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114篇 |
免费 | 628篇 |
国内免费 | 28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8篇 |
儿科学 | 183篇 |
妇产科学 | 42篇 |
基础医学 | 360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2398篇 |
内科学 | 1588篇 |
皮肤病学 | 29篇 |
神经病学 | 191篇 |
特种医学 | 109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2870篇 |
综合类 | 4188篇 |
预防医学 | 662篇 |
眼科学 | 6篇 |
药学 | 1356篇 |
34篇 | |
中国医学 | 468篇 |
肿瘤学 | 5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4篇 |
2023年 | 311篇 |
2022年 | 366篇 |
2021年 | 447篇 |
2020年 | 384篇 |
2019年 | 291篇 |
2018年 | 141篇 |
2017年 | 229篇 |
2016年 | 282篇 |
2015年 | 309篇 |
2014年 | 485篇 |
2013年 | 556篇 |
2012年 | 744篇 |
2011年 | 818篇 |
2010年 | 712篇 |
2009年 | 721篇 |
2008年 | 837篇 |
2007年 | 816篇 |
2006年 | 874篇 |
2005年 | 980篇 |
2004年 | 741篇 |
2003年 | 709篇 |
2002年 | 601篇 |
2001年 | 550篇 |
2000年 | 491篇 |
1999年 | 378篇 |
1998年 | 378篇 |
1997年 | 338篇 |
1996年 | 308篇 |
1995年 | 292篇 |
1994年 | 202篇 |
1993年 | 138篇 |
1992年 | 102篇 |
1991年 | 92篇 |
1990年 | 110篇 |
1989年 | 70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是门脉高压(PHT)引起上消化道出血主要原因之一。其组织学特点是胃粘膜和粘膜下层细血管、毛细血管明显扩张、扭曲而没有明显炎症改变。几乎所有动物实验和大部分临床研究发现PHG的胃粘膜血流量(GMBF)是升高的,是高灌注状态,这种高灌注状态在PHG发病机制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外报道普萘洛尔能防治PHG引起的胃粘膜再出血。本实验研究了普萘洛尔对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大鼠胃粘膜血流量(GMBF)和血浆胰高糖素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应用普萘洛尔能防治PHG胃粘膜出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3.
24.
25.
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研究表明,不同病因预后各异,出现腹水后预后较差;根据静脉曲张程度、范围、压力及粘膜色泽可预测出血或再出血;门脉压力、肝脏血流及肝脏组织学改变与预后密切相关,血清 TSB、白蛋白、PT、胆酸、FN 和 LPS 等是较好的肝功能预后指环;肝功能的分级和判别模型的建立最有预测预后的价值。 相似文献
26.
异常下腔静脉的CT表现──附1例报告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CT室胡绍征异常下腔静脉的CT表现,由于缺乏全面系统的检查观察,在国内报道甚少。现将所发现一例结合文献报告如下:病例男性,40岁。因急性胰腺炎及上消化道出血入院。在CT检查中,除有急性胰腺炎的表现...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 观察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主要副作用反应。方法 治疗前后观察体温变化,皮疹情况。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糖、血钙以及血、尿淀粉酶等改变。结果 ALL副作用以发热多,其次是过敏反应、呕吐、腹痛,但症状多较轻,未见神经毒性、肝肾功能损害、凝血功能障碍、高糖血症及急性胰腺炎。结论 L—Asp作为治疗ALL的主要药物,应用时只要注意饮食合理,极少出现危及生命的胰腺炎。 相似文献
29.
戴汝平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6,12(2):159-159
静脉造影(phlebography)是诊断DVT的经典参比方法,能清楚地显示整个下肢深静脉系统及盆腔静脉和下腔静脉,可显示静脉堵塞的部位、范围、程度及侧支循环和静脉功能状态,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95%以上。由于其有创及造影剂过敏反应等原因,静脉造影不被作为常规筛选检查方法,目前主要用于不适合无创检查或无创检查不能确诊的DVT。 相似文献
30.
医院在易于隔离的地方设立相对独立的发热门(急)诊,并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和防护措施,其目的是实现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的早期预警和预报,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