jefferson-fracture reduction plate, JeRP)及其相关参数,评估其改良前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Jefferson骨折患者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排除寰椎横韧带断裂后,采用原型JeRP系统进行手术治疗,分析其初步临床应用的疗效及出现的问题。根据应用中的不足,通过寰椎三维重建模型,进行应用解剖学研究并测量相关解剖数据,重新确定寰椎侧块上、下位螺钉的最佳进钉点和长度,根据该数据设计、改良JeRP钢板并予以临床应用。术后采用颈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评估是否存在寰枢椎不稳,应用CT扫描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8例Jefferson骨折患者行经口咽寰椎骨折复位、原型JeRP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平均随访6.3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枕颈部疼痛逐渐改善,咽后壁切口愈合良好,未见感染,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及骨性愈合,术后随访未见寰枢椎失稳,但其中3例患者因寰椎侧块上位螺钉穿破寰枕关节而导致颈椎活动受限。针对此问题,并通过应用解剖学测量,模拟置钉显示寰椎侧块外1/3平分线与寰椎上、下关节面交点所形成线段的中点作为寰椎侧块上位螺钉的进钉点,可保证JeRP钢板侧块上位螺钉不穿透上关节面,同时可保证足够空间置入下位螺钉,具备临床可行性。根据此结果设计出改良JeRP钢板,应用于4例Jefferson骨折患者,术后影像学检查证实所有螺钉均位于寰椎的侧块中。结论原型JeRP初步应用显示较好的疗效,但仍存在寰椎侧块上位螺钉穿透寰枕关节的可能;改良后钢板的设计更加符合寰椎的解剖结构,基本可以保证螺钉位于侧块中。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腓骨移植一次修复,或结合骨延长技术二次修复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 收治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病例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6~14岁,平均8.5岁;均有骨移植或骨延长手术史.手术次数2~6次,平均3.2次;下肢短缩3~12 cm,平均5.8cm.16例均采用游离腓骨移植的方法修复,腓骨切取长度6.0~16.0 cm,平均9.2 cm.1年后其中4例采用骨延长的方法进行肢体延长. 结果 14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8年,平均4.5年,移植的腓骨均成活、变粗,4例下肢延长长度4.0~11.5 cm,平均7.8 cm,均恢复基本的行走功能. 结论 采用病灶彻底切除长段游离腓骨移植是治疗顽固性胫骨假关节的有效方法.配合二期骨延长可以改善肢体长度的不足.  相似文献   
993.
Yang XF  Wang HM  Xu YF  Zang YB  Wu YX  Lü X  Lü NW  Shan H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20):1428-1431
目的探讨经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和外周血干细胞(PBSC)移植改善股骨头坏死缺血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7月至2006年12月对122例(211髋)成人缺血性股骨头坏死(ANFH)患者施行自体BMSC或PBSC移植治疗,按国际分期标准(ARCO)分期,设自身前后对照方法进行疗效观察。BMSC组90例和PBSC组32例在DSA下行股骨头供血动脉干细胞移植术,移植后第3、6、12、24个月进行髋关节Harris评分做疗效评价,6个月复查股骨头供血动脉造影观察血管新生情况。每间隔6个月复查影像学变化。结果122例患者随访3~24个月(平均10.2个月),髋关节疼痛缓解104例(85.1%),关节功能改善76例(62.0%),90例(73.9%)行走间距延长。干细胞移植术后6个月,15例患者股骨头供血动脉造影检查见供血动脉较移植前明显增多、增粗,血流速度增快;12~24个月20例股骨头区可见骨质病变获得改善。结论经动脉自体BMSC和PBSC移植方法简便,安全有效,对缺血性股骨头无再次损伤,患者依从性好,是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0年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2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固定组)和B组(颈椎后路减压植骨固定组),每组各31例。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JOA评分、寰齿前间隙、Cobb角、生存质量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A组手术时间[(85.67±16.22)min]短于B组[(120.34±15.68)min],出血量[(125.86±32.75)ml]少于B组[(258.69±33.12)ml],并发症总发生率(6.45%)低于B组(12.90%),JOA评分[(24.1±2.1)分1及生存质量评分[生理、心理、环境及社会关系的评分分别为(76.85±7.15)、(78.59±7.69)、(79.57±8.60)、(76.68±7.66)分1均高于B组[(65.93±7.17)、(70.35±8.82)、(69.80±7.92)、(62.30±7.71)分],A组寰齿前间隙、Cobb角[(2.38±0.39)mm,(3.67±0.85)°]均小于B组[(3.89±0.49)mm,(6.20±1.2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好,优点多,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射频针刀联合仙灵骨葆胶囊口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PVP)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均采取PVP手术治疗,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行腰背部痛点射频针刀治疗配合口服阿仑膦酸钠片、罗盖全以及钙尔奇D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仙灵骨葆胶囊。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后视觉模拟(VAS)评分、腰椎活动功能Oswestry残损指数评分(ODI)、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变化评分、椎体骨折后Cobb角恢复率评分。临床疗效采用OVCF的治疗指南进行评价。使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腰椎活动功能ODI评分及两组椎体后凸Cobb角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变化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治疗组VAS评分、ODI评分及椎体后凸Cobb角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变化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椎体后凸Cobb角恢复率明显低于治疗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67%、80.00%,两组疗效相当,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针刀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OVCF能有效、快速缓解PVP术后患者腰背部疼痛,改善腰椎功能,促进骨密度增加,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再次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96.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3):42-45
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注射液联合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IL-6、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49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4)。对照组采用降钙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腰椎密度、VAS评分及血清IL-6、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显效48例(64.00%)、有效22例(29.33%)、无效5例(6.67%),整体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腰椎密度较治疗前升高,腰背部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腰椎密度明显升高、腰背部V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唑来膦酸注射液联合降钙素治疗对老年骨质疏松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骨痛症状,增加骨量,提高骨密度,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47例四肢不同部位的新鲜骨折均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治疗,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后评价疗效。结果:本组病例全部得到随访8~24个月,平均14.5个月。愈合44例,延迟愈合1例,1例接骨板断裂,1例螺钉松动拔出,总愈合率达到93.62%。结论: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四肢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髓内钉固定治疗青少年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期间佛山市中医院小儿骨科收治的30例青少年股骨干骨折患者资料。男20例,女10例;年龄为12~17岁,平均14岁;左侧13例,右侧17例。手术均采用髓内钉固定:12例患者行切开复位固定,18例患者行闭合复位内固定。记录患...  相似文献   
999.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9):10-13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钛缆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应激反应、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77例髌骨骨折患者,按照术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切开复位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皮微创钛缆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一般手术指标、并发症、应激反应指标、骨代谢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82%,低于对照组的34.21%(P0.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在术后15 d[(65.21±5.97)分vs (56.47±6.23)分]、术后1个月[(70.28±4.96)分vs (61.65±5.17)分]、术后3个月[(82.68±3.25)分vs(77.62±4.02)分]时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24 h,观察组血清Cor [(13.82±2.02)ng/mL vs (21.36±3.79)ng/mL]、PGE2[(131.25±17.64)pg/mL vs (162.49±21.05)pg/mL]、E [(35.02±6.37)ng/mL vs (60.63±7.59)ng/mL]、NE[(45.65±5.22)ng/mL vs (76.94±7.06)ng/m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观察组血清OC[(6.30±0.74)μg/L vs (5.28±0.71)μg/L]、PⅠNP[(38.52±6.09)ng/mL vs(23.19±3.57)ng/m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TX-Ⅰ[(312.07±50.36)pg/mL vs(558.39±62.98)pg/mL]、CTX-Ⅱ[(211.45±32.18)pg/mL vs (342.62±40.92)pg/m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微创钛缆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可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应激反应,改善术后骨代谢。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骨密度及血清骨转化因子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初发SLE患者80例,正常健康志愿者80例,入组研究时所有SLE患者均未开始服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活性维生素D。使用双光能X线吸收法检测前臂、髋部、腰椎骨密度,使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aric acid phosphatase 5b,TRAP5b)、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P)和25羟维生素D3(25-dihydroxy-vitamin D3,25-OH-VD3)水平。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SLE患者骨密度下降的可能因素。结果: SLE患者平均年龄(32.8±12.4)岁,育龄期女性68例,年龄未超过50岁的男性12例;健康对照组平均年龄(30.0±2.9)岁,育龄期女性70例,年龄未超过50岁的男性10例。SLE患者前臂、腰椎、髋部平均骨密度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总体骨密度减低发生率为20%。血清骨转化因子方面,SLE患者血清BAP浓度与同年龄的健康对照相似,血清TRAP5b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01),血清25-OH-VD3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46.1±12.3) nmol/L vs. (25.4±11.2) nmol/L, P<0.001]。存在肾炎的SLE患者血清25-OH-VD3显著低于不存在肾炎的SLE患者(P=0.04)。上述指标同SLE病情活动度的关系提示,血清25-OH-VD3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 SLEDAI)负相关(r=-0.3, P=0.001),血清TRAP5b浓度与SLEDAI正相关(r=0.435, P=0.00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58)及SLEDAI评分(P=0.085)可能与SLE患者骨密度减低有关。结论: 初发SLE患者骨密度值较正常对照下降,疾病相关的慢性炎症可能是参与SLE骨密度减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