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34篇
  免费   1478篇
  国内免费   704篇
耳鼻咽喉   47篇
儿科学   49篇
妇产科学   103篇
基础医学   544篇
口腔科学   104篇
临床医学   1085篇
内科学   814篇
皮肤病学   48篇
神经病学   137篇
特种医学   3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774篇
综合类   2632篇
预防医学   331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2455篇
  45篇
中国医学   682篇
肿瘤学   2506篇
  2024年   226篇
  2023年   733篇
  2022年   682篇
  2021年   683篇
  2020年   511篇
  2019年   563篇
  2018年   338篇
  2017年   436篇
  2016年   455篇
  2015年   545篇
  2014年   666篇
  2013年   609篇
  2012年   865篇
  2011年   826篇
  2010年   742篇
  2009年   664篇
  2008年   710篇
  2007年   548篇
  2006年   449篇
  2005年   374篇
  2004年   291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由于结构生物学的发展,使药物的开发过程大大加速,其中激酶结构生物学的作用又远远大于其它类型的靶标。酪氨酸激酶是蛋白激酶家族中主要成员之一,其作为开发抗癌药物的靶标日益受到重视。埃洛替尼(Erlotinib,Tareava,OSI774)是表皮生长网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可逆性抑制剂,在离体实验均显示埃洛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胰腺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该靶向抗癌药的主要特点是安全性和耐受性好,毒副反应轻。本文就埃洛替尼对NSCLC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靶向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2.
目的观察IRESSA对晚期耐药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应用口服IRESSA250mg/d治疗晚期耐药非小细胞肺癌。结果7例晚期耐药非小细胞肺癌至少曾经使用过一种以上药物化疗肺癌,所有患者均全部完成口服IRESSA 100d后评价疗效,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29%,其中PR2例(29%),SD2例(29%),PD3例(43%)。疾病拉制率(CR+PR+SD)4例(57%)。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IP)为5.6个月,总生存期为4.1~15.1个月(中住生存时间10个月),2例患者生存时间超过1年,1年生存率为29%,最长1例存活15.1个月。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皮疹5例、皮肤瘙痒6例、四肢关节疼痛2例、腹泻5例、食欲减退6例、恶心3例、呕吐1例、头晕1例、头痛1例、胸闷3例、腹痛1例等,无心电图及肝肾功能改变。没有因为严重副作用导致中断治疗或死亡。结论IRESSA对晚期耐药非小细丙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轻微,可以耐受,可以考虑做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三线治疗方案;体质较差、不能耐受手术、放疗或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  相似文献   
133.
原发性肺癌无论在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是危害大众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虽然外科、放射肿瘤和肿瘤内科在各自领域都有明显进展,但总体看来疗效并不理想,五年生存率在10%~15%左右。而且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不断升高。肺癌的死亡人数在美国比乳腺癌、结肠癌和前列腺癌总和还要多。面对这样严峻的现实,肿瘤基础研究科学家和临床学家在预防、早期诊断、临床治疗和康复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肺癌分子靶向治疗就是近年来研究的新成果之一,有的靶向药物已经上市造福于病人。有更  相似文献   
134.
近年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系统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介绍当前与上皮性卵巢癌有关的IGF及其受体、结合蛋白与结合蛋白酶的表达及功能。IGF-1和-2及IGF-1R在多数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加.IGF-1和大部分IGF-2与IGF-1R结合,通过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与表型转化。IGF结合蛋白与结合蛋白酶共同调节血清及组织中IGF-1和-2的含量。IGF-1R已成为治疗上皮性卵巢癌新的靶点。深入研究这个复杂调控系统中的所有成员.对了解正常卵巢表面上皮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及上皮性卵巢癌的生长机制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5.
目的制备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pH依赖型愈肠宁结肠靶向片(pH-dependen t Y uchangn ing T ab let forco lon-spec ific de livery,PYTCSD),并对其体内外释放性能进行评价,探讨制备中药结肠靶向制剂的可行性。方法以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体外释放度为指标,对制剂的包衣处方进行筛选;采用体外释放度测定法考察该制剂的体外释放性能;采用硫酸钡造影技术对该制剂在人体内的释放性能进行评价。结果拟订了PYTCSD的制备方法:将药物制备得片芯后,以质量浓度3.70%(g/mL)丙烯酸树脂Ⅲ(Eudrag itⅢ)、0.37%(g/mL)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0.93%(g/mL)滑石粉的乙醇混悬溶液为包衣液,包衣使片芯增重8%,即得;体外释放度测定结果表明,在人工胃液2 h时溶出液中未检测到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在人工小肠液4 h时两指标累积溶出率均<10%,而在人工结肠液1 h时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分别累积溶出86.5%和86.8%;体内释放度试验结果表明,PYTCSD在8名志愿者体内均能完整到达回盲部或升结肠,并在上述部位崩解释放出药物。结论制备得pH依赖型愈肠宁结肠靶向片能达到较好结肠定位释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6.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在实体肿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吉非替尼(Gefitinib),商品名易瑞沙(Iressa) 吉非替尼是一种可以口服的苯胺喹唑啉类小分子化合物—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作用靶点是酪氯酸蛋白激酶(PTK),用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其他肿瘤如结直肠癌、头颈部癌、前列腺癌等。在各种肿瘤患者中进行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良好的耐受性。其对单药治疗铂类为主化疗失败的NSCLC患者有效率为19.0%。  相似文献   
137.
化学治疗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的治愈性手段,但传统的标准化疗方案治愈率不到40%,在化疗无效的难治性复发性NHL中,15~50%使用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外周血遣血干细胞移植(ASCT)可达长期无瘤生存。新的化疗药物和新的生物治疗模式的出现如单克隆抗体(McAb)及放免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对进一步提高NHL的治疗疗效带来了新的希望。2004年NCCN在淋巴瘤的治疗指引中,将氟达拉滨和Rituximab作为治疗中低度恶性淋巴瘤的一线药物,把放免靶向治疗Bexxar和Zevalin作为B细胞淋巴瘤的二线治疗方案。本文主要介绍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新的药物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8.
正常细胞周期进程和细胞分裂被破坏一直被认为是引起癌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该过程涉及与DNA损伤、癌细胞增殖或凋亡有关的调节因子、肿瘤微环境和应急信号等多个因素构成的复杂网络。和常规的癌症疗法相比,癌细胞分子水平变化方面的研究进展使以功能异常的分子或途径为靶点的靶向疗法呈现良好前录;  相似文献   
139.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特别是与乳腺癌细胞生长、增殖、侵袭、转移相关的信号传导机制有了深入的了解,针对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的癌基因及其相关表达产物进行治疗,也就是所谓分子靶向治疗成为目前乳腺癌治疗研究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140.
新药研究中的前药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剑峰  徐文方 《齐鲁药事》2005,24(2):99-104
前药具有改变药物的理化性质 ,提高生物利用度 ,增加水溶性 ,减少不良反应 ,定位到达靶器官等特性。前药保持或增强原药的药效 ,同时又克服了原药的缺点。本文主要综合前药原理在新药设计中的典型实例 ,介绍前药原理的应用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